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死幽门螺杆菌:控制了一种病,却引发了另一种疾病潮

十多年前的2005年,澳大利亚科学家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因发现了幽门螺杆菌引起胃溃疡、胃炎而获得了诺贝尔奖。世界卫生组织以及医学界的专家都为此欢呼,预测胃癌可能是一个可以预防的肿瘤。也就是说,当我们预防了幽门螺旋杆菌,几天的抗生素就可以把幽门螺旋杆菌彻底的消灭。

巴里·马歇尔

罗宾·沃伦

由于幽门螺杆菌的控制,人群中胃癌的发生率的确大大降低。然而,随之出现了一个现象——当预防了幽门螺杆菌以后我们发现,哮喘的发生率增加了,过敏的发生率增加了。

现在我们发现,幽门螺杆菌可以诱导白介素10的分泌增加,而白介素10可以控制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就是控制自身免疫反应的淋巴因子。它可以降低炎症,当这个因子降低以后,那我们的炎症反应就会更加强烈了。

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曾刊登过一篇瑞士苏黎世大学的研究,他们证实:在小鼠模型中,以幽门螺杆菌提取物作为免疫调节剂可有效治疗过敏原诱发的哮喘,该效应的发挥需树突状细胞和IL-10的参与。而此前的研究也已证实,胃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过敏性哮喘提供了可靠的保护。研究人员认为,幽门螺杆菌的“消失”,可能是西方社会哮喘发病率逐年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而特定组分的幽门螺杆菌提取物,或可开发作为药物/疫苗,用于过敏性哮喘的防治。

回过头来再看这个“故事”:当我们控制了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以后,哮喘增加了。让我们反思一下自己:我们现在大量应用抗生素和清洁剂,造成我们接触自然界的微生物是越来越少的。我们这种Hygiene,也就是太卫生的环境,导致了我们人类在儿童时期就没有办法接触环境中的不同的微生物,那人体就无法对周围环境的微生物产生免疫耐受。这个时候,当我们突然接触到这样的病原体或者抗原的时候,我们就会出现强烈的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哮喘和过敏就开始出现了。

因此,我们要重新思考环境、健康和机体之间的关系,思考怎样在环境卫生以及我们自己的耐受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当我们控制好一个疾病之后,可能将面临着另外一个新的疾病。这就是人体和环境的一个奥秘所在。

好看,就要点个"在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