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中医非药物疗法 艾灸 刺络拔罐 耳穴 刮痧 梅花针 穴位埋线

中医学苑

公众号ID:xyzych1988

周末答读者问

看到读者的留言

对患者表示慰问

劝说患者就医问诊之余

将问题整理一下

并附上小验方以供各位参考

再叮嘱读者朋友一下

去正规医院问诊就医

荨麻疹

非药物疗法

(一) 艾灸带脉

操作:患者取侧卧位,在第11助骨游离端直下,与脐水平线为带脉穴,取艾条1根,从艾条下端点燃,从肚脐开始沿带脉循行环绕身体1周,采用悬灸法。先灸背侧,待局部红晕扩散至整个腰间,再灸腹侧,令腹部充满热感后,在双侧带脉穴停滞时间稍长(2~3分钟),每天治1次。

来源:廖方容、傅春文.艾灸带脉治疗顽固性荨麻疹48例中国针灸,2011年第11期。

(二)刺络放血加拔罐

操作:患者取俯卧位,背部局部常规消毒后,取大椎、膈俞、肺俞(每次只取一侧)三棱针点刺,后加拔玻璃火罐,以自然停止出血为度,但拔罐时间不超过10分钟。起罐后用消毒干棉球擦拭,最后用75%酒精棉消毒针刺岀血点。刺络放血后患者采用仰卧位,取神阙穴拔罐,留罐10分钟,负压勿过大。每周2次。

来源:王桂彩、赵颖、金军.刺络放血为主综合治疗顽固性荨麻疹治验一则.中国医疗前沿,2011年第9期。

(三)放血疗法

取穴:双耳轮、双中指尖、双足趾尖。

操作:诸穴位经消毒后用三棱针刺之放血,3天1次,5次为1疗程。对新病实热证的病人可以连续放血两次,脾虚、血虚等慢性虚证患者间隔一到二周放血一次。

来源:民间经验方。

(四)耳穴

操作:将胶布剪成0.5厘米×0.5厘米小方块,选大小均匀、未经加工的王不留行籽备用。用酒精将患者耳廓清洁后取神门、心、肺、内分泌、肾上腺等穴,双侧贴压。每周更换1次(贴5天休息2天),4周为1个疗程,嘱患者每个穴位按压30下,每日3~4次,未愈者继续下1个疗程。

来源:高媛媛、李华、王泽辉.黄莺治疗慢性荨麻疹与经验介绍.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2年第1期。

(五)拔罐

治法一

取穴:大椎、曲池、风池、风门、血海。

操作:采用留罐法,患者取坐位,用闪火法将中等大小的火罐吸拔在穴位上,留罐10~15分钟,每日1次。本法适用于风寒束表型,表现为皮疹色白,遇冷或风吹加重,遇热则缓解,舌苔薄白者。

来源:常宇、占雅莲、李红珠.拔罐治百病.科技文献出版社。

治法二

取穴:1组:风门、膈俞、脾俞;2组:气海、血海、足三里。

操作:每次选一组穴位,两组交替使用,采用留罐法,患者取坐位,用闪火法将中等大小的火罐吸拔在穴位上,留罐5~10分钟,每日1次。本法适用于气血两虚型,表现为皮损反复发作,迁延日久,疹块色淡,劳累加重,伴有头晕,心悸,失眠,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舌淡胖,苔薄或少苔者。

来源:常宇、占雅莲、李红珠.拔罐治百病.科技文献出版社。

治法三

取穴:神阙。

配穴:风寒束表者(表现为皮疹色白,遇冷或风吹加重,遇热则缓解,舌苔薄白)加大椎、风门、曲池、血海。

风热客表者(表现为皮损色红,灼热剧痒,遇热加重,口渴,咽干,心烦,舌红,苔薄黄)加风门、风池、曲池、风市、膈俞、血海。

脾胃湿热者(表现为皮疹成片、色红,脘腹胀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神疲乏力,泄泻或便秘,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加天枢。

气血两虚者(表现为皮损反复发作,迁延日久,疹块色淡,劳累加重,伴有头晕,心悸,失眠,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舌淡胖,苔薄或少苔)加脾俞、气海、膈俞、血海。

