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父母与孩子的四种关系你属于哪一种呢?
.家庭利益与家庭关系
每天早上,奶奶做好早餐,等我们起来享用。很奇怪的是,她自己基本上不和我们一起吃,总是等我么吃完了才用餐。而且,和他们那个年代的老人家一样,遇到好吃的东西,一定要先问一句:你要不要吃呀。
对此,我既好气有好笑,对奶奶说,现在的生活条件,根本不需要牺牲某一位或几位家庭成员的幸福,去满足另一位或几位家庭成员。她自己觉察之后,也觉得是这样的,但一旦遇到类似的情况,总是把自己摆在付出和次要的地位,在她的眼中,这个家里除自己外,都是需要照顾的对象。
其实,我挺理解的。作为上个世纪70年代生人,我们这一代成长中所经历的家庭环境,并非那么优越。我记忆中,经常听到大人说的一句话,就是:只有孩子有出息,我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你读出来!
这种“我不好,你好”的父母和孩子的关系,父母为孩子牺牲,是上一代父母的烙印。但是,其实也在这一代年轻父母中大量存在,不过,牺牲的方式,从“让孩子吃饱,上学”,升级成了“让孩子吃好,留学”,而父母付出的,则是高价学位房,留学学费,买房基金等等
这不由得让我思考,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到底应该怎样。我想,大致分起来,有以下四种关系:
一是“我不好,你好”;二是“我好,你不好”;三是“我不好,你也不好”;四是“我好,你也好”。下面,我们就聊聊这四种父母和孩子的关系。
“我不好,你好”:父母的付出与希望,孩子的责任与压力有一部反映日本华人生活的纪录片,叫做《含泪活着》。讲述的是一位父亲,35岁从上海到日本,离开妻子和女儿去日本打拼。因为借了高额外债,被迫做为黑工,独自一人在异国他乡15年的经历。最后,女儿终于考取了纽约大学学医,并成为博士。父亲也从日本回国,和妻子团聚。
如果仅仅从结果上看,这是父母为孩子付出,并取得成功的一个动人故事。但是,付出的代价,是15年间整个家庭的支离破碎。在这十几年间,他们一家先是分离在中日两国,后来女儿考上美国的大学,则是父亲继续在日本打黑工,母亲在上海,女儿在纽约,分居三地。在这漫长的时光里,父母渐渐老去,孩子长大成人,而他们和父亲从未见过一面
故事的结尾,父亲表示他为这个家庭付出了自己的责任,他说:“就像赛跑一样,接力棒我已经拿了,跑了那么多年,我的目标是把这个接力棒最后交给女儿。”但是女儿却说:“我不需要他们为我付出那么多,吃那么多苦的”。
我知道,这是中国父母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态,就是我可以不如别人,但我的孩子却要胜过别人的孩子;我的人生可以失败,但我的孩子的人生却要成功。
但是,孩子人生是否有成就,和父母付出多少辛苦,这中间不是呈现必然的因果关系的!甚至,很多时候,是阻碍孩子取得成就的巨大的障碍。
中国的父母,特别喜欢那种“孟母三迁”之类的故事,也由此奠定了很多父母有一种“自己如果不为孩子付出,就不是合格”的奇怪心态。结果呢,形成了一种“父母如果不悲惨,孩子就是受委屈”的行为模式。
这种模式,对于孩子的成长,有利有弊,弊大于利。所谓的利,就是能增强孩子的责任心,上进心。而所谓的弊,则是剥夺了孩子自我发展的权利,损害了孩子追求自由生活的可能,让孩子在心理上背负了不该有的压力。
如果说父母的付出超出了正常范围,对孩子产生负面的影响,其多半是想从孩子身上得到巨大回报,这种回报有时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而是一种认可感,换句话讲,中国许多失落的、失败的父母,他们都希望从孩子身上得到自我认可和自我救赎。而一旦这个回报没那么快,如“8万一平米的学位房都买了,还没考到前三名”,父母就会感到失望、委屈和焦虑。又或者,没有按照父母期望的方向发展,“不好好学数理化外,非要唱歌跳舞学文艺”,父母则会强制孩子放弃,从而产生巨大的矛盾。
“我好,你不好”:父母的挑剔与责苛,孩子的自卑与胆怯这类父母,大多是生活的强者,事业上的成功者。他们靠着自己的付出,取得了社会的认可,也实现了自我的价值。于是,从自己的人生经验出发,也用同样的要求,去要求孩子。
有一次,一位母亲找到我,悄悄跟我倾吐自己的烦恼。她说,自己和老公都是名牌大学的博士,各自在工作领域也非常出色,家里的物质条件很好,而且也很注重对孩子教育和陪伴,“但是,我怎么觉得孩子那么笨呢,那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她和老公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为什么两个博士生养育的孩子,“智力那么差,反映那么迟钝。”
我仔细听了她的讲述,说:“你用对两个博士的要求,去要求一个五六岁的孩子,怎么能不感到孩子笨呢?”这位母亲反驳道,“不是的,我和他爸爸小时候就很聪明努力,从来都是优秀生。”我又跟她说,“你们是在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孩子,怎么能否认孩子用另外的方式取得成就呢?”这位母亲,久久地没有说话,陷入了沉思。
我认识很多很有成就的父母,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候,过多地依赖自己现有的成功经验。而忘了自己是如何从孩子一步一步成熟起来,也忘了自己遇到过的挫折和困难。做企业家的,希望孩子从小就展现商业天才,但也许他自己从小数学就不及格;做艺术家的,希望孩子四岁就要出画册开展览,但他也许忘了自己是如何艰苦练习的;做学者的,希望孩子出口成章,却忘记了自己曾经的迷茫与困惑。
当父母用自己现在的成就,或者自己成长中的经历,去严苛要求孩子的时候,是极其不公平的。我亲耳听到,一位长辈对自己的儿子说,“你这一辈子,能取得我十分之一的成就,就算不错了。”我不知道这是激励还是贬损;我也听到一位母亲对孩子说,“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根本不费劲儿,全是考双百。”这算是炫耀还是失望?
