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黄帝内经》一书

汉·班固《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说:“《黄帝内经》十八卷,《黄帝外经》三十七卷,……,这就是《黄帝内经》一书名称之由来。隋唐时代医学家杨上善,在编辑《黄帝内经》一书时,将其称之为《黄帝内经太素》。此书是《黄帝内经》早期传本之一,包括《素问》、《针经》(即《灵枢》)两部分内容。杨氏据其内容性质之异同,各归其属,分为摄生、阴阳、人合、脏腑、经脉、腧穴、营卫气、身度、诊候、证候、设方、九针、补泄、伤寒、邪论、风论、气论、杂病十九大类重予编次、注释。编撰体例取法皇甫谧《甲乙经》,而无编辑害义之失。《伤寒杂病论·张机序》中: “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論》……” 。

             一、《黄帝外经》一书失传问题

1、《黄帝外经》首见于《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五·方技类·医经》中,除此之外而无其它任何历史文献提及《黄帝外经》一书。有人就此认为十八卷的《黄帝内经》,从远古时代一直到今,而三十七卷的《黄帝外经》,则可能永远失传了。

笔者认为: 东汉之前人们把《黄帝内经》中之“素问”和“灵枢”分别叫“内经”和“外经”,500年后隋唐时代医学家杨上善,把“素问”和“灵枢”统称为《黄帝内经太素》,包括《素问》、《针经》(即《灵枢》)两部分内容。所以《黄帝外经》一书失传了,事实上根本不存在《黄帝外经》一书失传与否之问题。《素问》一书名首见东汉未年《伤寒杂病论·张机序》: “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論》……” 。杨上善11岁出家为道士,据《旧唐书·经籍志》记载,杨上善共有专著和注释书76卷,其中道家类三十三卷:《老子》二卷,杨上善注(《新唐书·艺文志》作《杨上善注老子道德经二卷》)。《老子道德指略论》二卷,杨上善撰(《新唐书》作《老子指略论二卷》).注云太子文学)《略论》三卷,杨上善撰(《新唐书》同)《庄子》十卷,杨上善撰(《新唐书》’‘撰”作’‘注”)。《六趣论》六卷,杨上善撰(《新唐书》同)。医家类著作四十三卷:《黄帝内经太素户三十卷.杨上善注(《新唐书》同)。《黄帝内经明堂类成》十三卷,杨上善撰(《新唐书》同)。内经太素 之名,说明与杨上善研读老庄有关。所谓“素”就是“道”,“内经太素” 就是传统医学之大道,杨上善注重的是“内经”所论的医“道”,而不是医“术”。所以“杨氏据其内容性质之异同,各归其属,分为摄生、阴阳、人合、脏腑、经脉、腧穴、营卫气、身度、诊候、证候、设方、九针、补泄、伤寒、邪论、风论、气论、杂病十九大类重予编次、注释” 。从其“编次”才能领会“内经”之旨,才知什么是医“道”!

2、所谓的《外经微言》:现在所传的《黄帝外经》原称《外经微言》,为明陈士铎所传,所述内容带有浓重的道家思想。现存《外经微言》是以黄帝及雷公、风伯等二十三位大臣探讨问难的方式写成的,共九章八十一篇。第一章 阴阳颠倒篇中“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无思虑营营,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视,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将守汝形,形乃长生。慎汝内,闭汝外,多知为败,我为汝遂于大明之上矣,至彼至阳之原也。为汝入于窈冥之门矣,至被至阴之原也。天地有官,阴阳有藏。慎守汝身,物将自壮。我其守一,以处其和,故身可以不老也,天师必知厥义?幸明晰之!……至道无形而有形,有形而实无形。无形藏于有形之中,有形化于无形之内,始能形与形全,精与神合乎?” 这是借《庄子在宥》篇黄帝请教广成子问“至道”,对《内经》“灵兰秘典”篇“至道在微,变化无穷,孰知其原”之发挥。

      二、《黄帝内经》成书年代

1、古人对于《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种看法

(1)成书于先秦、战国之时。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有宋代的邵雍,明代桑悦、方以智,清代魏荔彤等。邵雍在《皇极经世》卷八《心学第一、二》中以为《素问》是“七国时书也”、“轩岐之书,类春秋,战国所为而托于上古。”

(2)成书于虞国、秦汉之间。持这种观点的人有宋代的程颢、司马光等。他们认为“黄帝亦治天下,岂可终日坐明堂,但与岐伯论医药针灸邪?此周、汉之间,医者依托以取重耳。”到清代《四库全书简明目录》,进一步肯定了这一说法。斗中说《素问》“出上古,固未必然,然亦必周秦间人,传达旧闻,著之竹帛。”因为《四库全书》在中国古代学术界有相当高的地位,这种说法也就被许多人所接受。

