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启示录--中國文明起源12

  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中國文明起源的遐想,中國文明起源的标志,还没有搞清楚,基于文命的原则,保持神秘就好。
  • 尊重考古做法,尊重官方处理吧,中國文明的起源靠几个祭祀坑解开谜团,找到线索,天真了!如何才不天真,还是领悟一下漢字的造义。咱们不是静待考古发掘进展,重点还是对释读漢字的造义,理解漢字的真义。
  真心关心中國文明的起源,但绝大多数學者并不是那么关心,他们不关心真相事实他们只关心个人利益取向,偏向个人好恶,他们对中國文明起源的理解,取决于愿不愿意。古代先民对动物野猪灾害的憎恶,所以,倉颉創造了漢字,倡导团结起来,习武干戈,共同抗击野猪灾害。这是古代先哲好恶的判断标准,现代學者的判断标准,是否能给出利益,如地位、名誉,财富等。
  •   中华上古史要丝毫不差,不可能,要与考古丝丝入扣,也无可能,应该想怎么把上古史发展脉络梳理清楚,弄出一个相对合理的框架,把中华文化的演进过程推演出来,这才是正道!至于民族自尊心,自豪感这些,不过是附属产品,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历史的过程都没梳理清楚,就谈情感不过是空中楼阁。没事儿去与西亚中亚争先后高低纯粹就是闲的表现。

想这样做的不在少数
  • 力所能及 无问西东

  梁启超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说:西人称世界文明之祖国有五:曰中华,曰印度,曰安息,曰埃及,曰墨西哥。然彼四地者,其国亡,其文明与之俱亡……而我中华者,屹然独立,继继绳绳,增长光大,以迄今日。
  •   任何一种新观点新视角,不管你有多么深刻多么有道理,要是不能形成持久而广泛的影响力和传达性,最终不过是为他人做嫁衣。研究漢字學所言也是有理,中国从来都不缺真知灼见,但缺真知灼见生存空间。

  在我国的考古学历史上,考古学结论往往受到当时政治氛围或民族主义需要的影响,并随着时间推移,因应潜在的政治环境变化而变化,所有国家都经历过这种情况。
  我国初期的考古多由西方学者进行或受到西方学者影响,当时认为考古“发现”的中国古代文化进步来自“高度发达”的中东地区的文化传播。
  20世纪30年代及二战后,考古发现使得中华文明从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的本土演变呈现出清晰的脉络,过去的观念得到纠正。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关于中华文明内在发展特质的看法走向另一个极端,几乎完全否定了早期中华文明与外国文化的任何文化接触,认为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都是在中国内部发展起来的。
  21世纪后,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文献记载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多空双方”争论不休,混乱程度一步步加深,不论是夏商周断代工程,还是后来的探源工程,更多的是在做一种修正和补救的工作,但收效不大,这才提出“中国风格 中国气派”的考古学。
  从一定程度上讲,三星堆此次发掘有这样的时代要求和历史责任,考古会持续下去,争论也会持续下去....................
  • 相信会慢慢成熟慢慢体系,我们自己的考古会从实际出发越做越好
  • 考古工作还是按部就班的,考古跟文献研究还是有区别的

