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来搞事!韩国人永远不应该忘记,你们的首尔曾经叫汉城
——
颜颜说
韩国又来了。
在“窃取”不少中国文化后,
现在又把汉服当韩服,
反咬中国人是小偷。
颜颜忍不住想问一句:
要脸吗?
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厚颜无耻的人。
前两天,许凯在微博上发了一张穿着戏服的自拍照。
眉清目秀,精神十足。
没想到,戏服惹来了争议。
韩国网友忿忿不平,阴阳怪气地说:
“中国窃取韩服。”
于正毫不客气,直接正面回怼:
“这妥妥的明朝汉服,不能因为当时作为大明属国的高丽(之后被朱元璋赐名朝鲜,又称李氏朝鲜)沿用了,就被没文化的说成韩服了!”
韩国网友把于正的解释当成笑话。
他们觉得中国人在睁眼说瞎话。
反讽中国人无知,还倍感骄傲地嘲笑中国是韩国的附属国。
就在韩国人自嗨的时候,于正也在ins上晒出了一张明朝时期的服饰图。
“韩国在明朝时就是中国的附属国,服装就是沿用明朝的,证据如图。”
中国历史研究院也被韩国人气笑了。
历史考察表明,古代韩国本没有自己的衣冠制度,根据明朝服饰进行改良,才形成了后来大家看到的古装韩剧中的服饰。 衣冠文物,悉同中国。
说明掷地有声。
事实胜于雄辩,历史不容篡改!
但是,我们低估了小偷不要脸的程度。
鹊巢鸠占的事情,经常发生。
综艺节目《非首脑会议》里,韩国主持人就曾说出让人迷惑的言论。
他们说,九尾狐的传说,始源于韩国,他们韩国才是元祖。
事实上,九尾狐是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编纂的《山海经》里面的一个神兽。
“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
有韩国教授说,汉字是韩国发明的。
还说中国学术界也承认这个理论。
中国学术强行被代表,一脸困惑又无奈。
中国汉字已经有几千年历史。它是从结绳记事,到图像文字,再到甲骨文一点点发展形成。
这是谁都无法否认的历史。
韩国和中国的文化矛盾,还出现在申遗。
2006年,韩国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把风水这一项也报进去了。
这一消息,让中国建筑大师王其亨的老师很着急。
王其亨拍胸口向老师表示:
“你放心,我已经接到邀请,我一定阻止他们。”
为了阻止韩国,王其亨把风水在中国最早的原始文件、实物都展示出来。
他问韩国:“你们有这些东西吗?”
三千年前的东西和三千年的历史,韩国没有。
这才成功阻止了韩国对风水的申遗。
正如越是心虚的人,越喜欢嘶吼着证明自己。
有些韩国人,经常在叫嚣着中国不要脸,偷了他们的文化。
其实很多韩国的文化,都是起源中国。
很多历史文献都能查证,所以数典忘祖真的没必要。
孟子曰:
“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人如果到了不知“羞耻”的地步,就是世上最可耻也最不幸的人。
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也无耻到这种地步,等于否认自己国家的一切。
与其费尽心思去模仿和抄袭,还不如认真地找回真正属于自己国家的文化。
中国文化,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引以为傲的传承。
被其他国家的人“窃取”,当然气愤恼怒。
可是细想以后,颜颜又觉得有点悲哀。
很多中国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已经被其他国家的人张冠李戴。
曾经有一个中国博主在国外做了一个测试。
她身着汉服,站在人来人往的街头,问路人知不知道,她身上穿的哪个国家的衣服。
结果人们都觉得,她身上穿的,是日本和服。
就连中国人,也会有这样的想法。
事实上,日本的许多民间艺术、服饰文化等都传自中国。
像是相扑、木屐、鱼生、茶道等。
只不过,在经历本土化后,在某种意义上,被更好地保留并传承下来了。
于是,这些文化,几乎都被贴上了日本独有的标签。
反之我们,总是后知后觉。
2016年,徐娇因为一条名为墨鲤抄的裙子被骂上热搜。
有人说墨鲤抄的图案,是仿神奈川冲浪图。
实际上,是宋朝一位叫马远的画家,画的海浪图。
浮世绘是在日本江户时代,是17,18世纪时兴起的。
按照时间推算,远在我国宋代之后。
但当今世人所熟知的,是日本的浮世绘。
明明是中国的文化,却总是被当抄袭的事情并不少见。
刘诗诗主演的《女医明妃传》,也被中国观众吐槽服装抄袭韩国。
这种言论让人哭笑不得,既讽刺又心寒。
还有不少人,崇洋媚外,将中国的文化和历史统统丢在身后。
10月27日,一对小情侣在杭州西湖边拍照。
女孩因为穿着和服,被一位路过的大妈批评教育。
为什么大妈会生气。
因为淞沪战役阵亡将士纪念碑,就位于杭州市西湖区附近。
那是中国第一座表现抗日战争的纪念碑。
日本侵华的历史,都忘了吗?