总之,当父母用“我好,你不好”的方式,去处理和孩子关系的时候,无论作为父母的动机如何,是激励还是炫耀,其结果就是让孩子把自己当作了敌人和对手。而孩子处在这样的一种家庭氛围之中,自信心就会非常难以建立,“反正怎么做也不能得到父母的赏识,怎么努力也不能超越父母的成就”。于是,你就会看到,很多所谓的“二代”,就干脆把兴趣转移到吃喝玩乐上去,承认自己是一个人生的失败者和父母成就的获益者了
“我不好,你也不好”:父母的失败与认命,孩子的灰暗和放弃在一个饭店里,我看到一位父亲,任凭无良的朋友用筷子蘸了白酒,去喂自己还不会说话的儿子取乐。我对他说,这样对婴儿的健康发育非常有害。谁知,他一副无所谓的模样,“我们这样的家庭,还健不健康,谁管的了这么多。”
有很多的父母,遇到了生活的挫折,遭到了事业上的打击。于是,就放弃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认为自己的命运不好,而且,也由此将这种态度去对待自己的孩子,“谁让他运气不好,托生到我们家呢!”
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成功者的孩子也是成功者,失败者的孩子也是失败者”的社会,会有什么希望。孩子是独立的,作为父母,不是把自己的命运让孩子去继承和模仿,而是帮助孩子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而这,也正是生命的精彩之处。
记得在小学和中学阶段,我的很多同学,都具有不同的天分,但他们的父母,总觉得自己都不是干那一行的,自己的孩子肯定也不会有出息。于是,不肯为孩子买一把琴,不肯为孩子买一副画具,不肯为孩子买一本图书,最后,这些同学也就在父母的暗示下,逐渐放弃了自己的爱好和梦想,甚至早早地就摆了个小摊卖宵夜,开个小店修理摩托。我不是说这些职业有什么不好,而是说,正是因为父母这种“我不好,你也不好”的思想,让孩子早早丧失了成就梦想的可能。因为梦想不是一下子就能成就的,是一点一滴做起来的,逼迫孩子早早放弃梦想,假如孩子到了中年幡然醒悟,岂不恨死父母?
“我好,你也好”:父母的乐观与积极,孩子的自由与独立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谓“父母好”,并非结果上的好,而是状态上的好。父母可以是普通的职员,是朴实的农民,甚至,是屡次创业失败但从未放弃保持乐观的企业家,这都没有什么关系。关键的是,父母都很自信,都认为自己很好并能给孩子带来快乐。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社会上把“好的家庭”的标准,设置的非常单一和可笑。作为父母,觉得就要给孩子住大房子,雇保姆,送名校,否则就不是好的父母。其实,这都是从父母的角度的单一思想,而非从孩子角度的事实。当很多父母努力赚钱去实现这些所谓的目标的时候,孩子最开心的却是每天爸爸能够骑着单车送自己去学校。
要知道,孩子眼中的好,非常单纯,非常美好。他们需要的,是父母每天开心地做自己喜欢的事,回家不抱怨老板和工作,能够全心全意地陪伴孩子,鼓励孩子的每一个成就。就是这么简单。
父母的好,是努力做自己的事情,认真享受自己的生活。孩子的好,是安心上学,开心游戏,和被父母尊重与赞赏。
家庭是一个整体,父母和孩子都是家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无论因为谁的事情,都不应该去过度牺牲某个成员的利益。也就是说,当一份很好的工作呈现在父母的面前,但必须和孩子分离的时候,这份工作违反了“我好,你也好”的原则,就是不可取的;同样的,当有一所很好的学校,需要家庭为之付出巨额的代价去买居住品质很差的学区房,那么同样也违反了“我好,你也好”的原则,也就是不可取的。
生活本来就不是完美的,生活也同样是需要家庭的每一个成员去担当的。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父母都有把生活塑造的尽量美好的心态和能力,那么,孩子也就是生活在一个最理想状态下的家庭里了。
在这样的家庭里成长的孩子,拥有的最宝贵的,不是继承父母的财富和名望,而是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处理不同境况的行动能力。当孩子小的时候,从父母那里看到的,是榜样,从父母那里学到的,是独立;当孩子长大以后,也就会追求自己的理想,寻找自己的幸福。父母和孩子,都有自己的人生,同时,也把对方的好,作为自己幸福的来源。那么,“你好,我也好”的关系,就会伴随父母和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