  考古工作没有结束的时间,考古界做结论的常规做法,一般都会留下一些开发话题和“未竟的论点”,楼主行文看得出来,似乎没打算留后路或避让通道。请问楼主,您会根据将来遗址发掘和出土器物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现在的观点吗?
  -----------------------------
  谢谢明月君的提问,我不是业界中人,不太清楚业界会是怎么一个做法,或许我的言辞做法显得拙劣稚嫩,不符合学术规范,但这些确实是我想说的想要表达的,希望没有让大家不舒服。
  至于后路和避让通道,这个我确实没想过,既然有言,又何必藏言,也许说的不多,不够严谨,不够完善,那就多花些时间学习了解,慢慢完善和系统吧!
  我有说过请允许我个人的盲目自信,不管是古蜀史的,还是启示录的,我梳理的脉络架构及个人主要观点,不会因为以后的新遗址的发现,新器物的出土而做大的变动,只是其中的一些解释可能需要进一步完善,让整个历史逻辑显得更清晰!
  请明月君观效!
  苏秉琦先生的这个看法应该是比较早的了,那时我们考古还走在以考古证文献的大体思路上!苏老做出这个揣测应是随口之语,他的核心工作还是在以考古重建上古史架构的,比如白寿彝《中国通史》第二卷就是苏老编写的。
  我在文中已经表达了个人梳理的观点,和对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长江中下游各文化的看法,至于对应关系也做了个人的一些推测,不足之处,还请多指教!
  继续更新!
  上文做了屈家岭文化的简介,下面论论大汶口文化
  大汶口文化距今约6300年~4300年(学界数据略有差异),前后延续了2000余年,分布范围大致在古河济地区、黄淮地区,北临渤海,东至黄海,西抵河洛,南接苏皖;分早、中、晚三期。
  大汶口早期代表性遗址有滕县岗上村遗址、大汶口遗址、大墩子遗址等,早期文化并不十分突出,主要表现为拔齿和对头骨的人工整形,早期文化盖与传说中的太昊可能正相关,该时期文化与青莲岗末期文化交互甚密,注意,大汶口早期文化(6300年~5300年)并无尚玉表现;本文认为青莲岗文化(距今7000~6000年)是淮河中下游地区一支独立的区域文化,它是6000年前南北文化交互的重要场所,代表遗址有定寨、侯家寨、万北、丁沙地、双墩、青莲岗等。虽然距今6000左右苏北皖北的青莲岗文化为大汶口文化吞并,但不影响其曾经的独立性,切不可将其与大汶口文化混为一谈;是否可以假定位于淮河中下游的青莲岗文化为历史上的淮夷呢?
  大汶口中晚期有焦家遗址、西夏侯遗址、尉迟寺遗址、花厅遗址、三里河遗址等,中期文化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手工业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社会也开始出现明显的等级分化和财富集中,众多墓葬表现阐释了社会类型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该时期极可能出现了文字雏形(仓颉)。大汶口中期(5300年~4800年)渐渐有了尚玉的表现但不明显,到了晚期(4800年~4500年)才开始兴盛,后来的龙山文化(4500年~4000年)达到玉文化的高峰,玉器种类和数量空前;大汶口中晚期文化可能与传说中的少昊正相关,该时期是大汶口文化在黄淮地区发光发热的关键时期,也大致奠定了上古时期的文化分布格局,即西北势力的祖先崇拜(萨满),东南势力则分为长江流域的巫傩文化(神鬼),黄淮地区的知识集成(天人);
  窃以为,大汶口文化应还有末期,约4500~4300年间,该时期与龙山文化有时间的重叠,这个重叠期可能是传说中的帝喾(帝俊)时期,4300年前后就发生了大事,暂略过不表;
  关于大汶口文化的专业研究有很多也很细致,此处就不一一对比分析遗址、器物、文化特点等细节,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相应的论文和报告,本文侧重于结合流传史料和考古遗址表现来对少昊做一番推述,看看距今约5100~4500年的少昊时代发生过什么,下文主要说三个方面:
  1 鸟国鸟官 以羽为冠
  《左传·昭公十七年》载:“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玄鸟氏,司分者也;伯赵氏,司至者也;青鸟氏,司启者也;丹鸟氏,司闭者也。祝鸠氏,司徒也;鴡鸠氏,司马也;鸤鸠氏,司空也;爽鸠氏,司寇也;鹘鸠氏,司事也。五鸠,鸠民者也。五雉,为五工正,利器用、正度量,夷民者也。”
  郯子,春秋时郯国国君(今山东郯城县),己姓(一作嬴姓),相传为少昊(又作 皞)后裔,孔子周游列国时,曾以郯子为师。鲁昭公十七年(公元前525年),郯子朝鲁,鲁昭公设宴招待,席间,鲁国叔孙昭子问他少昊氏为何用鸟名作官名。郯子说:“我远祖少昊挚即位之时,恰好有凤鸟飞来,因此就用鸟来纪事,便以鸟名官。”这段对话的真实性应该是存在的,但《左传》记录之事实可能有偏差,少昊氏以鸟为官,本不是恰有凤鸟适至,而是因为鸟本为大汶口文化区之图腾,正如“鱼”为仰韶文化区之图腾是一样的。鸟鱼之争,实为东西势力之争,上文已表!
  鸟国,乃少昊之国,如《山海经·大荒东经》言:“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此处的东海、大壑,不是今天的东海,而是古四海之东部区域,抵近海滨,盖黄淮地区,齐鲁豫之地!此国非今国,仅仅是指代大汶口文化兴盛的中晚期,少昊青阳氏为代表的上古氏族形成的一股强大区域势力,这样的势力在中华大地上也有其他的,比如太湖地区的良渚文化区,江汉地区的屈家岭文化,甘青地区的马家窑文化,陕晋豫交界区的庙底沟二期(黄帝系),辽西地区的小河沿文化等等。
  •   鸟官之说,什么鸟做什么官,职能是什么,倒是其次(不排除后世构建的可能),它最大的历史意义在于表明在大汶口文化中晚期,东夷地区可能已经开始了社会管理的分类和系统化,开始构建中国史上最早的国家阶级系统。注:史上最早称官名的,不是水正、火正、农正之类的词,而是有据可查的字,叫“虞”,这个字是不是很熟悉?后文解释为什么。
  以羽为冠,这个现象并无史料记载,为个人之剖析,考古迹象显示,整个大汶口文化演变走的是以军权和王权(石钺 玉钺)为主,神权崇拜为辅的道路,如此特点,不可能没有王威权力的体现,或许可以没有华服(冕服),但象征权力的王冠是必不可少的!既然是鸟之图腾,是鸟国,鸟官,那王冠岂会与鸟无关!本文认为同时期中,大汶口文化区可能是中华大地上最早跨入文明门槛的区域,最早进入国家形态的地区,不论是良渚文化,还是龙山文化,甚至商文化或多或少都有大汶口文化的身影。
  怎么少了传说中的夏?是的,大汶口文化并没影响到夏朝,因为“夏”跟大汶口文化并非同一系统。声明:“夏时”是历史上客观存在过的,只是它不叫夏,而是其他的称呼,那它叫什么?怎么来的?经历过什么?往哪里去了?请看后文详述!
  • 夏是什么系统?夏是千古难题,且看如何叙述!
  • 专心致志做学问,不慕荣誉,不追求名利,不追随时尚,不做骑墙派,坚持自己的研究方向,不怕别人不重视,甘于寂寞
  • 专心致志做学问,在当下是一件苦差事,很惨的

  其次,我建议楼主把这次删号当做一个风险预警,这次虽然有惊无险,但是难保没有下次,所以一定要未雨绸缪,要有备份。
  第三,我觉得目前经过这次波折,楼主已经有两个账号和四个帖子,可以分散风险,比如《古蜀史说》就可以以三星堆新发掘为中心,只谈考古发掘,不引申探讨什么文化影响、文明之争,然后把古蜀文明、华夏文化、东去西来等等一些扩展内容放到《古蜀史说》续,就可以适当的拓展一下,当然也要规避红线。然后《考古启示录》延续之前的解读华夏文明和典籍的联系,在华夏这个文化圈子内部进行探讨,尽量不要牵涉外部文化影响的探讨。把有关人类进化的一些拓展思路,放到《中华文明起源的探索及考古发现》这个新贴里面来 。
  我的思路是,不要把全部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以上拙见,仅供参考。
  • 对,不能把全部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还应该多平台操作!
  • 分散到不同号里面,分散风险,这样做挺好,但是总感觉怪怪的,讨论历史还要考量其他影响,最后的结果不还是XX正确,讨论也就失去了意义,哎!

