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落是指坡体下部一定厚度的软弱层在上部坡体的重力作用挤压作用下。造成坡体依附于软弱层形成塑流变形,继而牵引后部坡体发生下错。上部坡体中存在陡倾结构面时,错落体则依附于该结构面形成高大错台。依据病害发生的特征,此类坡体病害处治主要针对上部岩土体减重和软弱底错带加固,而弱化底错落上部的边坡加固措施。但刷方减重工程规模应依据软弱底错带的加固力度、地形地貌和工程的经济性进行比选确定,切忌过量刷方减重而忽略软弱底错带的加固。否则采用必要的刷方减重后,仍可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工程征地规模较大与经济性较差的情况,这需针对现场的具体工点特征进行方案的合理确定。某坡体位于近水平的薄层中粉砂质泥岩区,地形“多M形”的特点,原设计采用1:0.75为主的坡率开挖后形成了高约25m的边坡,坡脚部位多有地下水渗流。边坡开挖后,由于坡体放置时间较长和排水工程设置欠佳,造成雨季期间坡后地表水汇水从相对凹槽段流入坡面,并沿贯通性的竖向结构面下渗,进一步软化了下部厚约1.2m的软弱底错带的物理力学性质,导致坡体发生了宽约70m的错落性病害。
图1 坡体错落底部呈软塑状
图2 局部错落型滑塌
图2 错落体病害断面图
病害发生后,相关采取清理应急措施,并拟采用以1:1.5坡率清方减重为主和全坡面设置锚杆长9~12m的框架进行加固,工程造价约0.42A元。
图3 清方后的坡体竖向结构面及旱季时地下水渗出状态
图4 拟采用的工程地质断面图
从病害特征看,该刷方减重方案可有效减小上部坡体对下部软弱底错带的挤压作用,但由于没有破坏软弱底错带,以及全坡面的锚固工程并没有对软弱底错带进行加固,而仅仅依据坡脚3m高的矮挡墙进行支挡,工程是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此外,采用大面积缓坡率刷方减重时,造成了大面积的征地和大量土石方的开挖,且过缓的刷方边坡坡率造成暴雨时可能形成较大的坡面径流而不利于坡面的防护。基于此,考虑到工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相对欠佳,宜对原方案进行必要的优化。1、对已清方残留的错落松散体进行清理,在下部5m高的范围内设置锚杆长12m、间距2×2m的Φ32面板式锚杆对软弱底错带进行加固。2、在路肩部位设置3m高挡墙,墙后清除软弱底错带残留体后设置0.6m厚碎石透水层,用于疏排后部软弱底错带的地下水渗水,并将其引排至路基边沟。3、碎石层上部设置土工布后,在其上利用清方体设置20°坡率的反压体,有效对后部的坡体进行反压,从而进一步提高坡体的抗力。4、在反压体上部清方后出露的陡倾结构面上,设置锚杆长12m、间距3×3m的Φ32竖梁锚杆对后部6m深的结构面进行加固。5、坡后设置地表截水沟,并在凹槽部位设置急流槽对坡后汇水进行有效引排。
图5 建议采用的工程地质断面图
以上处治工程措施针对错落型滑坡的特征,对后部软弱底错带进行了有效加固。前部设置排水通道和反压体,有效防止坡体再次依附于后部软弱底错带发生错落的可能。并对上部的陡倾结构面进行了有效预加固,从而有效确保了坡体的整体与局部稳定性。工程施工相对简单方便,没有新增占地,工期较短,造价约为0.1A元,是一个相对较优的方案。
微信公众号:悠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