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一个动词,情是一种仪式
在我们的生活中,不论是感情,还是工作,都会充满着仪式感。
“一段认真的感情结束后,让人痛的部分,是你从此失去了和一个人彻夜长谈耳鬓厮磨的机会;但让人烦的部分是,聒噪的路人纷纷上来围观要求你详尽剖析案情。”
失恋过后,我们都想用一种方式让自己忙碌起来,告别过去的状态。而这时,去做一些具有仪式感的事情,便让我们更有力量来开展新生活。
2016年还有最后一个月,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行为可以为你带来勇敢前行的动力?有哪些行为,可以让你重新找回自信与安全感?
仪式感,是我们连接身心的方式
创造仪式感,是每当我们想要开启或结束一段关系时,常常会做的事情。
关于仪式感,《小王子》中有一段描写触动人心。小王子驯养了一只等爱的狐狸,他在驯养狐狸后的第二天又去看望它。
“你每天最好在相同的时间来,”狐狸说,“比如说,你下午四点钟来,那么从三点钟起,我就开始感到幸福。时间越临近,我就越感到幸福。到了四点钟的时候,我就会坐立不安;我就会发现幸福的代价。但是,如果你随便什么时候来,我就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该准备好我的心情……应当有一定的仪式。”
“仪式是什么?”小王子问道。
“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狐狸答道。
仪式感,即是通过一些具体可感的形式让心中的世界和外在的世界实现了链接。
因为一场仪式,很多时候是给自己一个契机去迎接一个全新的开始,或是郑重告知自己正式与一段过去挥手告别。
很多人第一次认识到什么是仪式感,是在恋爱中。情人节要送礼物,纪念日要吃大餐,彼此的生日要留给彼此庆祝,这些因为爱而形成的仪式,也滋养着恋爱中的两个人。
而分手后把对方的聊天记录删除,把互送的礼物归还,这类“孩子气”的仪式,也有着为感情划下休止符一般的神奇魔力,让失恋的人们恢复平静。
逢年过节的祝福短信是一种仪式。所有人都在同一天向所有人发送祝福,因为这是一个心挂他人的时刻,收到别人的祝福意味着你在被他挂念。
“断舍离”也是一种仪式。把东西丢出家门的一刻,心情好像也放下了无限重担,重新恢复了久违的轻盈和安宁。
仪式感存在于我们每一天的生活里。早上起床,对镜自顾,每一个梳妆打扮的女孩都在举行呵护自己的仪式,晚上回家,沐浴更衣,每一个疲惫倦怠的身体也在举行着净化身心的仪式。
如何告别一段感情?
《山河故人》
在心理学中,仪式感更是被灵活运用于各种疗愈上。我第一次接触到心理治疗中仪式感的运用,是在我参加一个团体治疗的小组上,一个女孩的故事。
她告诉我们,她正处在一场撕心裂肺的失恋之中,前男友的离去,让她的生活彻底止步不前,她没法上班,没法看书,没法和人交流,似乎全身的力气都被抽干了一样。最糟糕的是,她甚至没有办法哭出来,好像连哭的力量都已经被夺走了。
“我只是想好好的哭一场,”她说,“可我的心好像彻底死了,怎么都不起波澜。”
我们想了很多办法让她哭出来,但都没有用。我们抱她,安慰她,她的表情好像越来越疲倦。
最后,带队的老师说,你可以试试,做一个告别仪式:一个人坐到墙角,闭上眼睛,在心里回忆起他的音容笑貌,然后不断地对他说,再见。
她搬着椅子去了墙角,不一会儿,那里果真传来了她悲伤的、完全释放的哭声。
我们默默地递上了纸巾,等她回到我们中间来的时候,她明白地告诉我们,她感觉好多了,而且是两三个月以来从未有过的好。
从心理治疗的角度来说,仪式是一种和自己对话的方式,是通过身边的事物,表达我们内心情感的的方式。仪式本身并没有解决任何的问题,它只是释放了我们的情绪,改变了我们的心境。
为什么仪式能释放情绪?为什么过完情人节,我们感觉更爱对方了?为什么删除完聊天记录,我们感觉离对方更远了一些?