网上还有很多人指责大妈多管闲事。
但是我更认可这样的评价:
穿和服,是个人爱好,我们尊重。
但是在民族文化和信仰之间,还是应该做出正确的选择。
如果想要穿得漂漂亮亮去拍照,为什么要选择日本和服而不选择中国汉服?
《左传》中有一句话:
“中国有礼仪之大,顾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汉服的美,更华美纯粹。
(图片来源:微博@华裳九州)
(图片来源:微博@华裳九州)
举手投足间,都风情万种。
可很多人对文化的传承,缺乏真诚的态度,无视中国之美,让中国的文化传承举步维艰。
很多璀璨的中华文化,正在消失。
昆曲、打铁、二人台、旗袍、油纸伞、古琴等多种铸造技艺和艺术表演,其中有些被列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可是,还有多少文化能顺利传承?
老匠人和老艺术家的技能,越来越不被受待见,愿意学习传统技艺的人很少。
一些老店铺的员工平均年龄达到了55岁。
很多老匠人都叹气说:
“人没了,门技艺就没了。”
翻簧竹雕的非遗传承人罗启松,在1997年办了一个翻簧研究所。
可是多年以来,固定成员只有3个人:他,妻子和儿子。
来学艺的人不少,但是留下来的只有2个人。
如今他已经80多岁了。
他说有人愿意学,他也无偿传授,可是没有人愿意来。
同样面临失传困境的还有南宋时期流行的“宫廷绣”,又叫宫廷杭绣。
如今,会这门技艺的,就只剩下赵亦军这个已经70多岁的老人了。
“我现在最大的遗憾,就是我年纪很大了,身体不好,眼睛也不行了。”
他一直在找传人,在社区开刺绣班,去大学授课,用心传授。
虽然有学生愿意听课,但最后能坚持下来的,仅仅只有一个女徒弟。
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宫廷杭绣,可是在他之后,谁能来接替他呢?
还有守护皮影戏的魏稳柱,现在也已经70多岁了。
在他的班子里,还能唱本子戏的仅剩五个老人。
“之前班子里的人大多都已离世了,现在的年轻人没有愿意学皮影的。”
他实在不愿意皮影戏就这样失传。
唏嘘又难过。
还有很多传统文化,只能靠老一辈苦苦支撑。
年轻一辈还没学有所成,所以老前辈们不敢老去。
可是,时间并不会对他们宽容。
等到他们都老去,那些后继无人的文化,就只能被遗留在历史的长河里。
脱胎漆器代表性传承人刘章淦,在一个纪录片上说了一番话。
“我已经八十了,再做几十年吧,恐怕我生命不允许吧。”
说完,他还笑了笑。
苦涩又无可奈何,心酸不已。
一种深深的悲哀,直戳心底。
我不知有多少人跟我一样,有一种无力感。
看着美好东西,正在消逝但又无法挽留。
真是痛心疾首。
颜颜真的不希望,等别的国家把中国文化“抢走”并发扬光大的时候,我们再跳出来说“这是中国的”。
鲁迅说:
“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
对于文化遗产,与其担心被其他国家“抢走”,不如好好保护,做好传承。
我们越重视,别人越无机可乘。
只有我们重视了,中国文化才会发扬光大。
点个在看,让中国文化彻底贴上中国的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