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英语阶段性复盘总结

2017年7月加入英语流利说,选择了1个月体验版、半年版套餐,加上赠送的课程时长,一直到2018年3月7日结束,平均每天学习45分钟以上,到期如愿达成返学费目标,做一个阶段性总结。

了解到英语流利说是在连岳的公众号,2017年3月有一篇推文,当时看到499半年达标返学费,犹豫了一下很快就忘了这回事,等到7月份又有第二篇推文,以连岳的信用背书产品不用怀疑,火速下单体验,作为主打口语表达的一款英语手机应用,我感觉非常棒。

初次使用进行定级测试,课程设置从L1到L8,我的测试结果是L3,每天可以学习一张英语卡片,3节主课3节游戏测试课,听一句复述一句,智能AI系统直接打分,即时反馈让你看到结果,最初的一段时间竟然有沉迷感,就像游戏过关刷级一样。学习初期过分追求进度,不喜欢复习旧课。

当时的节奏,清晨在公园慢跑两圈,然后学习一会流利说,白天在抽空加餐补一会,晚上陪着孩子一块再学一会,孩子觉得很好玩,他是当做游戏来看的,有时会催促我别忘了学英语,然后他可以趁机捣乱,复述分数很低的时候,他在一旁哈哈大笑。

在学习过程中,为了查单词了解到“欧路词典”,顺藤摸瓜接触到同一公司出品的“每日英语听力”,以及公众号“清晨朗读会”,各类产品相互补充使用,接触到的素材足够多,才可能在不同的语境中遇到熟悉的单词,就像不期而遇的老朋友,印象加深,惊喜出现,兴趣越来越大。

流利说强调的是复述,随着级别的提升,句子长度增加,整体词汇量并没有增加太多,难就难在涉及领域极广。这也体现了设计者的思路,学好英语不在于词汇量大小,掌握概念的多少很关键,如果你对某个领域的知识所知甚少,听这样的素材就会很吃力,相反,如果你大致了解背景知识,即使某些词汇不熟悉,你也可以猜出大概。

在听力适应初期,会有这样的体会,朗读的内容听起来可能只有一半能听懂,直接阅读的话差不多都能看懂,这是听力识别度的问题,严格来说不是听不懂,而是听不清,进一步说,是因为大脑的处理速度跟不上听力的语速,大脑正在思考某个单词的发音是什么意思,接下来连绵不绝应接不暇,于是大脑关闭接收信息的通道,选择听不懂。

解决这种困境有两种方式:一是选择语速慢的素材适应训练;二是跟读复述加朗读强化。选择语速慢的素材相当于减少了信息量的输入,相对的我们大脑的接收带宽就增加了。在听的时候跟读复述,你会发现没听清的单词,经过自己的复述(有时只是模仿发音)竟然反应过来是什么意思了,朗读强化的作用大同小异,强化大脑对单词发音的辨识度,从视觉输入到听力输入,增加一个环节,经过短暂的适应期后,就会明显感觉到听力的进步。

朗读是最简单有效的学习英语的方法读英文版《原则》的过程中体会到,自律隐藏在微小的习惯里,通过每天录音发知识星球的形式,倒逼自己一点点读进去。

“清晨朗读会”每天更新,素材丰富,通过他我了解到更多有趣的人有趣的博客,比如Steve PavlinaLEO BABAUTA(zen habits)Derek Sivers,在他们的文章中收获更多新知,也发现了阅读他们的博客没有想象中困难,只是需要多一点耐心,屏读扫读是不可能的,一点点读进去的感觉是很棒的。

我使用初期,流利说的课程只开发到L6,后面逐渐开放了L7和L8,本想一鼓作气全部刷完,无奈后劲不足,学完L7一半课程,从L7开始课程是TED视频,每一节课需要花费的时间教长,难度也增加了不少,后面续订的时候再好好攻克吧。

最初学习的时候,无字幕的TED演讲,我就是一点点努力的听,很吃力,后来就会从网上找来视频看几遍,大概了解内容再做测试。那几期演讲内容我整理成007作业发布在公众号,比如讲拖延症的蒂姆·厄本《inside the mind of a master procrastinator》、分享斯多葛主义的《why you should define your fears instead of your goals》以及让人敬佩的戴安娜·尼亚德《never ever give up》,英语真的是打开了了解世界的一扇门。

产品最终到期的时候,有一点轻松的感觉,终于不用每天督促自己必须完成30分钟学习了,也有一点失落,半年多时间很快过去了。我一定会续订的,目前在用的是流利阅读,带你每天读外刊看世界。

现在的科技进步如此明显,在线翻译如此便捷可靠,到底还有没必要学习外语,一直存在争议。我想可以这样看,不同的语言,代表了不一样的思维模式,学习外语的过程是更好认清世界的过程,不同的语言,代表了不同的文化,了解多元文化让我们更加包容的对待世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