【人文青岛】孟昭鸿与琅琊刻石

琅琊刻石拓片。

独留片石镇乾坤

——孟昭鸿与琅琊刻石

柳已青

20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历史博物馆展出的琅琊刻石前,来了一位花甲之年的老者。他围绕着琅琊刻石前后左右仔细观看。看过之后,他来到博物馆办公室,问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展厅里的那块琅琊刻石是复制的吧?”办公室的人听到此言,不由得一愣,反问:“你怎么知道是复制的?”

老者笑道:“我从小就是看着那块石头长大的。原石跟复制石我仔细看看就能辨别出来!”办公室的人员,一听,就知道来了懂这块刻石的高人。为这位老者介绍:国家博物馆里现在展出的是块复制品,为防止风化剥蚀,原碑被珍藏在库里了。

这位老者是诸城孟昭鸿的长孙孟庆颐。一块横亘两千多年岁月长河的秦代刻石经过多少波折,被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这块石碑的后面,站着美术家孟昭鸿。他是怎样将一块一块散落的琅琊刻石搜集并复原?文物的命运怎样与一位美术家的人生交织在一起?这要从诸城孟氏家族说起。

孟昭鸿晚年定居青岛。青岛伏龙山路40号静远堂中,往来有鸿儒。

孟昭鸿,字方陆,中年改字方儒,自署曰放庐。他出生于诸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坐拥书城。受家庭影响,擅长金石篆刻。其祖父孟继垚曾任江苏震泽(今吴江)知县,颇有政声,有《静远堂诗存》存世。孟昭鸿祖父孟继垚喜藏书,父亲出仕户部,又在京都书肆广求典籍。孟昭鸿继承祖、父遗风仍搜求典籍,成为山东著名藏书家,号称胶东第一人,堂名“静远堂”。藏书最多时达十余万卷,多为古籍善本,碑帖字画。孟昭鸿在《自述》诗中言道:“牙签十万富收藏,一邑人推静远堂。三世校雠多善本,今生零落旧缥湘。”

1921年,诸城教育局长王景祥,接到山东省政府令,保存古迹,调查文物。于是,孟昭鸿和县视学培祜前往琅琊台考察秦碑。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多次巡视全国,三次登琅琊,一住数月,从内陆迁来三万户百姓,修筑起琅琊台并刻石纪功。二世元年,东行郡县,李斯随从,于始皇所立石旁刻大臣从者姓名,以彰始皇成功盛德,复刻诏书于其旁。至宋代苏轼为密州知州时,始皇刻石已泯灭不存,仅存秦二世元年所加刻辞。

这块铭刻了二世诏文的秦碑,非常珍贵。山左文人雅士经常来此登临、访古。时至晚清,潍县王石经(1833-1920),嗜好金石文字,“同宫本昂赴琅琊台拓秦碑”。

诸城五贤:前排左一徐孝闻、前排右一郑爰居。后排左起孟昭鸿、王云衢、王昭范。

孟昭鸿和王培祜来到琅琊台时,台城早已不见踪迹,立在台下庙中琅琊刻石因历史久远坍塌,已经残缺不堪,破碎的碑石,散落在地。琅琊刻石经历了秦汉明月,魏晋风度,唐宋气象,明清风霜,如今成为眼前的景象,好不凄凉。出于保护本土文物古迹的职责,孟昭鸿和王培祜小心翼翼地将十几块破碎的琅琊刻石搜集在一起,装上车,运送到诸城县城。

琅琊刻石不全,这成为孟昭鸿的心头的缺憾。第二年,孟昭鸿等人又来到琅琊台,希望寻找到散落的刻石碎片。他们遍访周边庙宇村庄,功夫不有心人,每搜集到一块,心中大喜。其中一块,是在农夫的猪圈的墙中找到。