(3)成书于西汉时期。明代郎玻所著的《七修类稿》认为《素问》“首篇曰上古、中古,而曰今世,则黄帝时末世邪?又曰以酒为浆,以妄为常,由仪狄是生其前面彼时人已皆伪邪?《脉要精微论》中罗裹雄黄,《禁服篇》中欲血而受,则罗与欲血皆汉时事邪?予故以为岐黄问答,而淮南文成之者耳。在这里,朗玻从夏禹时仪狄造酒的传说和“罗”出现于汉代等证据推断《素河》产生于西汉时期。

2、《黄帝内经》的成书于先秦时期,依据充分。

学界普遍认为:

(1)通过对《内经》和《周礼》及《史记·扁鹊仓公传》的对比,说明三者在学术思想上的一致性,并通过对《素问》文学结构的分析,说明这一部分出自于先秦而不可能迟于扁鹊。并通过分析前人的成说和大论的内容,认定这一部分内容出自于战国至东汉之间,而且经过多数医家汇集而成。至于《灵柩》,作者先通过对其书的真伪的分析,判定《灵柩》与《针经》实即一书,而后又得出结论,“《灵柩》和《素问》一样,基本上是成书于战国时代,只是个别的篇卷,掺入了汉代的东西,因而它亦并不是成于某一人之手,”至于《素问遗篇》,则属伪书,其时代不出于唐宋之间。

(2)还有人认为《黄帝内经》所包含的篇章,并不是由一个作者同时完成于一个短时间内,而是由许多医家和学者写成于不同时期。《内经》中的篇章既有写成于战国时期,又有成于秦、汉甚至更后。究其论据有五:其一,《素问》的有些篇章用干支来表示时间,而采用干支纪年是东汉以后的事。其二,《素问·宝命全形论》中用的“黔首”一词,是战国及秦代对国民的称呼,而《素问·灵兰秘典论》中的“相傅之官”和“州都之官”则是曹魏时期出现的官名。其三,《黄帝内经》中引用的一些文献,如《上下经》、《睽度》等是战国甚至更早的著作。其四,与1973年长沙马王堆的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1972年甘肃武威汉墓出土的压药简牍、1977年安徽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出土的“六王斌盘”和“太乙九宫占盘”相比较,可知《灵柩》中有些篇章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有些成书于西汉更早。其五,先秦文体多韵语,而《黄帝内经》中一些篇章亦有不少韵语,这些章节可能是先秦时期的作品。

笔者就此认为:《黄帝内经》共162篇,非一人一时所作,这一点值得商榷,从其内在联系看,不可能出自多人之手。看一部书是否出自多人之手,主要看其该书各篇章之间,其内在是否一以贯之。我国文学巨著《红楼梦》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仅从文笔故事情节看不出出自多人之手,但其内在不是一以贯之,所以才有“狗尾续貂”之论。《黄帝内经》与《老子》、《庄子》一脉相承,先秦《黄帝内经》其应该是成书于先秦,读不懂老庄就读不懂《内经》,老庄之内道哲理终于先秦,《内经》所论医道精神也终于先秦。

3、认为《黄帝内经》的成书于西汉,依据不足。

(1)中医学界有人认为:明代郎瑛从夏禹时仪狄造酒的传说和“罗”出现于汉代等证据推断《素问》产生于西汉时期。现代中医学专家刘长林 、吴文鼎等人也持这种意见。其主要理由是:其一,《黄帝内经》全书约计20万字,这在2000多年前可以说是一部巨著。编著这样的医籍需要有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需要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这在战事连年、七雄割据的战国时代是不可能办到的。其二,西汉初淮南王刘安的《淮南子·修务训》曰:“世俗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记之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黄帝内经》在书名和思想内容上与“黄老学派”的密切联系,也为只有在西汉“黄老学派”鼎盛时期才能成书提供了佐证;其三,西汉司马迁在《史记·仓公列传》中,记述了西汉初年名医淳于意在接受老师公乘阳庆传授给他的十种医书中,竟没有《黄帝内经》,这也足以说明《黄帝内经》不可能成书于西汉之前。

(2)笔者认为:司马迁《史记》中有《扁鹊仓公列传》,则未直接提到《黄帝内经》一书,这是不争的事实。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提到《史记》缺少十篇,但未提到“缺少《黄帝内经》一书” ,这也说明《史记》对《黄帝内经》一书没有记载。殊不知《史记》编例是以人物传记为线索,而不是以书名为线索,而《黄帝内经》一书其作者为无名氏,这就是《史记》未直接提到《黄帝内经》一书之根本原因。《史记》书八篇,主要是对有影响的“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 而不涉及医书。

