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青年
当他兴奋地拿着大学录取通知书跑回家里时候,一家人高兴了。
可是,一时的喜悦氛围很快就冷却下来,转眼又烟消云散了,上大学,没钱哪,弟弟妹妹的学费都交不起,何况上大学!母亲愁眉不展,一连几天都没有笑容,看到母亲转过身悄悄地抹眼泪,他心如刀绞。
十年前,他的父亲,在一次意外的矿难中,再也没有回来。这是他一生中永远也无法忘记的伤痛!不久,祖父、祖母也因受不了这种打击,相继含悲离开了人世。那一年,他刚好十三岁。
在灾难面前,母亲并没有退缩,她下定决心发誓要撑起家里的一片天!接下来的日子,母亲变得沉默寡言了,起早摸黑在田间地头,没日没夜干活。渐渐地,他们兄妹三人也似乎长大了很多。
有一天,他觉得母亲实在太辛苦了,便向母亲提出不读书了,要帮母亲一起干活,被母亲骂了一顿,再也不敢出声了。他知道家里交不起学费,即使交了,也是借钱上学,弟弟妹妹,成绩很好,如果不读书,是很可惜的。
母亲含着泪说,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们上大学,当年自己因为穷,没有机会上大学,大学就成了一生的遗憾!他被母亲的话深深地感动了。
如今,大学就在眼前,一家人却迷茫了。
第二天,母亲开始为他上大学四处借钱,一连几天,总算借了三千元,还不够呢!母亲又想起了远在几十里外一个远亲,说,试一试,能借多少算多少。第一年的学费,就这样七拼八凑起来。
开学的那天,弟弟妹妹继续上学,他也踏上北上的列车去园自己的大学梦。
然而,大学的他,注定没钱,常常习惯了一个人的孤独,习惯了教室、饭堂、宿舍、图书馆的生活,没有人知道他的心事,他只能把自己的心事吐在自己的日记里。
弟弟妹妹如果在学校要交什么临时性的费用,都是写信告诉做大哥的他,要知道,他又去哪里找钱呢!有一次,妹妹写信说,母亲每天都还未亮就帮别人挑砖头,最后累倒了。医生说,这是过度疲劳,营养不良造成的,要注意休息,多加营养。他震撼了,在一个无人的夜晚,独自偷偷地在被窝无声地哭泣。
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再也顾不上自己所谓的面子,也不再听旁人的冷言冷语。下课之余,他开始四处找工,第一份工是推销面包。面包店一般一个少二毛批发给他,他把拿来面包,常常在晚自习下课以后,到各个学生宿舍去卖,一天至少挣十几、二十元。
这样,坚持了一个多月,直至有一天,学校饭堂贴出招工广告,试用三个月,月薪600元,免费中餐、晚餐,招工对象,在校大学生,男女不限。这对于他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特别是免费中餐、晚餐,很实际。他去了,虽然说是杂工,其实什么活都得干。由于他习惯了农活,干活也从不挑剔,食堂的叔叔阿姨都很喜欢他。他写信告诉母亲,不用再寄生活费、学费了。母亲回信说,要注意身体,不要影响学习。他这一干就是整整大学四年,再也没有用过家里一分钱。
大学四年过去了,参加工作了,母亲在乡下也老了。他毅然挑起了家里的重担,他给母亲每月寄去生活费用,负责弟弟妹妹上大学的学费、生活费,并还掉家里所有债务。
几年过去了,一起参加工作的同事都一个一个拍拖结婚了,以前的同学也陆续成家了。他依然单身一个,依然没有多余的钱。
每当夜深人静时候,他就莫名其妙地孤独,想到母亲苦苦挣扎在为了他们兄妹三人一生操劳奔波了。他也曾经多次苦苦恳求母亲出来跟他住在一起,反正单位还有周转房二房一厅,凑合凑合住下来。母亲说,已经习惯了老家的生活。
记得有一次回到老家,他突然觉得老家既熟悉又陌生,于是,问母亲:“妈妈,我现在怎么老觉得咱家的房子变得又矮又小呢?山路也变得崎岖很多?我现在都有点怕回老家了。”
母亲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笑了笑,说:“孩子,那是因为你长高长大了,就好像我现在变得又老又小。树高千尺,叶落归根哪!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什么时候都要记得多回来看看,这里是你的故乡啊!”
母亲的话使他有点惭愧,他脸红了,是啊,这是我的故乡啊!故乡,多么令人熟悉的字眼啊!有人说,故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也有人说,故乡是有亲人去世的地方。面对着养育他的故乡,面对着祖父祖母父亲的坟头,他沉默了,他无语。唯有母亲的话使他孤独的心灵带来了春天般的温暖,他忽然觉得天地似乎豁然开朗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