“爰命工黏合,竟成完璧,置于教育局中。”孟昭鸿在他的《放庐笔记》中写道。秦琅琊刻石完璧后,有青年名郑作祯者摹写一通,孟昭鸿为其题诗数首。其一曰:“芝罘秦篆久无痕,真迹峄山亦不存。唯有琅琊数行字,独留片石镇乾坤。”

完璧之后的琅琊刻石,遭遇惊天世变。日军侵占诸城,孟昭鸿避走青岛。他的藏书这这次战乱之中散佚。而保存琅琊刻石也不容易,他在《放庐笔记》中写道:“丁丑事变,县署又毁。当局者因拆砖建置营房,移此碑于北城墙下天齐庙中。呜呼,先秦碑碣仅此片石,世变沧桑,保存匪易,为之三叹!” 1945年琅琊刻石被日军发现,教育局科员崔子山沉着应对,随后即刻将刻石装箱,转移于后营街小学。

孟昭鸿在青岛居住于伏龙路40号,其斋号为“静远堂”。孟昭鸿于1937年定居青岛,1947年在青岛病逝。伏龙山上,静远堂是诗人墨客雅集之处。孟昭鸿与郑爰居、刘少文、丁揆野、张铮夫、王统照、黄公渚等人交游,经常吟诗唱和。

孟昭鸿在青岛的十年,生活陷入穷困之中,有时为了买米而发愁。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出售藏书。孟昭鸿病逝后,郑爰居写了《孟君方陆传》,说他“家世丰厚,骤贫困,菽米不继,郁郁致疾”。

可以告慰他的是,琅琊刻石经历战乱存世。1949年在胶东文管会工作的石可得知琅琊刻石后,遂到诸城寻访。孟昭鸿学生王子光带他把石碑找了出来,后被运到文管会驻地莱阳县浴店村。几经辗转,琅琊刻石被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

文物比脆弱的生命更长久,而文物经历一代一代文人的手长留。

孟昭鸿未刊日记。

孟昭鸿出生于1883年,自出生就经历晚清乱局,一生饱经离乱,终生被战争侵扰。在这样的乱世,他处于风浪之中,有《放庐印存》六卷、诗集《放庐吟草》二卷传世。一介寒儒,秉承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搜集整理乡邦文献,致力保护文物,可谓地方文脉的守护者。笔墨落于纸张为诗书,文字刻于碑石为碑文。“遗著有《诸城辛亥独立始末记》及《诸城丙辰独立始末记》,纪辛亥革命史实;《诸城庚午围城日记》,记军阀相争杂史;《避难纪异》,志日寇侵华惨况。”在今天看来,这些诗文成为研究地方史的珍贵资料。

琅琊刻石连古今。1994年琅琊台重新修复,根据《史记》记载考定了琅琊台秦刻石全文,请北京著名篆书家熊伯齐,用小篆体书写立于台上,又请孟昭鸿嫡孙孟庆泰用隶书体书写两通碑,一通是《秦琅琊刻石释文》,一通是《重刻秦琅琊刻石记》。著有《孟昭鸿与琅琊刻石》长文的作家赵夫青说:“同为一座秦碑,祖孙二人相隔七十余年时空,都为之倾注心血,可谓一代家学渊源延续的传奇佳话。”

在孟庆泰先生家中,我们采访书法家孟庆泰、作家赵夫青两位先生。茶几上放着《放庐日记》(孟昭鸿手写本)《放庐吟草》(孟庆泰抄本)等未刊书。两个小时的时间,我们的话题围绕着琅琊刻石以及孟昭鸿、郑爰居等岛城名士。话题穿越了三千年,桌上红茶尚未凉……

那一代岛城名士,身影离我们越来越远,但他们的事功留在史册之中。

(0)

相关推荐

  • 《秦琅琊台刻石》传世拓本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的十几年里,曾多次巡视全国,立石刻歌颂秦德.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有<峄山刻石>.<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芝罘刻石 ...