但《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有这样的记述:“臣意对曰:
自意少时,喜医药,医药方试之多不验者。至高后八年,得见师临菑元里公乘阳庆。庆年七十馀,无子,使意尽去其故方,更悉以禁方予之,传黄帝、扁鹊之脉书,五色诊病,知人死生,决嫌疑,定可治,及药论,甚精。” 这一句中“传黄帝”,就是传《黄帝内经》一书。淳于意拜师公乘阳庆时,公乘阳庆已“七十馀”,说明公乘阳庆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前的战国时期就30岁左右,这时就在硏读《黄帝内经》,说明《黄帝内经》成书于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至汉高后八年,是公元前180年,公乘阳庆七十多年,这说明公乘阳庆在公元前221年以前的30岁左右习医就读《黄帝内经》、扁鹊之脉书,这足以说明《黄帝内经》一书,成书于先秦时期。所以,“认为《黄帝内经》的成书于西汉,依据不足” 。

三、学界对黄帝内经的历史评价

1、有学者认为黄帝内经历史价值:

(1)北宋时,高丽国进献《黄帝内经·灵枢》,要求以此交换中国历代史等书。苏轼五次奏本反对,皇帝仍坚持以《册府元龟》等书换回《黄帝内经》,说明其内经历史价值。

(2)2011年5月,《黄帝内经》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3) 《黄帝内经》内容十分丰富,《素问》偏重人体生理、病理、疾病治疗原则原理,以及人与自然等等基本理论;《灵枢》则偏重于人体解剖、脏腑经络、腧穴针灸等等。二者之共同点均系有关问题的理论论述,并不涉及或基本上不涉及疾病治疗的具体方药与技术。因此,它成为中国医学发展的理论源薮,是历代医学家论述疾病与健康的理论依据,尽管医学家学说各异而有争论但鲜有背离之者,几乎无不求之于《内经》而为立论之准绳。这就是现代人学习研究中医,也必须首先攻读《内经》的原故。因为,若不基本掌握《内经》之要旨,将对中医学之各个临床科疾病之认识、诊断、治疗原则、选药处方等等,无从理解和实施。

(4)南怀瑾:《黄帝内经》,它不只是一部医书,它是包括“医世、医人、医国、医社会”,所有的医的书。

笔者就此认为: 已故的南怀瑾先生,“医世、医人、医国、医社会” 这一句话,是如何理解《黄帝内经》之关键,不知此,则不知“黄帝内经历史价值” 。正因为如此,南怀瑾先生才在其《小言黄帝内经与生命科学》中说,黄帝内经“所以越来越被轻视,即使是学医的人,也一代不如一代,因对中国传统文字有差距,越读越不懂了。” 中国当代学者胡孚琛教授曾说: 《黄帝内经》就不是我们这期冰河文明的产物时的产物,直到今天,也没有人把《黄帝内经》完全搞懂,…而后世的中医理论体系始终也无法超越《黄帝内经》的架构。

当前之中医江河日下,就是对《黄帝内经》一书精神领会“一代不如一代”所致。是的,没有深厚传统文化功底,是难读懂《黄帝内经》一书的,特别是读不懂老庄内道哲理更难读懂。没有中国古代内道哲学思维水平,就不能领会《黄帝内经》其“医世、医人、医国、医社会” 之精神,不能领会《黄帝内经》这一精神,就不知中医基本原理是什么?所以才有当下的《中医基础理论》教材。

2、现在还有学者这样评价《黄帝内经》一书:

(1)《黄帝内经》仅代表当时医学理论水平,它是以自然哲学的思维来解释自然科学问题的理论假说,虽然发现了许多客观的规律与结论,也有不少错误的猜测。《黄帝内经》中概念多,但定义少,需要辩证体会;书中有些概念的含义与现代不同,要区别对待。

(2)《内经》是中医学理论奠基之作,是医学理论著作

《内经》分为《素问》、《灵枢》两大部分。《素问》偏重人体生理、病理、疾病治疗原则,养生防病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基本理论;《灵枢》偏重于人体解剖、脏腑经络、腧穴针灸等。书中包含了大量的哲学、人文、天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识 ,但它显然以医学内容为主,其它学科的内容也是为其医学理论服务,所以应归属于医学理论著作,是当时医学成就的总结,也是中医的理论源泉,是医学从哲学及其它学科中开始分离的标志。

