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里的秋天
不知不觉中,夏天已经过去,金风送爽,秋日的物候正在逐渐到来。在这个充满丰收之喜悦与凋敝之惆怅的季节里,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才不至于蹉跎这美好的时光呢?也许,国画里就有答案。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五谷丰稔是古人的美好祈愿,只有参加过秋收劳作才能体会到丰收的喜悦和自食其力的充实感,也能更加明白“民以食为天”这句话的分量。
丰稔图轴 明代 佚名
这是一枝插在瓶中的谷子,它果实饱满,籽种累累,寓意秋天粮食的大丰收。
丰稔图 唐代 韩滉
此幅图绘秋收的情景,画家将丰收的盛况用耕牛的肥硕和牧童的欢乐来体现。
秋天已经没有了夏日那般的暑热,在繁忙的劳作之余,正是学子用功读书的好时节。
秋窗读易图 南宋 刘松年
图中树木浓密,秋高气爽,在树下的屋舍中,有一人坐在窗前,正在专心致志地读书。远山迢递,雾霭迷蒙加深了画面的深远感。
秋山读书图 明代 赵左
图中秋山明净,水乡板桥,岸边茅屋中一仕子正在读书。山石远树用黄公望法,近树学董其昌法。
秋天正是登高的季节,读书累了,也可以外出走走,当登上山巅,极目远眺,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时,才能感受到自然的生化之妙。
秋山红树图 南宋 萧照
这幅画近处秋树红叶如织,远处山峦重叠髙耸,溪水潺潺,轻舟倚岸,一条曲径通向深山,构图虚实对比强烈。
秋天树木萧瑟,落叶纷飞,自然有一股肃杀之气。在这样的日子里,来一场旅行,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在目睹万物的荣枯之后,才能更加理解生命的意义。
秋涉图 清代 袁江
图绘群山延绵,山石墨色浓重,似焦石垒起,云雾萦绕于山中;右侧山边数座房屋靠崖而建,左侧瀑布奔流而下;山脚树木葱郁,红叶满枝。山路崎岖,行人挑担绕山而行,河中行旅队伍涉水而行,忙碌中有条不紊。
秋天正是菊花盛开的季节,古诗有言“宁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又有“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于是秋日赏菊种花便成为一种风尚。
种秋花图 清代 余省
庭院中,有的童子在房前空地处种植,有的给种好的秋卉培土、浇水。画中秋卉缤纷,蜂蝶两三萦绕篱径。整幅画面生动活泼,色彩妍丽,悦人眼目。
历代文人把菊花当作花中的隐士,于是表现秋日隐居生活主题的国画作品也不在少数。
秋山听瀑图 清代 樊圻
此图绘江南深秋时节,高峰上一瀑长悬,野树环绕的小亭中两士子在静听泉瀑声。山下溪桥上一小僮快步运来书酒。整幅意境清幽,了无尘痕。
中秋时分,朗月桂天,赏月、观潮、宴饮岂不美哉。
月夜观潮图 南宋 李嵩
此幅描绘临安(今浙江杭州)中秋夜观海潮的情形,细致地描绘了钱塘江粼粼江涛,杭州岁岁观潮之乐。图中高悬的明月下,豪门贵宦在平台楼阁上观赏卷涌而来的浪潮。人物皆以粉点成形,再用墨笔勾勒,充分展示了当时人们中秋夜观海潮的壮观情形。
月下把杯图 南宋 马远
图绘中秋赏月团聚之景。郊外山脚一隅,月夜里翠竹微风摆动,圆月高悬空中,发出金黄色光辉;两人把酒赏月叙旧,案几上摆放着贡品,四周花竹掩映,点出月下花前诗意。
唐代有一首题红叶的诗,描写了宫人红叶传情的故事,于是红叶题诗便成为秋天里的一种文娱活动。
红叶题诗仕女图 明代 唐寅
本幅画家以传统的工笔重彩的手法,以“三白法”染仕女的面部,突出了宫女的浓施艳抹。衣纹用细劲流畅的铁线描,服饰施以浓艳的色彩,显得绮罗绚烂。把宫妓们竞相装扮,斗绿争绯的情态刻画得生动入微。
秋天那么好,怎能没有小朋友们参与呢?
秋庭戏婴图 北宋 苏汉臣
苏汉臣画过很多幅《秋庭戏婴图》,图中芙蓉与雏菊摇曳生姿,一湖石笔直矗立;二姐弟围着一桌,正在玩推枣磨的游戏,姐姐着白衣红带,弟弟红衣桃心头,表情专注,童趣十足。
古人虽然没有我们现代人所拥有的高科技,但是他们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态度是和我们一样的,在这多姿多彩的秋天里,让我们一起放下手机,和古人交游,感受自然的生化之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