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 登此桥,谁自省?
儿时,在《水浒传》连环画中,便知山东阳谷县。北京与阳谷千里相隔,也只能从施耐庵小说章回中、自己想象中,浮现那里情景——县城老街茶楼飘幌、店铺接连。往来人,既有一方豪绅,也有贩夫走卒。黄昏时分,武家二郎从县衙走出,直奔哥嫂住处。县城之外,景阳冈山林迷茫。偶有猛虎出没、屡屡伤人的情状虽被武松摆平,可每到夕阳西下,仍有几分恐怖,人断行、店打烊……
时光如织机梭,不停运转。时运如风中线,时起时伏。年过而立,我在报社以码字为职。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以采访山东“水浒旅游线”为由走入阳谷。发现这座见证1400余年历史沧桑的县城已开启旅游文化市场。王婆茶楼、狮子楼、景阳冈、阳谷县衙等,贴近《水浒传》读者想象,还原旧貌。景阳冈有了虎啸,紫石街有了“武大烧饼挑”。
我没有在阳谷鲁庄古纸作坊面前停留。因为,冷落于乡镇一隅的蔡伦井,早已少人关注。当高科技、高效能、高产量的造纸设备已司空见惯时,那种采集、筛选麻杆纤维,经漂白、轧浆、兑料、晾纸等古法造纸工艺,已成明日黄花。至于数千年之远、深埋景阳冈地下的龙山文化城,连同易入难出、方向感诡异,多个谜团至今未解的迷魂阵村,因拆旧建新、扩宽路面,视觉已无悬念。
我以为,历史文化积淀虽丰厚,但随着时代变化“高开低走”的阳谷,若论保存完好、有一定现实意义的古迹,当属县城中心广场东南角、被列入省文保单位的明代博济桥。
风摧雨蚀长达四百余年的明代博济桥,至今仍坚固如初。“石牛拉石车”典故,已被精制为雕像,作为广场主景,供游人参观。
那日,我沐晨光、穿街巷,几经询问,走近表层暗淡、石刻漫漶,长约9米、宽约5米的古桥前拍摄记感。在广场练剑的老人微笑前来,说少见游人在此长时间停留。一般都是走马观花、一看而过。他指着石桥栏板一组浮雕问我:“你能看清画中故事吗?”
我认真辨认浮雕中表现的故事情节。其中的一幅画面是:一位官员自驾牛车,走入阳谷。接下来,还是这位官员,自驾那辆牛车离城而去。在车的后方,一只小牛,被一仆人牵回阳谷城。驾车的母牛、仆人、小牛、官员皆回首相望,恋情依依。
老人告诉我——外宾团队和海外侨胞多在这里合影。还有一些机关领导,组团到这里进行“廉政教育”。这番话,引起了我极大兴致。于是,我拨通分管文旅部门的县领导电话,希望送来记述博济桥的历史资料。不一会儿,县史志办秘书送来《阳谷县志》,官员自驾牛车的由来,出现在字里行间……
《阳谷县志》作如此记载——“博济桥建于明朝万历二十五年(1597)……桥栏板一幅石雕,是阳谷县丞‘车去留犊’场面——明万历年间,奉旨由江西来阳谷县衙上任的笪一顺,坐着母牛驾辕的木车低调进城。数年后,母牛生一牛犊。他任满回朝时,把牛犊留在阳谷。其理由说来简单—— 因为牛犊吃阳谷之草长大。倘若带回自家,恐失清廉。
笪一顺远去了……后人把他公正廉洁之举刻在桥头,永记心间。并把“石牛流芳”列为阳谷一景。我很想得知——专程而来或偶然路过的地方官员,在桥头观览、听讲之时,是否会反躬自省,是否会扪心自问?
我发现,一支大学师生旅游团走上桥头。面对桥体一些石刻疑惑不解,互问互猜——石桥上很多小石狮,为何朝各个方向张望?直到一位“教授范儿”的老人作出推断,博得认可的掌声。他说:“群狮朝各处张望,应该是在寻觅廉明者,呼唤正义举。”
此时,晨阳已高升蓝天白云间。一抹光灿,辉映桥栏之上。我怀着对一代清官的仰慕之情,再次端详这座意义非凡的古桥。
这是明万历年间由能工巧匠雕琢的石桥。由桥基、桥身两部分。历经数百年风霜雪雨,并未出现陷落与断裂。两排浮雕石栏之下,3个石砌拱券式桥洞日夜吞吐东流之水。桥身东西长8. 30米,南北宽5.12米。桥栏有望柱12根,顶端雕有形态各异的狮子,望柱之间的栏板,镶嵌、镌刻浮雕图案。那幅“石牛拉石车”典故雕刻图,在无数往来者抚触之下,闪着黑亮的光泽。
由于还要到梁山采访,我只能与古桥作别。走出很远,我依然频频回头凝望。面对当今官场怪象,联想百姓人心向背,我忽然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展读
《禅艺会》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人人可以订阅,人人可以投稿,人人可有专栏。禅艺文化十八项,由雅道八项(茶道、花道、香道、琴道、书法、绘画、收藏、诗词)、生活六项(建筑、庭院、空间、家具、素食、服饰)和艺术六项(书法、绘画、雕塑、摄影、手艺、法物)组成。在这里,你将看到与众不同的图文资讯。原创无穷、图片无码、转载无限。邂逅之后,不再彷徨。投稿邮箱:zenar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