  我们的上古文献在修编舒适区里待太久了,或者说自古以来我们自己一直以来养成的思维舒适区,该动动了
  •   把考古文化和考古遗址进行合理分析和推导,这是一条探寻上古史的有效路径,能够和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传说相互印证,自然最好,若不能也不必纠结于文献典籍的束缚,该打破还是应该打破,然后再从考古出发,一点点搭建,或许开始并不那么尽如人意,相信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一定会找到合适的架构来解释。三皇五帝既然传说久远,空穴来风必有道理,辩证的看待!
证明现在是历史5千年以来最开明的时代,兼容并蓄,支持学术研究不同的声音
  • 学术研究应该允许不同声音的存在,支持不一样的表达,言辞中肯就好,不必过于拘泥,立场出发点是需要考量,但不是主要侧重点,最重要的还是要以学术精神为主,当说的还是应该直言不讳的指出,唯唯诺诺并不是好的态度!
  不能因噎废食,做好备份和多平台展示,既然有潜质就不要隐藏,当一往无前,学界的舒适区也该动动窝了
  绝大多数变革或改变都是被动的,主动思变的是少数,既得优势或先发占有会刺激惰性养成,然后就一步步进入舒适区一发不可收拾,青蛙效应就此产生。
  每一场变革都意味着风吹雨打,形势或许会更剧烈,也可能有默默无名的奉献者。
  • 人类历史上绝大部分变革都是被动而惨烈的
  •   驩兜和三苗是什么关系?为什么跟共工 鲧合称 四罪?为什么?

这个问题,我前文有描述过,共工 三苗 鲧 驩兜 并非四罪,而是四杰
  •   颛顼是谁?黄帝孙?帝喾在哪里?唐尧禅让虞舜?虞舜又是谁?共工究竟是做什么的?崇伯鲧究竟在哪里?大禹是四川的?夏朝是夏启开创还是大禹?三星堆是夏吗?…………

  -----------------------------
  谢谢兄台的提问,首先说明一下,解释这些问题是我开《考古启示录》的原因之一,梳理这些问题是此帖最基础的思路,详细的解释还请耐性等等,看下文详述,在此先做个简单说明:
  颛顼是谁?
  答:颛顼 是后世对中国历史上最早促成形式上统一的代表,他的字面意思是一个身材微胖带着王冠的人,颛顼真正的名字有一个耳熟能详的称呼,见后人详述!
  黄帝孙?
  答:不是的,颛顼是一个伟大的族群,或许这个族群隶属于西北势力,或许跟黄帝轩辕氏存在关联,但应该不是爷孙关系,而是氏族隶属和衍变的关系。
  帝喾在哪里?
  答:在我个人的认知里,帝喾属东夷系,很可能是《山海经》中的帝俊,帝喾的上支是东夷少昊,而非黄帝。
  唐尧禅让虞舜?
  答:关于“禅让制”,个人是不认同有这个制度存在的,而是一种历史过程中形势发展的需要,势力相互取代或者应对局势的一种需要。虞舜和唐尧之间的关系不是那么友好的,虞舜更不是唐尧的支系,见后文详述。
  虞舜又是谁?
  答:虞舜跟颛顼有关系,但这一支关系更为关系密切的是太湖地区的良渚文化,良渚文化的破灭跟虞舜这一支有着直接关系,请看后文详述!
  共工究竟是做什么的?
  答:共工是 正儿八经的 炎帝系,曾经是雄伯九州的霸主,与颛顼争雄,祝融也是正儿八经的炎帝系,此祝融跟颛顼时期的祝融氏有着本质的区别,见后文详述!
  崇伯鲧究竟在哪里?
  答:崇,指崇山,也就是嵩山,不是成都的崇州,伯,不是爵位,而是对鲧曾经也曾是时代霸主的一个敬称,鲧,出自甘青,后来沿着黄河东进到了伊洛地区,王湾三期文化的末期到夏早期跟鲧有着直接的关系,鲧跟虞舜可不太对付,看后文详述!
  大禹是四川的?
  答;从今天的版图划分来看,大禹确实是四川的,因为大禹(族)出自西羌大概率是历史事实,关于这一点我在《古蜀史说》中有过描述,不过那是基于神话和传说的汇编,但距离真实的历史脉络差别不会很大,只是历史事实没有那么美好罢了,后文我会详细介绍大禹的前世今生,及后世是如何认识大禹的,包括大家感兴趣的《山海经》《西游记》等
  夏朝是夏启开创还是大禹?
  答:客观的说,以夏后氏为代表的天下共主这个情况是存在过的,但大禹时期,有没有夏朝有待研究,如果一定要将夏后氏为天下共主认为是一个朝代的话,那夏朝的开启者是夏启,而非大禹,至于为什么,见后文详述!
  三星堆是夏吗?
  答:三星堆是不是夏,前提是有没有夏?什么时候有夏?三星堆跟夏有什么关系?.........
  我个人的观点在《古蜀史说》中已有了表述,三星堆青铜文明时期,是“蜀夏”,我下一句话可能会带来争议,但我还是要说,三星堆不会是4000年前大禹或夏启时期的夏朝,这一点我会在后文详细叙述,请业界内外的朋友指正!如果说非要将三星堆青铜大立人在大禹和夏启中做一个对应的话,我选夏启。至于为什么,还是请看后文叙述吧!
  言语间透露出的信息和淡定,让人充满期待,请不要闪了大家的腰!顶起
  •   令人期待!以考古为依托,以文献为参考,才是认识历史正确的打开方式!
  大禹是四川的?
  答;从今天的版图划分来看,大禹确实是四川的,因为大禹(族)出自西羌大概率是历史事实,关于这一点我在《古蜀史说》中有过描述,不过那是基于神话和传说的汇编,但距离真实的历史脉络差别不会很大,只是历史事实没有那么美好罢了,后文我会详细介绍大禹的前世今生,及后世是如何认识大禹的,包括大家感兴趣的《山海经》《西游记》等
  夏朝是夏启开创还是大禹?
  答:客观的说,以夏后氏为代表的天下共主这个情况是存在过的,但大禹时期,有没有夏朝有待研究,如果一定要将夏后氏为天下共主认为是一个朝代的话,那夏朝的开启者是夏启,而非大禹,至于为什么,见后文详述!
  三星堆是夏吗?
  答:三星堆是不是夏,前提是有没有夏?什么时候有夏?三星堆跟夏有什么关系?.........
  我个人的观点在《古蜀史说》中已有了表述,三星堆青铜文明时期,是“蜀夏”,我下一句话可能会带来争议,但我还是要说,三星堆不会是4000年前大禹或夏启时期的夏朝,这一点我会在后文详细叙述,请业界内外的朋友指正!如果说非要将三星堆青铜大立人在大禹和夏启中做一个对应的话,我选夏启。
  --------------------------------------------------------
  期待不一样的解释!
  说不清的上古史会有很多重解释,基调从什么时候开始没人知道,上古史确实难以理清,我们也就讨论,做不了结论的!
  • 认为中华文明真的一脉相承了5000年吗?理由是什么?

