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读的心理科普
读者多的书籍,临时社群更“热闹”,留言很多。《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属于此类。
这是一本通俗心理科普。书中角色脱胎于英国小说《柳林风声》。别担心,没读原著并不影响理解本书。
书中,一向快乐的蛤蟆陷入抑郁情绪。在朋友们建议下,他开始去见心理咨询师苍鹭。
父母拥有巨大权力,对子女有绝对的控制权。而孩子,似乎带着天性设定,他们仰望父母,无限忠诚。
童年经历塑造了每个孩子对世界的独特想法,外面的世界变成了心内的世界。
童年体验到的最强烈情绪,不可避免地变成我们成年后经常有的感受。我们都会因为某些词语或场景而触发童年的感受。比如,牙医,作业等词语。
理解童年是理解自己的关键线索。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孩子是成年人的父亲。”
要更好地理解自己,就需要跟自己的情绪做联结,并理解这些情绪。当你对情绪的感受越来越清晰时,就能明白它们并非可有可无,也不会对它们不闻不问,因为情绪正是自我的核心。
无论何时,只要我们的情绪真正获得理解,就能有成长的机会。这就是真正在实践中学习。
有时,一个简单的问题能引发许多其他重要的问题。然而就像所有好问题一样,答案会让你产生痛苦的自我觉察。
我们看到的自己,并不一定总是我们喜欢的样子。从当下的你,变成你想成为的自己,必定要经历行为和态度的转变,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需要勇气和决心。
在父母自我状态时,不是挑剔就是教育别人。而更为现实的是,因为这部分自我,我们对自己百般挑剔。
“我判定了自己有罪,然后谴责自己。”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也没有一个法官比我们自己更严苛。
或许可以问自己:你能停止自我批判吗?你能对自己好一些吗?更为重要的是,你能开始爱自己吗?
在成人自我状态,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来行事。它让我们能应对此时此地正在发生的现实状况。能计划、考虑、决定、行动。
儿童、父母、成人三种自我状态有机结合在一起,成为完整的自我。
像父母或儿童一样行事,几乎不需要去思考。因为我们知道要做什么,说什么,就像演戏一样。
对儿童来说,一种心理游戏是“无论我做什么都要爱我”。而在父母自我状态,心理游戏更多,比如“你为什么总让我失望?”“你怎么敢?”“我抓到你了,你个混蛋!”
图片©Robbie Lawrence
△△△
独立小楼
--- 从一砖一瓦开始,建筑自己的世界 ---
“Every night I cut out my heart…
But in the morning it was full ag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