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寒露,农村老话“八月寒露是灾年,九月寒露兆丰年”,是啥意思?
今天是2021年公历10月8日,也就是农历九月初三,就在上午09:38:53,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寒露。寒露也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秋季倒数第二个节气,寒露过后便是霜降,再之后便是立冬,将进入冬季。
有一句农村老话,叫“八月寒露是灾年,九月寒露兆丰年”,这句话是啥意思?
古人讲究“天人合一”,按照现在的话说,可以理解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二十四节气,正是古人对于自然环境的总结,是古人长期经验之所得,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众所周知,古代是农业社会,农业的生产离不开太阳,二十四节气便是与太阳的运行规律息息相关。
对于地理有所了解的朋友便知道,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动,而运动是相对的,以地球为参照物,则太阳在一个水平面上,围绕着地球转。
太阳绕着地球转动的这个类圆形轨迹,古人称之为黄道。
圆的角度是三百六十五度,将其二十四等份,则每转动十五度为一个节气,恰巧一年为三百六十五天,那么每个节气,便是(365/24)天,结果是:十五天多4.8个小时,为黄道十五度,为一个节气,
由于地球有一定的倾斜角度,因此,太阳“绕”地球一周的过程中,有两次直射赤道,那时候便是昼夜平分,也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和秋分。寒露的前一个节气,恰巧是秋分,秋分之后,太阳的直射点南移,相对于位于北半球的中原大地而言,气候越来越冷。
于此同时“寒露”又夹在“白露”和“霜降”之间,露、寒露、霜,指的是水汽凝结的不同状态,从露到霜,是越来越冷,寒露处于过度阶段,是暑气消去、寒气渐生的最后一个阶段。
“八月寒露是灾年,九月寒露兆丰年”
正如上文所说,二十四节气是通过黄道平面来划分的,而古时候所用的历法——阴历,则是按照月相来划分的,因此,二十四节气在阴历上,并没有每年确切固定的时间,因此,寒露时节,也可能出现在阴历的八月末,也可能出现在阴历的九月初。
值得提及一下的是“秋社”和“春社”,这两个节日是古代重要的祭祀节日,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存在,而它们分别是立春或者立秋之后的第五个戊日,由于立秋在农历中,每年的时间都不一样,所以秋社的时间也不固定。
很多时候,秋社与寒露的时间非常接近,因此,古代农民眼中的气象灾害——“寒露风”,也被称为“社风”
另一句俗话叫“该冷不冷,不成年景、该热不热,跟着挨饿”,意思是,如果节气与其出现的时间相吻合,那么便有利于农业的生产,预示着一个丰收年的到来,如果节气延迟或者提前,则被认为是不好。
寒露如果出现在八月尾,则被认为是提前了,也就是说,北方的冷空气,提前南移,这也导致此后的立冬、立春,也会提前到来。例如去年,就是寒露在八月尾,结果立春就在腊月,而不是在正月。
这会导致,整个春天,冷的时间会比较多,会然人仿佛觉得春天的时间变短了,按照东北的俚语,则是“春脖子短”
与此同时,如果寒露提前了,立春在腊月,出现“春脖子短”的情况,也会导致另一种现象,也就是民间所说的——“倒春寒”
众所周知,“倒春寒”是对作物不利的,除此之外,如果寒露来得早,出现在八月,冷空气提前入侵,也容易造成上文所说的“寒露风”,而当时正是晚稻传粉,棉花收割的时节,寒露风也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如果寒露在九月头,这预示着一年四季,将该冷的时候冷,该热的时候热,这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作物,都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