冲任失调者(见于女性患者,发疹与月经周期有关,常在月经前2~3天发生,月经干净后消失,但在下次月经来潮时又发作,伴有月经不调,经行腹痛,色紫,有血块,舌质紫暗或有瘀斑)加肝俞、期门、关元、血海。

伴有腹痛者加中脘、气海;上肢加曲池;下肢加血海;顽固者加大椎、肺俞、脾俞。

操作:采用留罐法,患者取仰卧位,用闪火法将大号或中号火罐迅速吸拔在神阙穴上,留罐5分钟,起罐后以同样的方法再拔次,连拔3次为1次治疗;配穴每次选用1~2个,用闪火法拔罐,留罐10~15分钟。每日1次,6次为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4日。

来源:常宇、占雅莲、李红珠,拔罐治百病科技出版社。

治法四

取穴:1组:肝俞、膈俞:2组:关元、期门、血海、三阴交。

操作:每次选一组穴位,两组交替使用,采用留罐法,患者取坐位,用闪火法将中等大小的火罐吸拔在穴位上,留罐10~15分钟,每日1次。本法适用于冲任失调型,见于女性患者,发疹与月经周期有关,常在月经前2~3天发,月经干净后消失,但在下次月经来潮时又发作,伴有月经不调,经行腹痛,色紫,有血块,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者。

来源:常宇、占雅莲、李红珠.拔罐治百病.科技文出版社。

治法五

取穴:心俞、肺俞、肝俞、肾俞、脾俞、膈俞。

操作:患者取俯卧位,心俞、肺俞、肝俞、肾俞、脾俞穴先闪罐后留罐,每穴闪罐约2分钟,直至皮肤潮红,然后留罐8~10分钟;膈俞穴采用刺络拔罐法,对局部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后,用梅花针叩刺,直至局部隐隐出血,然后网5~10下,吸出血液约1毫升,把罐内的瘀血用消毒梅棉球擦干净,并留罐5分钟。

来源:常字、占雅莲、李红珠.拔罐治百病.科技文献出版社。

治法六

取穴:曲池、天枢、内关、足三里、三阴交。

操作:双侧穴位交替使用,采用刺络拔罐法,患者取坐位,对局部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后,用针点刺,然后用闪火法将中等大小的火罐吸拔在穴位上,留罐5~10分钟,每日1次。本法适用于脾胃湿热型,表现为皮疹成片、色红,脘腹胀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神疲乏力,泄泻或便秘,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者。

来源:常宇、占雅莲、李红珠.拔罐治百病.科技文献出版社.

治法七

取穴:风门、风池、膈俞、血海。

操作:双侧穴位交替使用,采用刺络拔罐法,患者取坐位,对局部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后,用针点刺,然后用闪火法将中等大小的火罐吸拔在穴位上,留罐10~15分钟,每日1次。本法适用于风热客表型,表现为皮损色红,灼热剧痒,遇热加重,口渴,咽干,心烦,舌红,苔薄黄者。

来源:常宇、占雅莲、李红珠.拔罐治百病.科技文献出版社。

(六)刮痧

部位

头部:全息穴区—额旁1带(双侧)、顶颞后斜带(双侧)。

胆经—双侧风池。

背部:膀胱经—双侧膈俞至肝俞、大肠俞。

上肢:大肠经—双侧曲池至手三里。

奇穴—双侧治痒穴。

下肢:脾经—双侧血海、三阴交。

来源:裴巍等.刮痧治百病,科技文献出版社。

(七)灸法

灸法一

取穴:曲池、合谷、风池、三阴交。

配穴:风热型加大椎;风湿型加阴陵泉。

操作:采用艾炷灸法,每穴灸5~10壮,每日2次。

来源:林琳、占雅连、李红珠.灸疗治百病.科技出版社。

灸法二

取穴:1组:曲池、阳池、行间、解溪;2组:手三里、外关、太冲、三阴交。

操作:两组穴位交替使用,采用艾条悬灸法,每穴灸5分钟;或用艾炷灸法,每穴灸3壮,每日1次,至症状完全消失时停灸。本法适用于慢性患者。

来源:林琳、占雅莲、李红珠.灸疔治百病科技文前出版社。

灸法三

取穴:曲池、血海、合谷、三阴交、足三里。

配穴:百会、膈俞、阳池、解溪、行间、长强。

操作:每次选用2~4个穴位,采用隔姜灸法,取新鲜生姜1块,切成厚约03厘米的姜片,用细针在中间穿切刺一些小孔,放在所选的穴位上,上面放置艾炷,点燃施灸。每穴灸3~5壮,每日1~2次,3日为1个疗程。

