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约雨声,月移花影——济南大明湖月下亭楹联赏析

中国古典诗词的精髓在于,以风、花、雪、月写景抒情。

济南大明湖月下亭的楹联“数点雨声风约住,一帘花影月移来”,虽只有十四个字,却完整包含了风、花、雪(雨)、月四大元素。

这个联语,摘自金、元之际文学家元好问的《浣溪沙》词,由近代学者梁启超书写于1927年。

元好问《浣溪沙》,写暮春月夜的幽静孤寂,全词是:“梦绕桃源寂寞回,春残滋味似秋怀,多情翻恨酒为媒。数点雨声风约住,一帘花影月移来,小栏幽径独徘徊。”全词来看基本上是窠臼之作,但有妙句“数点雨声风约住,一帘花影月移来”,用拟人化的手法写雨过天晴、花月辉映:稀疏的雨声停止了,好像是风儿跟它商量好的;月亮缓缓西沉,将花儿的影子移送投射到窗帘上。

是元好问灵机一动发明了这个句子?不是的,这个句子有漫长的演进过程,元好问只是袭用、融合了前人的作品,做了综合集成的工作。

首先是“数点雨声风约住”,它的发明权属于北宋时期的诗人李冠。李冠,字世英,齐州历城(今济南)人,著有《东皋集》二十卷(亡佚不传),存词五首,其中一首为《蝶恋花·春暮》(一说为五代南唐李煜作),词曰:

“遥夜亭皋闲信步,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

桃杏依稀香暗渡,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词写清明小雨之后,淡月朦胧,忽闻秋千架上笑语轻盈,不禁勾起相思之情,心绪难宁。伤春,怀人,情景交融,而最得神韵的就是“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明末清初的学者沈谦认为它胜过“红杏枝头春意闹”、“云破月来花弄影”等名句。

再是“一帘花影月移来”,由“一帘花影”、“月移花影”剪辑而成。“一帘花影”,较早见于北宋李朴(《庆清朝》:“醉挹寿卿春色,一帘花影转微蟾。”)、徐伸(《转调二郎神》:“闷来弹雀,又搅破、一帘花影。”)的词作;而“月移花影”更常见于王安石、李清照等宋人诗词中,例如王安石的诗《春夜》传诵颇广:“金炉香烬漏声残,翦翦轻风阵阵寒。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李清照的词《浣溪沙·绣面芙蓉一笑开》:“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从这首词来看,李清照真是谈恋爱的高手啊,写信给心上人相约再会,而且是夜深人静之时,“月移花影约重来”,重来,见了再见,见不够啊!

帘、月、花影,构成曼妙的景致,是诗词对联的常用构件,如“风起炉烟时左右,月移花影自东西”、“一帘花影云拖地,半夜书声月在天”等等。追本溯源,其始于唐代元稹《莺莺传》:“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大明湖月下亭,因一副楹联而诗意盎然。去那里赏月吧,数点雨声风约住,一帘花影月移来,此亭风月足千古,使我胸怀时一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