  • 山东青岛黄岛区琅琊镇琅琊台山上的琅琊台遗址年代可能是东周时期

    来源: 神秘的地球 时间:2019年12月02日 10:20 山东青岛黄岛区琅琊镇琅琊台山上的琅琊台遗址年代可能是东周时期 (神秘的地球uux.cn报道)据东网:位于山东青岛黄岛区琅琊镇琅琊台山上的琅 ...

  • 关于莒地

    莒地,约指沭河.潍河上游以东的鲁东南近海沿海地区,包括莒县.沂水.沂南.临沂.日照.五莲.诸城.胶南等县市,春秋时期,上述各地全部或部分属莒国版图. 另有说法认为,文化意义上的莒地,约指沂河.沭河.潍 ...

  • 秦七刻石之《琅琊刻石》全文鉴赏

    维二十六年,皇帝作始.端平法度,万物之纪,以明人事,合同父子,圣智仁义,显白道理,东抚东土,以省卒士.事已大毕,乃临于海.皇帝之功,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普天之下,抟心揖志.器械一量,同书文字 ...

  • 秦朝琅琊刻石出土,碑文447字轰动世界,我们不能没有秦始皇

    秦始皇是我国第一位皇帝,中央集权制,废分封,设郡县,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南征北越,北击匈奴,修驰道,筑长城,开灵渠等,无一不是在秦始皇的领导下形成的. 虽然他只统治了短短五十载,但对华夏的 ...

  • 琅琊刻石

    是中国最早的刻石之一,刻于秦代.在今山东胶南琅琊台.刻石通高4.8米, 上宽 0.76米,下宽2米,东.南.西三面环刻,分秦始皇<颂诗>和二世<诏书>两部分, 共计447字,1 ...

  • 人文艺术 || 丹枫作品:《美石美刻•美妙人生》/轩诚清读(第618期A)

    小菲浅语: 篆刻艺术,是书法和镌刻结合,来制作印章的艺术,是汉字特有的艺术形式.篆刻兴起于先秦,盛于汉,衰于晋,败于唐.宋,复兴于明,中兴于清.迄今已有三千七百多年的历史. 一方印中,即有豪壮飘逸的书 ...

  • 山东琅琊台秦代刻石,独领风骚几千年

    原创: 望洋生叹 琅琊台位于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琅琊镇,东临龙湾,西靠琅琊镇,北依车轮山,南有千古名胜琅琊台,与青岛隔海相望.琅琊台古有中国五大港口之称,因秦始皇三度东临,筑台并遣徐福东度求仙,开启中日 ...

  • 百年百人百事|孟昭煜:披肝沥胆效忠革命

    本栏目由中共枣庄市市中区委宣传部主办,微游枣庄承办,山东康力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协办. 百人之 孟 昭 煜 "孟政委,咱们共事一场,为不伤和气,我今晚就把你们送回去".在邹坞伪军大 ...

  • 琅琊台发现“秦代刻石”,刻着447字,却意外揭开秦朝灭亡之谜

    我们知道秦朝是我们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国家,秦始皇嬴政无愧是千古一帝,其历史功绩绝对是空前绝后的,虽然说大秦不过才十余年就灭国了,但是却为我们后人留下了许多的历史谜团. 比如最让我们学者感到困惑不 ...

  • 孟昭连:《金瓶梅》疑难词辨析——与杨琳先生商榷

    内容摘要:近年,杨琳先生对<金瓶梅词话>中疑难词研究用力甚勤,他认为"<词话>的校释工作并不像有些人想象的差不多了,而是任重道远."并先后发表多篇论文,纠正 ...

  • 【星夏卷◇匠作典藏•散文篇】《2020, 醉美的春天》||□ 孟昭峰(山东)

     <当代文学家·星夏卷>(当代文学出版社)火热征稿中! 知名·专业·权威 星夏卷·2021·总第四期 (网纸同步) 散文显示屏 星夏卷 文学顾问:孔灏.相裕亭.徐继东.李锋古 书法.摄影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