那是因为在这些事物上,寄托着我们的思念,它的存在本身将我们的情绪实体化,具象化了。它把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以一个东西的样貌呈现在你的眼前,所以你终于可以和它对话,和你自己的心对话。
告别过去或重新开始,
你需要一点“仪式”
《少年时代》
我们给自己做一些仪式的时候,往往都是我们想要改变自己当下状态的时候。无论是拉黑前男友,扔掉纪念品,还是在朋友圈宣布减肥,在日记中振奋自我,归根结底都是我们希望自己结束当下的状态,开启另一段新的生活。这是由人的心理特点决定的。
格式塔心理学提出过,在心理认知上,人更偏爱有始有终的事物,因为人们对没有边界、或者边界不清晰的东西会失去感知。
我们能轻易地在心中描画出一只海豚,一条鲸鱼,却无法同样精准地在内心感受到一群由小鱼组成的庞大鱼群,因为它的边界难以定义,随时都在变形。
而当我们对事物的边界概念不清的时候,我们也就无法对其作出评价,换句话说,我们需要事物有始有终,这样我们才能将它与其他事物区分开来。
因此,在面对“时间”这样一个绵延不断、无从划分的事物时,仪式,就成为了我们划分事物前后阶段的标志,它不仅告诉我们的潜意识,旧的已经去了,新的就要来了,还提前让我们进入一种准备状态,督促我们为了更好的自己而努力。
仪式感,是对生活深深地热爱
《家族之苦》
如今距新年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你是如何看待2016年,对2017年又有什么新的期待?改变发生在每一个当下,只要你想改变,随时都可以让自己变得不同。
年终总结和新年计划,正是这样一种符合人类心理的行为模式。当一年的工作生活接近尾声,我们的潜意识本能地希望为过去的这段时间下一个概括性的定义,为未来的一年做出一个富有期待性的展望,并在这段时间内好好对自己做一个整理。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今年”和“明年”分开,将这二者区分对待。试想一下,如果人类世界从来没有“年”的概念,而是一天接一天的过日子,没有任何仪式和标志,那么生活也就好像一卷延绵不绝、无始无终的画卷,让人无从下笔,无从休息了。
因此,不要抗拒去做年终总结,它是镌刻在我们潜意识深处的、对仪式感的需求。
好好地回顾过去的一年,将自己所做到的、没做到的事从头到尾梳理一遍,能帮助你看清自己当下所处的阶段,以及自己未来要走的路,跟自己好好地进行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
也许在对话中你会讶异,自己的心智在经过一年之后竟已发生了如此大的不同,也许在回顾中你会失笑,自己竟然曾经抱揣着许多如今都已记不得的可爱想法。而这一切,都将成为你潜意识中的那个自我的能量,指引着它在未来的一年为你带来更柔和顺遂的心境,提供更持久坚韧的动力。
为自己做一个新年计划吧,它不需要有多高瞻远瞩,不需要多少宏伟蓝图。只要你回顾了过去一年自己所完成的事,自然会为自己订立出一个合情合理的目标。
不要害怕把目标定得稍高一些,这样会刺激你的潜意识,使它在未来一年更有冲劲和活力,也不要害怕自己做不到这些目标会浪费时间。
因为,当明年做年终总结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拿出这一次的新年计划和它作对比,更清晰明了的对自己有一个认识。人对自己的了解,正是这样借着时间一点一滴推进,最终了然于心。
如今,又快到一年的收尾时刻,在电子备忘录上为自己做一次年终总结和新年计划吧,然后把它们保留下来,等到明年今日,再拿出来翻阅,一定会是一次与过去的自己对话的有趣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