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辣椒白粉病的“旅游路线”及防治措施​【蔬菜卫士报 2180】

辣椒白粉病(Leveillula taurica)是一种世界性病害。该病1971年美国首次报道,20世纪90年代发生逐渐严重,相继在巴西、加拿大、法国、英国、亚洲、非洲等国家个地区发生。1998年在墨西哥发生的辣椒白粉病造成辣椒减产35%~80%;1999年加拿大首次报道辣椒白粉病在成辣椒减产10%~15%;2003年2月英国发生的辣椒白粉病造成辣椒每平方减产2~4Kg;20世纪末,该病相继在宁夏、北京、甘肃、新疆、广东、湖南、湖北、云南等地发生危害,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如2000年兰州秋季病田率达到100%。

一、发病规律

辣椒白粉病分生孢子孢子萌发适温为15~18℃,在15℃~25℃条件下3个月仍有很高萌发率,一般在25℃~28℃、稍微干燥的环境中易流行发生。孢子萌发后从叶片背面气孔侵入,病原菌随气流传播。

二、病原菌及为害症状

辣椒白粉病病原菌的有性世代为Leveillula taurica(Lev.)Am,属于子囊菌亚门内丝白粉菌属鞑靼内丝白粉菌,无性世代Oidiopsis taurica(Lev.) Salm,属于半知菌类辣椒拟粉孢霉真菌。目前多以有性世代的病原菌命名辣椒白粉病,而田间并未发现辣椒白粉病的有性世代,因而也有专家认为采用无性世代的病原菌更为合适。

辣椒白粉病主要侵染叶片,严重时也侵染嫩茎和果实。发病初期叶片背面会产生白色粉状物,随着病情发展,霉层不断扩大,呈黄绿色或淡黄色不规则形,病健交接处不明显,发生严重时病斑连成片,导致叶片变黄、脱落仅剩植株顶端嫩叶。

图 1 发病叶片正面症状

图 2  发病叶片反面症状

图 3 发病中后期叶片症状

图 4  分生孢子

三、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研究表明,辣椒白粉病抗性至少由4对基因控制,感病基因具有显性作用,而抗性基因有一定的隐性作用,因此必须选用亲本都抗白粉病的辣椒杂交种进行播种。

2.化学药剂防治

可采用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13~20g/亩喷雾、4%四氟醚唑水乳剂50~80ml/亩喷雾、35%氟菌·戊唑醇悬浮剂(露娜润)5~10ml/亩在病害发生初期进行叶面喷施,也可采用单质硫熏蒸的方式进行防治。

3.喷粉法防治

连续阴雨天气,棚室内湿度大时,强烈推荐使用中蔬微粉501和502套餐对辣椒发病初期或未发病时期进行全棚喷粉施药,施药时间每个温室只需要3~5分钟即可完成,最重要的是仪器轻简化,降低劳动力、提高施药效率,最终还能有效预防和防治田间白粉病发生。

参考文献

[1] Curtis J, Carriere H, Hudgins E, et al. Management of powdery mildew Leveillula taurica, in green house peppers[J]. BC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Lands Abbotsford Agriculture Centre, 2004.

[2] Souza V , AC Café-Filho. Resistance to Leveillula taurica in the genus Capsicum[J]. Plant Pathology, 2010, 52(5):613-619.

[3]Velásquez-Valle, R. and P. Valle-Garcia. “First Report of Powdery Mildew of Pepper in North-Central Mexico. ”Plant disease 83 3 (1999): 302 .

[4]Cerkauskas, R. et al. “First Report of Powdery Mildew of Greenhouse Pepper Caused by Leveillula taurica in Canada.” Plant disease 83 8 (1999): 781 .

作者:中蔬生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