 这里不讨论ZZ,不讨论民族尊严之类的,只是就事论事
 先讨论几个前提问题,中华是中国吗?文明是什么?什么是一脉相承?为什么要纠结5000年?中华文明一般认为是中国文明的另外一种表述方法,实则二者为同一意思,这个就不论了。
  文明,今天似乎有着明确的学术定义,这个不是我能讨论的,我只说自己的看法,关于文明三要素的定义,我个人并不赞同,我也不认为青铜器能作为文明的关键性标的,我跟愿意把青铜器作为一种重要技艺来理解,它是人类文明进化史上,重要的见证之一。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之间,我更愿意论后者,前者的讨论节奏被带乱很长时间了!而且5000年最开始的由来还是黄帝4700余年(历算)四舍五入来的,这样很容易再次带歪方向,不能这么论。
  一脉相承,这个词更多的是跟氏族、血脉相关,一提这个词,想到更多的是狭隘的族属裙带,而非文化和文明,我个人更愿意用“连绵不绝从未中断”这两个词。
  这句话,我更愿意这么说:连绵不绝的中华文化延续了至少5000年,期间从未中断!
  •   交作业
    仓颉造字与史前刻符
  不论是鸟国鸟官,还是鸟冠,在文献典籍里,少昊时代已经有了古国的社会形态,在考古文化里,也有着王权和君权的体现,说明这个时期在大汶口文化区的区域内,社会财富逐渐增多,区域扩大人口增长,社会等级已然出现,社会职能出现分化,那随之而来的必然是社会管理的复杂化和人文需求的增长。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适用于小范围管理的语言交流已经不能满足此时国家管理的需要,用于传递、表达和保存信息的文符(字)已经有了必要性和紧迫性,出现“仓颉”式的传说人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仓颉被后人安排成黄帝的史官应是为了历史架构和解释的需要,这样做不会带来多大理解上的偏差,不必过度解读,但本文认为仓颉跟西北势力(黄帝)的关联并不大,而与东南势力(少昊)密切相关,理由如下:
  仓颉 也写作苍颉,其本意解释有:君上一人,人下一君,也有据字形的解释:仓(倉):人启,人类启蒙之意。颉: 吉页,頁:与首比对,面部以上为“首”,面部一下为“頁”,背面为“而”。颉:吉利开头,开篇之意。 倉颉:人类启蒙心智,吉利开篇的文明先祖,等等,这些解释我们可以理解为后人对创立文字体系启迪智慧的上古先人人的一种推崇,很形象的意识体现就是“重瞳子”,资料有载的重瞳子有三人,曰:仓颉、虞舜、项羽。
  此处有一个很有趣的问题,问,为什么是这三人有重瞳子,其他的伟大人物咋没有呢?
  • 文字的出现更多的社会意义是为了保存和传递信息!从考古文化体现来看,大汶口文化比起仰韶文化更具备产生国家形态的条件
  •   后世对仓颉的推崇还表现在诸多文献典籍里,如:

  《吕氏春秋·审分览·君守》载:“奚仲作车,苍颉作书,后稷作稼,皋陶作刑,昆吾作陶,夏鲧作城,此六人者,所作当矣。 ”
  《荀子·解蔽》载:“故为好书者众矣, 而仓颉独专者壹也。 ”
  《淮南子·本经训》载:“昔者苍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淮南子·修务训》又载:“史皇产生能书”。高诱注曰:“史皇仓颉,生而见鸟迹,知著书,故曰史皇,或曰颉皇。 ”
  《帝王世纪》载:“皇帝史官仓颉,取象鸟迹,始制文字。 ”
  《策海·六书》上有:“仓颉登阳虚之山,临于玄扈洛汭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仓颉受(授)之,遂穷天地之变,仰观魁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山川,指掌而创文字。”
  ………………………………………..
  这里少了一个最最关键的问题,都说仓颉造字,那仓颉造的是什么字?石符?陶符?刻符?甲骨文?………都不是,是鸟形符(文)。仓颉时期,尚且只能称鸟形符,还不能称作鸟形文,个人在《古蜀史说》中关于文字的演变过程:图画—图符—文符—文字,做了相对详细的表述,此处不再赘述。仓颉的真正本意要分开解读:不论是仓,还是苍,时间皆有久远之意,也有启迪开示的意味,颉,应据其金文大纂来解释,本文采信将其解读为鸟飞行的姿态,那仓颉的本意是:一个通过制作鸟形符(文)来启迪人类智慧的人,当今流传的仓颉二十八字,盖为后世的矫做临摹所为。
  • 仓颉的本意是:一个通过制作鸟形符(文)来启迪人类智慧的人,有意思,有意思!鸟形文,鸟纂
  • 甲骨文是很成熟的文字,在甲骨文之前肯定有很长时间的文字演变历史。这方面我们国家还有很大的考古空间。

