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挂( 吴诚)‖ 《济源文学》2021(139)
牵 挂
吴 诚
连日来的持续降雨让老李犯了愁:
“天真是'漏’了!两个多月,都下七次了……”
“玉米快熟了。房后的堰脑眼看要塌方。儿女们都住在城区,这可咋办?”
老李是村里的独居老人户。看着院内的满地雨泡,他的心忐忑极了。
村里的喇叭一直响个不停:
“广大父老乡亲,请注意!请注意!截至目前,全镇累计降雨量已达965mm,其中7月10日以来降雨量大,持续时间长,导致我镇多处出现滑坡、塌方、道路悬空、河道护堤损毁,给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的隐患。为了安全,请大伙儿及时转移避险……”
敲门声响起,镇里和村里的干部们再次走进来——这已经是他们第三次登门劝说老李撤离家中,搬到村里的安置处了。
“叔,你也听到广播了,今年雨水大,你家房后堰脑高,这里不安全,必须撤离!”
“大爷,我是镇里的小刘秘书。汛期紧急撤离是防汛部门的命令,也是为咱自己的安全考虑。”
面对干部们的一腔赤诚,老李终于说出自己不想搬的理由:
“你们看这主房,连山石地基,砖墙结构,结实的很。我在这住几十年都没遇见过啥事。”
“我走了,去哪吃饭?收回的玉米放哪?家里的小土狗咋办?”
“你们说的都有道理,我再想想。”
雨不大不小,下了一夜。
“爸,开门。我回来了。”一大早,咚咚咚的敲门声将老李惊醒。
开门见到儿子和媳妇,老李纳闷了:“你们回来有啥紧事,事先也不打个电话。”
“爸,今年的雨水太大,你一人住在山上,我们实在不放心,回来看看您老人家。今天,你可得搬出去,要不跟我们去城住。”
“我可不去城,宁可去大队安置点。”
再问两句,老李明白了儿子此时回来的原因:是村干部头天给儿子打了电话,让他们回来劝说老人立即搬出危房。
送走儿子和媳妇,老李左右为难。他不想和去城里和晚辈们住一起,上次夜里着急去厕所,和儿媳妇差点碰头,那叫啥事。但如果不下山,自己就得去安置点,要不在媳妇面前就会落下话头。看着门上贴的《致父老乡亲的一封信》,他觉得这次没了退路。
“哎,去就去吧。老哥们聚在一起,说不定还能在一块聊聊天。”
雨仍在下着。村里干部第四次来到了老李家。
这次,老李二话没说,拿起了铺盖,到地方迎面就是乡亲们一阵善意的调侃:
“李老弟您可真难请,还要村干部'三顾茅庐’啊!”
“瞅瞅,这里刚做好的大锅饭——肉面片!一个字,香!”
“看看这席梦思床垫,多软。这次百年不遇的大雨,干部们真够操心了。你要不来,以后肯定会后悔的。”
你一句,我一句,老李似乎陷入了一片巨大的暖流。正后悔之前不该固执己见时,人群中发出喊声:
“镇里的王主任和刘秘书来看望大家啦!”
热烈的掌声过后,王主任和刘秘书对每个人的安置状况都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询问,那语气,那姿态,那发自内心的关切和切身的考虑安排,让老李深深触动了……
夜如约而来。淋漓的雨声让山村显得更加宁静。老李躺在软软的席梦思床垫上,回想起连日来干部们的奔忙,以及此刻他们仍然奋战在山区河岸的身影,不由百感交集:
今夜,谁在和雨点赛跑,泥泞陪伴着脚步;
今夜,谁和谁心心相连,紧握拳头,无声的力量打破夜空;
今夜,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作者简介:吴诚,河南济源人,济源作协会员,就职于下冶镇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