来源:林琳、占雅连、李红珠.灸疗治百病.科技文献出版社。

灸法四

取穴:合谷、曲池、血海、委中、阳陵泉、三阴交。

配穴:风热者加大椎、风市;风湿者加阴陵泉、上身皮疹瘙痒者加手三里;下身皮疹瘙痒者加重血海;全身瘙痒者加百虫窠。

操作:采用灯火灸法,每穴灸1壮,每日1次,7日为1个疗程。

来源:林琳、占雅莲、李红珠.灸疗治百病.科技文献麻疹出版社。

(八)梅花针

体表检查:在胸椎3~12两侧有条索及压痛,腰部可摸到泡状软性物或条索。并可见散布身体各部位皮区疹块。

辨证选穴

第一组:适用于风寒外袭患者。症见发病快,皮疹颜色淡或苍白,剧痒,微恶风,口不渴,多在吹风受凉或接触冷水时发作或加重。在胸椎5~12两侧有条索及压痛。脉缓或紧,苔薄白。拟以疏风散寒止痒为治。

选穴:胸椎3~12两侧,患部,风府,肺俞,脾俞,中脘,曲池,足三里,血海,阳性物处。

第二组:适用于风热相搏患者。症见皮疹发红,散布周身大小不等,皮肤灼热,剧痒难忍,烦躁不安,重则面唇倶肿或胃腹疼痛,遇热则重,得冷则缓。在胸椎3~8两侧有条索并有压痛。脉浮数,苔薄黄。拟以疏风清热止痒为治。

选穴:胸椎1~10两侧,腰部,胸锁乳突肌部,患部,风池,大椎,合谷,肺俞,阳性物处。

第三组:适用于气血两虚患者。症见久病或体质虚弱者,皮疹色淡或与肤色相似,剧痒不止,脸色㿠白不华,每当劳累或受风寒后容易发作。神倦乏力,头晕。在胸椎3~12两侧有条索和压痛,腰部有泡状软性物。脉沉细无力,苔薄质淡。拟以养血益气止痒为治。

选穴:脊柱两侧,重点叩打胸椎5~12两侧,腰部,患部,风池,合谷,中脘,足三里,三阴交,心俞,肾俞,阳性物处。

手法:一般采取中等度刺激,阳性物和阳性反应区采用较重刺激。患部宜轻度密刺。

来源:申永寿、裴巍等.梅花针治百病.科技文献出版社。

(九)穴位埋线

取穴:曲池(双)、血海(双)、风市(双)、膈俞(双)、足三里(双)。

操作:穴位埋线法:用具:9号一次性针头、持针钳、手术剪、已消毒2寸28号剪断小头毫针,75%乙醇,创口贴,2-0号肠线若干(剪成1~1.5厘米小段,放人75%乙醇中浸泡30分钟备用)。

操作:穴位常规消毒,取出9号一次性针头,用持针钳取一段约1.5厘米已消毒的羊肠线,放置在9号针头前端后接无头毫针,进针后,待有针感,边推针芯,边退针管,出针后,按压针孔片刻,贴上创可贴,1天后去除,24小时内禁浴,15天1次,6次为1疗程,每次埋取4-6个穴位。

来源:徐群飞.穴位埋线治疗荨麻疹36例.浙江中医杂志,2010年第11期。

预防与调护

1.病变部位严禁搔抓,以免引起感染。患病期间应忌食虾、蟹、辣椒等刺激性食物。

2.慢性荨麻疹患者应尽可能找出发病诱因并尽早除去,如食用某种药物或食物,接触某种致敏物,吸入花粉、动物皮屑、羽毛、灰尘、蓖麻粉等,并针对病因进行根本性治疗。

3.注意气温变化,随气温变化增减衣服。平时保持精神欢乐,心情舒畅,并加强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

4.病情严重者,尤其是有过敏性休克或喉头水肿时,必须立即送医院救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