  如此解释是否有道理呢?
  鸟形符(文)等古文符经过一两千年的运用和衍化后,在武丁时期“拢巫归甲”后被进一步规范和使用,是为“甲骨金文”(大纂),但其原始符号在东南地区则一直沿用到了战国时期甚至更晚,如楚、吴、越、蔡等国,据《荀子·解蔽》所载:“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一也”,可见仓颉起有了对文符进行规范化,系统化的做法,这样的做法让其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不过,商周之后的鸟形符不再是通用性文字,而华丽变身为贵族文字,是为鸟(虫)篆,后世皇族传承体系:秦始皇→汉灵帝、汉献帝→曹操、曹丕、曹睿→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齐高帝→宋太祖、宋徽宗→元文帝→明嘉靖、万历、崇祯→清咸丰,略过不表。有学者研究认为鸟虫纂是起源于商周时期,此说可能不确,或许鸟虫纂的规范是在商周时期,但它的源头却可以早到少昊时代。
  秦始皇扫六国,先灭六国文字后烧六国古书,地处西北的秦国偏偏保留了广泛用于东南地区的鸟虫篆。不仅如此,秦国丞相李斯还以鸟虫纂为蓝本(《仓颉篇》),借用其书写特点,和六国文字优缺点,规范并制成了小纂(此后 书同文),秦国的选择和李斯的做法能说明一些问题。后世言仓颉创立文字,李斯规范统一了文字,其实李斯算不得统一了文字,李斯的做法只是春秋战国时期后贵族思想和士人理念对上古人文的传承和崇拜。
  • 齐高帝在唐之前,放在唐宋之间作何?宋承唐制,鲜卑唐,沙陀宋,宋也不是南朝齐的传承。
  如果没有考古基础和历史基础,理解起来不是一般的难,感觉超出了一般历史爱好者能理解的范围
  • 一般的历史爱好者可以知难而退了
  • 应该是我的问题,行文表达能力不够!

  唐虞世南《书旨述》在谈到“书启之发源”时,说得明白:“客有通玄先生好求古迹,为余知书启之发源,审以臧否。曰,余不敏,何足以知之。今率以见闻,随纪年代,考究兴亡,其可元龟者,举而叙之。古者画卦立象,造字设教,爰置形象,肇乎仓史。仰观俯察,鸟迹垂文。至於唐虞,焕乎文章,畅于夏、殷,备乎秦、汉。洎周宣王史史籀,循蝌蚪之书,采仓颉古文,综其遗美,别署新意,号曰籀文,或谓大篆。秦丞相李斯改省籀文,适时简要,号曰小篆,善而行之。其仓颉象形传诸典策,世绝其迹,无得而称;其籀文、小篆,自周、秦以来犹或参用,未之废黜,或刻以符玺,或铭於鼎钟,或书之旌钺,往往人间时有见者。夫言篆者,传也。书者,如也,述事契誓者也。字者,孳也,孳乳寖多者也。而根之所由,其来远矣。”供参考。
  很多观念观点都超出了现有史学体系,说是杜撰和臆想吧,结合考古体现来看,似乎又能找到一些证据,说合情合理,好像又缺了点支撑。前路艰难崎岖,楼主请加油吧!
  • 总感觉哪里欠缺,但又挑不出理,这种感觉明显
  字都认识但信息量太大,很多内容看着看着就跟不上趟儿,看来我是伪历史爱好者
  • 切莫如此,可能是我表述的不够清晰吧,不过内容确实过多,展开的话篇幅太大,实在对不住了
  •   语言和文字是两个系统。语言是思想的表达符号,文字是语言的表达符号,因此文字是符号的表达符号,文字符号不是语言的产物,是思想交流、传播留存的产物,是高于口语系统的。人类使用语言长达10万年,使用文字只有几千上万年,文字最初和语言没有关系,语言是从口到耳的传递方式,文字是从手到眼的传递方式。象形表意文字最初是生活中的一幅幅画,图画式(河图)记录,最初和语言并不结合,随着文字发展必须和语言结合,而文字只有单音节的表意符号才能保留下来,凡是复杂的符号就被逐步抛弃了,或者在图语、图腾上流传下来,这正是河图在前,洛书在后,图书共存,去图存书的文字演变流程。

这个说法就是文字里面的象形、表意、会意、形声等形成了,文字最开始注定是从图画图符开始的,这已经有了明确考古结论。
  • 对的,老师说的思路跟我在《古蜀史说》里的叙述基本相似

  文字的形成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就算是借鉴都不太可能借鉴到,必须经过长久时间的思想认知和行为的积累才能慢慢孵化,所以文字外来说基本不能成立,中国汉字百分之九九都是本土孵化的,只是其路径需要一点点剖析,非常期待楼主一直强调,武丁时期的“拢巫归甲”,会有怎样的说道?
  •   交作业
  那文符(字)是仓颉之后才有的吗?肯定不是,距今约5000年至8000年间,考古发现了众多的上古刻符,
  如距今约8000年的河南舞阳贾湖龟甲刻符(至少十七个),
  距今约7000年的安徽蚌埠双墩刻符(六百三十多个),
  距今约6000年的陕西西安半坡陶钵刻符和浙江河姆渡陶盆刻符,
  距今约5000年的江苏南通青墩麋鹿角刻符(易卦初始符号),
  时间稍晚一些的大汶口陶文、丁公陶文、龙虬(高邮)陶文等等。特别注意这些符号考古发现的分布区域,这些区域很可能是上古时期经济文化和交流活动的集散地。
  郭沫若先生把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早期符号分成两大系统:刻划符号(西)和图形符号(东)。前者以半坡遗址的陶符为代表,多为点线式的几何形符号;后者以大汶口遗址的陶符为代表,多为用线条勾勒的图形符号(这两类符号,不尽出于刻,也有用毛笔硬笔书写者)。他把这两类符号称为指事、象形两大系统,分别当作汉字的两个源头。他认为,商代有两种族徽,一种是“刻划系统的族徽”(包括今所谓“数字卦”)---西北,一种是“图形系统的族徽”---东南。
  这两种“族徽”即源自陶器上的这两类符号,这种类型学的划分对裘锡圭有重要影响,但裘先生更看重的是图形符号(东夷)。郭沫若先生的符号划分方法跟个人将上古势力分为东南势力和西北势力的思路大体吻合,但我们不能简单的将其理解为上古时期这两个区域的文符(字)风格迥异、相互隔离、互不影响,如此想法显然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 老夫也算读过几本书,也教过许多年书,但在此楼主面前真是自惭形秽!拜服
  • 还算能看懂,每次我都会专门在时间闲暇的时候一一研读,惊叹帖主知识丰富之余,也暗自心惊,漢字學才可能掐着上古史的脉了

