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缺钱我快乐都是真的,但不能因此得出结论“缺钱真快乐”

我缺钱我快乐都是真的,但不能因此得出结论“缺钱真快乐”

文摄·罗西

最近有人拍了个纪录片《生活万岁》,宣传文稿上写着:为什么这些生活在底层的人,活得比中产还幸福?摄制组跑遍全国,用3个月时间记录下15个普通人的生活:失恋的舞女、生病的医生、为孩子还债的奶奶……“他们的人生只有60分,甚至更低,但在导演眼里,这群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光”。

导演的意图与纪录片的主题是:进窄门,走远路,见微光。

“为什么这些生活在底层的人,活得比中产还幸福?”

在微博里,不少人觉得这个说法虚伪。

幸福是有门槛的,如果生活真有分数,60分以下的就没有我们通常说的幸福可言,只有逆来顺受!

60分以下的,至多算“生存”,而不是“生活”。还喊什么“生活万岁”的大口号,站着说话不腰疼!

贫穷限制了想象,关于幸福的想象。

电影的主题显然还是老“鸡汤”的作派:适当暴露现实的残酷与无奈,然后拍拍人家肩膀说,没事,贫穷、苦难都是财富,学会苦中作乐,就是看见光,微光。

最无能为力的安慰,就是接受。其实,也是最大的废话。

有人还会从这些“60分”以下的人身上找到可怜的慰藉,从别人的生活里找幸运,不好吧。用底层人生活中的一点微光来对比中产阶层的一堆负面,不是伪善,就是阿Q。

“作为既得利益者,即中产,没有帮助底层改善生活质量的意愿,只是围观和讴歌他们的相濡以沫(快要干死的鱼用唾沫濡湿对方),并且获得更多优越感……”

我不是抬杠。你架着摄像机对一个人问:你幸福吗?

谁会答“不幸福”?台面上的话如同男人上床前几秒说的话,都是不可信的,连标点符号都不要信。

两个旧情人街头相见,问:你好吗?这20年。

基本都会说:很好。

就像岳云鹏说的,因为没办法啊。

幸福这东西,与爱情一样,是最个人主义的,所以,一个月收入3000的,其幸福感不一定就输给月入3千万的。但是,不能因此得出结论:钱越多越不快乐。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有人说,“我老公一个人赚钱,还房贷,孩子上幼儿园,我不能出去工作,一年到头看不到钱在哪里,穷。对,就是穷,但又能怎么办?假装这就是安逸,平安是福?有时候快乐是真的,没钱的时候也是真的。”

缺钱与快乐都是真的,但是不能因此就得出结论:缺钱真快乐。

穷开心,是一种自欺欺人模式的开心,和其他开心没有可比性。

幸福,有时就是一种精神胜利法。

纪录片里,有一对上了年纪的盲人伴侣,天天在街头唱歌乞讨,“忙了一天回到家里两人坐着一起碰个杯吃个热乎饭对他们来说就是幸福。” 因为看不见,甚至碰杯都碰不到一起,拿馒头都拿不到……“但是他们的生活却逆流而上,津津有味”。

我承认,这对盲人的幸福会更真实一些,因为他们相对而言就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少了对比,也多了安慰,别无选择,只好相依为命。

有一种生长在洞穴的石头缝里的鱼,两条,慢慢长大了,再也游出不去了,只能在石缝里,它们相爱着,他们的世界就世外桃源,一对神仙眷侣,白头偕老。因为没有外界的干扰、诱惑,当然也没有眼界与辽阔。这种纯净水的幸福,有几个?

我们是活在这个喧嚣的尘土飞扬的世界里,你拿一对石缝里的鱼儿的幸福来教育安慰我们“安啦”,是不是有点自欺欺人?

拔高底层人的幸福,是变相歌颂贫穷与感谢苦难,是不善良的,是粉饰太平的一种。

“唯有强大的爱,才能平息这世界的残忍”。穷人唯一能仰仗的是爱,爱情、亲情、友情的支持,以及全社会的关注;而不是让人家一个劲地说:穷没有关系,你富有也只能睡一张床,也会死,富人的问题更多……

“记得小时候去农村,看见堆得高高的苞米杆、泥泞中招摇的大白鹅、糊着黄泥巴的茅草屋、石头垒的院墙、树枝围起来的栅栏……兴奋的不要不要的,拉着我妹给她和这些自以为很美好的东西合影……可是在亲戚家吃过午饭,想上个厕所……之后,再也不想去农村。”

这就是生活。赤裸裸的生活。幸福也是这个样子,是具象的,是体验的,而不是“美其名曰”。

脱离现实生活之外的漂亮话,说了也白说,比言不由衷、比沉默还可恶。那是精神鸦片。

人生有三把钥匙:接受、改变、离开。可是,想要的太多,能力又不够,不喜欢的事情太多,但能改变的太少……

在我看来,不能只强调个人“接受”;至于“改变、离开”,除了个人努力外,还应该有其他的力量,比如社会,比如政府。

不要再用“幸福”等好词好句来掩盖残酷的现实,也不要虚化幸福的物质基础,幸福不是空壳,不是止痛药,承认不幸福比假装幸福,更有力量,更诚恳,也更有意义。

(这是体面的知识付费年代,若喜欢此文,欢迎点击下面红色框,即可打赏,哪怕1元也是100分的支持与鼓励。谢谢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