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暴雨,窑洞被雨水冲塌,这种建筑是不是以后就不适合了?

窑洞是黄土高原地区一种特有的建筑形式,大部分的窑洞都是在平地上先挖一个高6~9米深的方形竖井,然后再从竖井的四壁向周围掏出拱形的洞。用石材、砖加固这些洞的洞壁、洞口,成为可以居住的空间。

一个典型的窑洞包括一个天井和围绕天井的窑室,长期以来是陕北农民的象征。

窑洞的特点是冬暖夏凉,冬天室内比室外要高13度,夏天室内比室外要低10度。

而且居住在窑洞中,由于土壤的呼吸作用,对空气湿度的调节也非常好。

这样一种建筑形式是中国北方居民在长期生产、生活活动中总结出来,非常适合当地的情况。

我们说天时、地利、人和,人类的活动必须根据天时和地利。窑洞的存在是由于气候和当地地质成因的组合作用结果。

世界主要大陆的多年平均降雨量大概在800毫米左右。中国大陆的多年平均降雨量在628毫米,其中以400毫米降雨作为干旱和湿润的分界线。

降雨量在800毫米以上属于湿润地带,降雨量在800毫米到400毫米之间,属于半湿润地带。400毫米以下到200毫米属于半干旱地带,200毫米以下属于干旱地带。

这个降雨带的划分不仅决定了植被生长情况,决定了农业生产,还塑造了不同的地形、地貌,决定了人类的建筑形式以及居民的性格。

窑洞群作为西北地区的一种重要民居形式,主要分布在800毫米降水带以北的地区。

虽然我们常说陕北窑洞,实际上山西、甘肃等降雨稀少有肥厚土层的地方都适合建设窑洞,据统计,目前大约有4,000万人居住在窑洞中。

窑洞群所在的地区不仅需要降雨稀少,而且树不能太多,或者说最少应该是属于稀树草原之类的地带。

因为树的根系发达,在树林中建设窑洞,很快树木的根系就会把窑洞破坏掉。

从目前全球气候的演变情况来看,对中国的影响非常大,虽然这种影响主要是积极方面,但是由于降雨量的增多会给北方地区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这是几千年来北方的居民遇到的第1次几乎不可逆转的降水增加。

受连续强降雨影响,从9月份以来,北方多地已经发生窑洞坍塌事故,所幸就是没有发生人员死亡。

10月5日,甘肃正宁县西坡镇高红村一窑洞坍塌;10月6日下午,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区吾元镇宋家沟村一户人家的窑洞(无人居住)发生坍塌。

实际上,中国北方从2010年以来就受到降雨量增加的影响,窑洞塌方的情况逐年增多。

中国北方干旱持续增强始于大约3000年前。

大约公元前1000年左右的时间到公元元年的时候,黄河的水就从清变成了半清半黄。

秦岭是中国的地理分界线,也是降雨分界线。秦岭的隆起阻挡了从东南方来的温暖湿润水汽,同时也挡住了从北方来的干燥寒冷的气流。

由于青藏高原的隆起改变了中亚大陆的风场结构,强劲的西北风把中亚大量的微尘颗粒吹到了秦岭以北。

受到山体的阻挡,这些微尘颗粒沉积下来,经过了250万年的沉淀,在原来的石质高原上,形成了厚达100多米的黄土沉淀,最终形成了面积达到64万公里的黄土高原。

根据考古发现,最早的窑洞出现在距今4500年前宁夏德龙县沙塘,该地区处于黄土高原西北边缘,属于龙山文化。

这说明黄土高原上也不是一开始就遍布窑洞的,实际上,在周朝的时候窑洞还是半地穴,后面才改成全地穴式。

建造全地穴式的窑洞,需要非常干燥的土壤。

窑洞这种建筑形式从西北端逐渐向东南方向扩散,最后覆盖了整个黄土高原。

整个推进过程,基本上是和降水带的南移相配合的。这种南移的过程伴随着北方游牧民族南下。

由于北方的干旱,原来茂密的森林退化为草场,扩大了游牧民族的活动范围,因此也就是从那个时代开始,中原开始面临着北方游牧民族不断南下的压力。

这种压力最终促成了一次又一次的王朝更迭。

公元300年以前,中国的政权都是中原各个诸侯国之间反复争夺的。

大家可以看到,即使在汉末三国期间,魏、蜀、吴三家打的稀里哗啦,北方游牧民族也不敢难侵。

直到晋朝末年八王之乱后,晋朝国力衰微,北方的游牧民族才趁势而起。

中国古代戏剧里有2个著名的虚构人物,薛平贵和王宝钏。王宝钏的设定是宰相王允的女儿,想嫁给薛平贵,王允不同意,王宝钏就住在长安城外的窑洞里。

这个虚构的故事背景发生在唐末,也就是说在唐朝时期,窑洞这种建筑形式才成为黄土高原上的常用民居形式。

公元938年,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中原王朝的更迭变成了北方游牧民族和中原民族争夺的过程,直到朱元璋收复燕云16州为止。

从魏晋南北朝五胡乱华到明朝太祖,秦岭以北一直处于战乱频繁的状态。

干旱、战乱又造成了贫困。窑洞这种建筑形式特别适合这种低经济增量的地区,因为它省建筑材料。

所以,整个人类的活动是在全球气候演变的大背景下展开的。

现在中国政局稳定,国内平和经济繁荣,北方降雨量持续增加,窑洞这种居民建筑形式已经到了革新的时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