  本文以为仓颉可能是系统化文符(字)的一个族群、部落抑或鸟官的一类(仓史)等,他或许跟时代代表的五帝一样,是一个文化代表的符号。人的认知分感性认知和理性认知,前者是人类活动最基础、最直观的反应,后者是感性认知经过漫长的时间不断进化的产物,比如图画、岩刻、陶符、纹饰、骨刻、文符等等,由此可见,文字是思想文化和认知理念高度浓缩的结晶体,它创生的艰难性、衍化的多样性和系统的复杂性等特定注定其的诞生必然会经过一个极其漫长的时间,不同的时代、不同文化区系可能也有不同的文化表现。
  十九、二十世纪之交,中国有“五大发现”,除殷墟甲骨、西域简牍、敦煌卷子和大内档案外,还有一项就是“中国境内之古外族遗文”。王国维说的“中国境内之古外族遗文”主要指丝绸之路中国段的古文字,如梵文、佉卢文、焉耆文、龟兹文、于阗文、粟特文、突厥文、回鹘文、藏文。此外,中国北方还有契丹文、西夏文、女真文、八思巴文、蒙古文、察合台文、满文,南方还有彝文、傣文、东巴文。这些文字,多半是拼音文字,少数是方块字。
  不论是考古发现、文献记载,还是文字发展演变的内在逻辑,本文坚信咱们中国汉字有着独立而完善的发展体系及演变路径,没有必要向传说中的苏美尔泥板书、古埃及文之类的学习,况且两地文化属性有着本质的不同,要学也学不了!另外,个人对传说中的苏美尔泥板书、古埃及文存在的争议问题如时间、字意等持保留态度。
  • 说实话,对于上古历史,看懂也罢,没看懂也罢,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还有那份求知欲。为了学习上古史,书写《蜀源四万年》,本人买了大量专家专著,查阅了大量网络论文、帖子,对这段历史的描述都是各有千秋,谁也不敢说是定论。所以,读历史,特别是远古史,更多的是个人理解和感悟。是为心得。
  • 是有一定的难度,更多的人知道的是秦汉以后的历史,远古史只能靠一点点攒
朋友应该发现了,这帖主肯定不是什么路人甲,帖子里引用了海量的学术研究资料和专家结论,这不是问题所在,问题在于这帖主能从从中发掘出连专家学者都可能忽略的细节并将这些细节串了起来,从而让其研究体系给人感觉明明推论很多但感觉很有道理。
  • 这是有益的探索
  • 个人浅见做不得数,供大家参考,说的不对的地方请多指正

  楼主在掌握海量远古资料方面确实让人佩服,在把海量的单个实例串联起来融会贯通上也非一般人可为。其存在的优点和价值自不待言,不然不会那么持久火爆,圈粉无数。我要说的不是一味的赞叹,还是想提出两点建议,凭楼主的大度,我相信会接受,也望粉友勿喷,谢谢!
  其一,楼主再阐述论题时,应该尽可能按照总分总体系层层递进,论点论据按逻辑关系逐一展开,不然读者读起来会云里雾里,特别是如果不从头看完,就不知所云。
  其二,远古遗迹最大的关节点,除了器物的比对外,在时间轴、空间区域的安排划分上,尽量加以标注,不然就会出现张飞杀岳飞、黄帝战炎帝的民间传奇,从而夯退很多朋友。
  人类文明学本来就是一个巨坑,要解密中华文明又是这巨坑中最大的坑中坑之一(或者说没有之一),要解密真的比登火星难度低不了多少。希望楼主抓住自己能把握的重点不及其余,要是都想展开说,面面俱到,那这个帖子估计要写到马斯克上火星那天了。
  • 仅考古遗址目前发现的就六七千处,史前考古遗址也是成百上千,纯粹要厘清考古遗址就是一个浩瀚工程,不要说还有巨量的文献,这根本不是一两个人,甚至不是一二十个人能完成的,楼主能掐着脉找出由头就相当了不起了
  • 我就是这样想的,天涯上不说考古了,就单单从史书里面开写的中华文化帖的巨坑,都不知道有多少了。不要说上下五千年,就两千多年文字记录的历史,都是浩如烟海。且看楼主如何解读了。

  对上古史的研究不计其数,各路大家各种学说,依考古重建上古史的大部头著作也是不少,这些大咖前面说了不少。不管是文献流,还是考古流无一例外的都很难做到通顺无碍,但凡遇到情理或逻辑上不通的时候,都会诉求于学术研究的表现。
  当下学界内外最缺的是一种能够将考古和文献有机结合起来,框架明确脉络清晰,时间空间整体性强,逻辑不散乱,推论易理解的学说。
  • 巴蜀君高见,我可能还达不到这样的高度,尽量努力让自己的推述能经受住考验,但也不一定的。个人浅见仅供参考,做不得数!
  • 当先最缺的就是说的过去的框架脉络

  交作业
  接续
  3 势力扩张 文化遗存
  大汶口文化前后延续了近2000年,各期文化虽有前后相承的物特点,但不同时期的陶器器型及聚落分布、规模也有着相当的区别,应分而论之。大汶口文化广泛分布于黄淮地区,大致在齐鲁(古河济地区)以南到苏北皖北,考古显示其主要集中在汶泗流域。在个人的推述中,大汶口文化区一直是上古知识精英群体的活动区域,如伏羲、仓颉等及后来的帝喾、皋陶等等,该区域是南北地区的中间枢纽,东南文化的集中发酵地,不论是长江中游的屈家岭石家河,还是长江下游的崧泽良渚,甚至远在成都平原的宝墩文化都或多或少的有着大汶口文化的影子或遗存。
  那大汶口文化的典型文化特征有哪些呢?
  1 拔牙习俗 其实该习俗并不是少昊时代才开始,而是从更早的北辛文化(海岱地区)和大汶口早期(伏羲、太昊)就开始了,这时拔牙(凿齿)不是为了健康,而是告别野蛮走向文明的举动,也可以理解为彼时的一种审美取向行为;拔牙,文献典籍里称“凿齿”,《山海经·海外南经》载:“羿与凿齿战于寿华之野,羿射杀之。在昆仑虚东。羿持弓矢凿齿持盾。”这里的凿齿并非特指东夷,而是还保留这个习俗的一个大部落,曰凿齿国。
  考古迹象显示,拔牙习俗向外传播的路线主要有两条:一路是自北而南的传播,大概从大汶口文化早期就开始了,首先是在太湖地区马家浜文化中就开始发现拔牙的现象,然后再逐渐南传到太湖良渚文化区、广东石峡文化区、沿海闽台地区(福建昙石山文化、台湾圆山文化、卑南文化、茑松文化等),甚至在绳纹文化晚期到弥生文化时期经琉球群岛传到了日本岛;另一路则是向西南方向传播,这一路在时间上偏晚,大概在大汶口文化晚期到龙山文化早期,经豫南、鄂北辗转流传到了西南地区(宝墩文化),屈家岭文化的房县七里河遗址、淅川下王岗遗址中发现的拔牙实例为此提供了这方面的证据;
  本文以为,拔牙习俗的分布区域大体可以认为是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少昊时代(东南势力)能触及和影响的范围,其具有广泛的指针和参考意义;
  • 大邑高山城遗址有这样的考古表现
  • 东南方向的文化传播和交互被忽视

