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艳出荒篱,冷香著秋水。王建的《野菊》,颇得世人喜欢

高标傲韵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读《红楼梦》,我总认为“喃喃负手叩东篱”的黛玉,似乎问错了对象,因为,开得最晚的,并不是“圃露庭霜何寂寞”的菊花。

当园圃庭院里的菊花开尽了的时候,时节已经进入了寒意泠泠的晚秋,也是漫山遍野的野菊花灿烂绽放的时候。

余秋雨说:“生命,是一树花开,或安静或热烈,或寂寞或璀璨。”

万物凋零的时节里,野菊花一花独秀,荒山野岭中,也许并不能得到人们的赏识,可它们依然把自己灿烂到了极致,这就是对生命的尊重吧。

我们欣赏过太多的描写菊花的古诗词,今天就换换口味,来欣赏一首赞美野菊花的古诗,它来自唐朝诗人王建的《野菊》,看看有没有别样的收获。

晚艳出荒篱,冷香著秋水。忆向山中见,伴蛩石壁里。——唐 王建《野菊》

赏析:深秋时节,百花凋零,就连庭院里傲霜的菊花也都枯黄萎落了,可是,在那荒芜的篱落间,竟然还盛开着一丛丛灿烂的野菊花。

萧飒的西风里,它们是那么的光彩夺目,鲜艳明媚,这个清冷的寒秋,因为有了野菊花的热烈绽放而多了那么多生机。

野菊花的清香萦绕在澄净的秋水之上,沁梅香可嚼,野菊花冰清玉洁,它的幽香更让人心旷神怡。

这首诗的前两句写眼前的野菊花,野菊出荒篱,秋水映碧空,诗人仅用短短十个字,就临摹出一幅明净、雅洁、宽广、博大的画卷,意境高远,野菊花的风采和神韵似乎呼之欲出,真是一幅不可多得的丹青妙笔。

望着眼前蓬蓬勃勃的野菊花,诗人忽然想起了自己曾经在山野中见过的野菊花,它们挨挨挤挤地簇拥在石缝间,热热闹闹地绽放着美丽的笑脸,像一群天真可爱的小孩子。

虽然陪伴它们的只有即将进入蛰伏状态的秋虫,可是,野菊花仍然是那么的活力四射,它们绽放着无穷的生命力,仿佛整个山野都是属于它们的。

诗的后两句,诗人从眼前到山中,从现实到回忆,及其自然地道出了野菊花的出处,从而让整首诗的意境得以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秋虫为邻,山风为伴,清寒相随,所有的孤单寂寞冷,对于高洁的野菊花来说,都是那么的不屑一顾。

矢志不渝,高标傲韵,即便无人赏识,也要迎风怒放,因为生命是活给自己的,何必在意别人的目光呢?野菊花生来就有傲人的风骨。

一首仅有20个字的小诗,从篱笆,到秋水,从空山,到岩石,诗意开阔,意境空灵,诗人写尽了野菊花的绝尘清幽,以及蕴含在其骨子里的高风亮节。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世间的每一个生命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卑微渺小并不是自暴自弃的理由。

关键的是我们自己的坚持和努力,只要自己不放弃,外界的任何力量都干扰不了你的绽放。

就比如写这首《野菊》的作者王建,出身微寒,虽有才华,却郁郁不得志,一生潦倒,直至到了两鬓开始星星的46岁,他才开始进入仕途。

做过县丞、司马之类的小官,正如他自己所说,“终日忧衣食”,这个“从军走马十三年”的大历进士,可谓尝尽了人世间的酸甜苦辣。

虽然人生处于低谷,但是对自己的初衷却从未改变过,他的乐府诗和张籍齐名,被世人广为传颂,又以宫诗出名,成为后世研究宫廷生活的重要资料。

王建的诗词清新婉约,有自己的艺术风格,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得赏识,广被世人传颂,这样的人生价值,不也如野菊花一样,值得敬重吗。

写在后面:

野菊丛丛委道旁,花虽细朵亦芬芳。

野菊花就是一种精神,它不畏清寒,不惧贫瘠,顽强自立,百折不挠,傲立于寒秋。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不依靠,不等待,年光有限,绽放自己的光芒,活出自己的精彩,这就是生命的初衷。

苏轼说,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傲霜枝是风骨,野菊花亦是精神和力量,它明媚在秋风里,绽放初最美丽的生命,就如王建笔下的野菊花,就如王建这个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