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之《追捕祝融星爱因斯坦如何摧毁了一颗行星》

[ 美 ] 托马斯 · 利文森 著高爽 译

本书的主角是祝融星,最初,人们用它试图去解释水星实际近日点移位与计算出移位的差距,按传统力学的方法计算,水星在受到太阳和其他大行星的引力作用下,其近日点在每世纪会东移574角秒,但实际观测的数字是531角秒,比预期差43角秒,于是人们便假设水星轨道以内,尚有一颗大行星未被发现。祝融星最初由法国数学家勒威耶(Urbain Le Verrier)于1859年提出,他曾以计算天王星受到的外来重力而成功发现海王星,于是试图以同样的方法去寻找祝融星。

但这颗行星从来都不存在。虽然它在热切的追捕者眼中有古怪而又难以捉摸的经历,但它却被打入炼狱,最终在 1915 年 11 月 18 日命定爱因斯坦之手。

事后诸葛亮,这似乎有些许讽刺,似乎这是一个关于 19 世纪天文学家的愚蠢和维多利亚时代的绅士们执着地追逐一个谬误的故事。但祝融星的故事绝不只是一场荒唐可笑的事件 , 它有着更深刻的内涵。它触及了科学发展的真正核心逻辑。另外一个类似场景就是考古发现,当某一个考古遗存被发现的时候,人们通常都往大里说,以为什么重要人物的墓或宫殿被发现了,或找到人类最原始的起源。人们都会倾向于相信他们会那么幸运地在大海里捞着了那只金针。

爱因斯坦的不同在于它的逻辑框架。

20211008于库车市拜城县工业区新冠隔离点

https://imfw.cn/l/288464423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