  2头骨变形 是指大汶口文化时期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改变头骨的自然形状,此类行为似乎也可以认为是彼时的古人试图从蒙昧向文明方向努力的一种表现。
  根据考古迹象的提示,头骨人工变形产生甚早,在距今2万年前后的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发现的3具头骨化石中,就有1人的头骨明显变形。
  头骨变形有多种形态,大汶口文化居民的头骨人工变形和其他一些考古学文化一样,主要是比较简单的枕部畸形,即通过借助外物的方式使得颅骨的枕骨变得扁平,而其他种类的变形形态则极为少见。
  至于颅骨枕部变形的方法,一般认为在婴儿成长期间,其仰卧时头下枕着较为坚硬的物体(如木板一类物品) , 就可以达到头骨枕部扁平的目的。
  头骨枕部畸形这一文化现象,在史前时代较广泛流行,江苏常州圩墩、湖北房县七里河史前墓葬中皆有发现,但以大汶口文化墓葬的出现率最高,早期比晚期更高,男女两性中都有。
  3 口含小球 分生含和死含(饭含)两种,关于这个习俗的研究并不是很多,也没有相对统一的看法,从考古发掘可知的最早口含物的做法有山东兖州王因遗址的生含石、陶小球的例子和山东三里河遗址墓葬中玉含的现象,时间上大体是大汶口文化向龙山文化过渡的时期。另外,殷商时期墓葬有含贝或含玉的死含(饭含)之诸多考古表现,两周时期的墓葬口含习俗大概率是承袭于殷商习俗,而秦汉以来的口含用物则多为铜钱,寓意渐渐多样化,略过不表。该习俗最早是寓意驱邪、求子、得食,最开始算是一种祈愿,但随着古国的形成社会阶层的分化,渐渐有了表明身份地位、礼制等级的做法,尤其进入商周时期后,此为更是明显。
  本文以为口含小球习俗的产生、发展和演变有着清晰的发展脉络,发端于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黄淮地区(古河济),逐渐向四周扩散,两周时期传到甘青、辽西一带,秦汉以后则遍及南北西东,及至唐宋,此习俗向西到了新疆高昌,向西南到了越南(含鸡肉)、老挝(含槟榔)、缅甸(渡船钱)、泰国(银钱)等,甚至曾经的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也有口含(墓地费)的习俗。
  • 这知识点更是冷僻,楼主你是干什么的?
  • 历史爱好者几乎不会知道这个,但这样的做法从史前到现在几乎都有迹象

  下一个章节 帝颛顼高阳氏(不止有颛顼),这是一个改变了上古格局的,重要异常的时期,这也是本文要重点叙述的章节!
  如果说少昊以前(早于前2500~2600年)是中华文明的养成期的话,那么从龙山时代开始中华文明则开始加速,这个加速不仅仅对中国上古史,对世界上古史的加速也起到了刺激作用!
  • 颛顼在史记中明确写明了母亲是蜀山氏,父亲昌意在若水长大。这是明确指向古蜀的史书记载。作为五帝第二位,颛顼的这一地位和生世肯定有着重大的考古意义。
  在祭、祀、玉、葬包括文字等方面都做了一定扩散阐述,一般人会嗤之以鼻,关键是楼主选取的代表性很强,专业论述也这样干,无非广博而已。现在楼主把铺垫收回来,不知是个什么推论。
  • 谢谢兄台的支持,前面的“破”主要是表明个人的态度和认知。龙山文化以前的史前文化仅仅只是为了龙山文化时期的加速发展打基础,并不十分要紧,所以只是做了铺垫叙述,从龙山文化起,叙述将更为详细一些,中华文化真正的展示从此开始,请君观效!
  楼主对“仓颉造字”做了精辟的见解,盛赞,在此也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文字的一些业界认知
  依如今中国的疆域,幅员辽阔,面积广大,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必然有多种使用不同语言的族群存在,其中某些族群的文明发展特别古老、深远,因此可能会有类似于苏美尔文明的发展进程。
  其文字经历过从原始图案符号(对应楼主的图画 图符)发展到抽象化、语音化文字(对应楼主的文符 文字)等一脉相承的途径,但其它一些较晚发展出来的族群,则有可能会发生如阿卡德、赫梯等文明般,借用外来文字以记录自己语言的现象,并根据自己语言和文明的需求进一步地将这些文字系统化(有没有可能如楼主一直提到的“拢巫归甲”)。
  有些文明则可能类似埃兰、波斯,虽有自己的先文字符号,但后来却接受了外来更加系统化的文字。更甚者,有些文明类似苏美尔一般,虽然率先发明了文字,但在历史上却出现了其它势力更强大(阿卡德)、并借用其文字的国家族群,因此到后期竟反过来接受了文字借用者的纪录方式,并逐步放弃了自己原始语文的特点,而与其它强大国家的文明相互融合。
  如此等等,都说明远古时期文字发展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用单一思路无法解释和梳理其路径,个人非常赞同文中楼主之见解----文字是思想文化和认知理念高度浓缩的结晶体,它创生的艰难性、衍化的多样性和系统的复杂性等特定(笔误吗?),注定其的诞生必然会经过一个极其漫长的时间,不同的时代、不同文化区系可能也有不同的文化表现。
  有没有可能五帝是同一时代不同区域的代表,五帝排序可能是秦汉以后儒士基于王权时代的需要特意排的序?
  一个清晰而系统上古史脉络是当下最难得的,不说天衣无缝,就是能拿的出一个可行性的框架那都是大功一件
  • 想立言立功的人多了去,几个成了?
  • 权且当做个人之见,供大家参考,谈不上立言立功