(3)《内经》成书于西汉中后期,是集当时众多医学家、哲学家的集体智慧而成。在当时无疑是先进的,在历史上也是有重要价值的。它融合了那个时代其它学科的成就,如阴阳五行的哲学思想,恬淡虚无的道家养生观等,无不代表了当时人们对健康、疾病认识的最高水平。即使从现在的角度来看,书中仍有很多正确的结论。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内经》代表了当时医学最高的理论水平,但并不能代表目前中医的最高水平。任何学科,学术水平整体都是不断前进的,中医自然也不例外。把《内经》当成圣经,把它的每一句话都当成真理或证据使用,并不符合科学精神。

(4)《内经》是中医学理论假说,不代表理论准绳

《内经》虽然是中医理论的源泉,书中总结与发现了许多符合客观实际的规律与结论,对中医的发展有巨大的贡献,但不可否认,书中也有不少错误的猜测和牵强的解释,很多理论仅是一种假说,需要后世来证实或证伪。成书于两千多年前的《内经》,受制于当时的科技水平,不可能对人体进行深入、细微的本质研究,只能从宏观角度,以取象比类的方法来认识客观世界,也即用自然哲学的理论解释自然科学的问题,这样做的时候,虽然可以发现很多客观规律和正确的猜测,但必然也有不少错误的猜测与歪曲的解释。今天不必也不能把《内经》当成宝典,而产生尊古贱今的思想,必须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3、笔者就此认为: 这就是其不能领会《黄帝内经》精神之体现。

(1) 《黄帝内经》仅代表当时医学理论水平,没错。但当今的医学理论水平,则远离了“当时医学理论” ,才导致当前之中医江河日下。《黄帝内经》绝不“是以自然哲学的思维来解释自然科学问题的理论假说”,而是是以内道自然哲学的思维来解释自然,指导“医世、医人、医国、医社会” 的致深理论。《黄帝内经》是以中国古代内道哲理,来解释如何“医人”的问题,进而实现如何“医病”的问题,不知如何“医人”就不知如何“医病”。说“也有不少错误的猜测” ,这是因为其缺乏深厚传统文化功底,没有读懂《内经》才有如此之非论。

(2) 既然《内经》是中医学理论奠基之作,为什么现在中医理论远离《内经》?远离《内经》的根本原因就是不知《内经》之精神实质,才说“《内经》是中医学理论假说,不代表理论准绳” 。《内经》既然“是中医的理论源泉” ,为什么当代中医的理论要远离这个“源泉”?《内经》绝不“是医学从哲学及其它学科中开始分离的标志” ,而是医学运用哲学原理及自然规律之典范,只有现在的中医学才从哲学中分离出来了,远离《内经》之精神就是这种分离出的标志。

(3)《内经》“并不能代表目前中医的最高水平” ,是不可争辩的事实。但“目前中医的最高水平”,则导致“废除中医”的叫骂呼声,这说明“目前中医的最高水平”,因远离“《内经》对中医学理论之奠基”,远离这个“源泉”所致,“目前中医的最高水平” 就是中医历史上的最低水平,才处于危机状态。

《黄帝内经》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首,能传两千多年,“目前中医的最高水平” 其“经典著作”何在?何为“经典”?只有不知何为“经典”才有如此之怪论。说“《内经》成书于西汉中后期,是集当时众多医学家、哲学家的集体智慧而成” , 这是对《内经》一无所知才有如此之奇谈怪。说“把《内经》当成圣经,把它的每一句话都当成真理或证据使用,并不符合科学精神。” 《内经》就是神圣之经典,把经典中之言当教条四处导用,是违背经典精神的教条主义,并非是“不符合科学精神” ,而是不符合经典精神。

 (4) 如何对《内经》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说“书中也有不少错误的猜测和牵强的解释,很多理论仅是一种假说,需要后世来证实或证伪”。书中那些是“错误的猜测和牵强的解释” ?能指出来吗?“取象比类” 是中国古代哲学思维的一种类比,并非是“猜测”或“假说”。类比、类推是中国古代哲学思维的一大特色,是认识万事万物本质必不可缺的认识方法。而形式逻辑、辩证逻辑,则只能认识万事万物之现象。不知此,如何去辨别所谓的正确与错误?不能辨别所谓的正确与错误,又如何去“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

读《内经》之要领是领会其精神、原则,而不是其只言片语。领会了《内经》的精神、原则,能运用于当今的中医学理论,就可以不再用阴阳五行之传统医学术语,而用当今之通用术语予以表达。例如“阴阳”就可以用“本质与现象”、“内与外”、“因与果”、“体与用”,等等术语取代。“五行”就可以用“五方”、“五味”、“五音”、“五运”,等等术语取代。“五行”的“生克”关系,就可以用“辅佐”关系之术语取代。《老子》第一章论无极与太极之关系,就是用“常道、非常道”之术语,取代“无极、太极” 之术语,用“无、有”之术语,取代“阴、阳” 之术语。所以《老子》论易,不见一个“易”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