  书写上古史的先贤大能多了去,前文罗列了不少,有文献考据流,有考古重建流,有二重印证流等等,至今尚无哪一种能独占鳌头,楼主想来一个新流派?
  • 从没有这样想过,我只是把个人所思所想写出来供大家参考而已
  •   从这个帖子最近的走向看,学术的味道渐浓。这样帖子的题目就显得不是很恰当了。峥嵘岁月是什么时间段?启示录想启示什么?这些用词指向既不明确又很可能让学界的某些人不舒服。个人觉得楼主第三个帖子的题目就好得多,更容易展开学术性的讨论。也有利于他人检索引用。 如果可能或许转移到那边更好。

中华文明起源的探索及考古发现----这个题目中规中矩,确实不错!
  •   正在与朋友交换史学心得。朋友一句话很有道理,他把主流专家研究史学比喻为科学,把民间和爱好者研究比喻为科幻。科学与科幻大家就好理解了,许多科学没法解决的东西,可以由科幻来解决,科幻虽然具有幻想成份,也具有前瞻性,简单地说科学与科幻是相辅相成的,这就很好解释主流与民科的关系和存在价值了。当否?

  • 有意思的言论
  • 老师,咱们不论其他,把主要精力放在事情的本来上吧

  有见地,我觉得科学和科幻之间应该还有一个过渡,或者说应该有一座桥:科技。科学这个说法感觉很科学,但避免不了披着科学的外衣行科幻的事儿,科幻这个说法跟研究感觉占不了多少边,很容易放飞收不回来,所以我觉得应该有一个中间地带“科技”。
  科技:科学的技艺,用科学的思维来指导行动,既要尊重客观性,也兼顾主观性,将二者进行合理的加工,形成一种让大众更能接受的言论。
  • 一山还有一山高,这是高手
  • 我不是什么高手,主要是这帖给了我一点启发而已!

  这两天在整理一些东西,待理清后再做更新,中华文化的缘起和演变,从下一个章节正式开始,前面相当于是给中华文化的蓬勃发展打的基础和阶段性工作总结(东少昊,西黄帝,南炎帝,北???)
(0)

相关推荐

  • 第1466篇  关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预研究”的一点思考2

    (续) 2.炎黄的历史文化不在龙山时代 假设黄帝的历史文化在龙山时代,那么它会是哪种考古学文化呢?首先这种文化不会在长江流域,这不用论证.其次,它也不会在长城地带及其以北,因为在龙山时代,长城地带及其 ...

  • 【汉字讲座】(12)至尊文化“文盲”创造——是不是疯了?

    汉字起源"新说"指谬 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五千年来的历史文献都记载:仓颉造字. 但是近代以来,特别是"五四"运动催生出反传统.西学崇拜的所谓"新文化& ...

  • 仓颉造字之谜,学者:仓颉首造黄帝二字,甲骨文中黄与帝暗藏天机

    所谓"笔落惊风雨,字成泣鬼神",仓颉造字是中华文明进化过程中的一件里程碑事件,从此中国进入文字时代,知识积累与社会发展大幅度提升,但直到汉朝才有"仓颉造字"传说 ...

  • 考古启示录--中國文明起源5

    气候变迁和自然灾害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气候变迁上文简要说了一下,那自然灾害又有哪些呢? 气象灾害:干旱.火灾,洪涝.台风.龙卷风.寒潮等: 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火山.地陷.地裂 ...

  • 考古启示录--中國文明起源7

    青龙泉遗址 此时活动于黄淮地区太昊集团不再那么强势,其表现为大汶口文化也不再强势,一部分待在古河济地区(齐鲁地区)与有熊氏为代表的西北部落共处,这部分(伏羲.风后.柏皇等)与我们的上古文化传承密切相关 ...

  • 考古启示录--中國文明起源8

    在5000年前后与黄河流域共同融合,倉颉創立漢字体系,表述了中國人类文明的起源,創造了华夏文明. 三星堆到底是不是"外星文明"? 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王巍: ...

  • 考古启示录--中國文明起源9

    都说上古史是层累而成,不真实不靠谱,我倒觉得我们的上古史肯定是有说道有沿袭的,绝不可能是无中生有,依靠考古恐怕是说不清的,还是要结合文献才行,更为重要的是研究漢字學,才能理解中國历史的起源.研究黄帝时 ...

  • 考古启示录--中國文明起源10

    中國的历史起源,应该从黄帝时期黄帝戰蚩尤涿鹿之戰说起.这个起源问题必须从倉颉創立漢字所表述的造义,来研究.黄帝时期的存在,那么,五帝时期就存在,时间是连续的.至于文献中记载的五帝时期的历史,是不是史实 ...

  • 考古启示录--中國文明起源16

    考古资料的展示和诠释,文献资料的引用和注解,文献得是信史正史至少是别史,什么谶纬 方志 鬼志的可以作为辅助参考,不能作为论据支撑,这些对有一定历史基础的朋友想必都应该知道的基本点吧!        如 ...

  • 考古启示录-中國文明起源17

    在规范的究史参考资料中,谶纬书籍参考价值是很靠后的,你举证的所有资料除了<山海经>或许还有群众基础外,<穆天子传>仅是比<汲冢琐语>强一些的浪漫典籍,其他的太多谶纬 ...

  • 考古启示录--中國文明起源23

    当整个考古界还在被三星堆搞得七晕八素,学术界还在为夏朝苦苦追寻的时候,这里就要揭底了吗?不合适,不科学 太昊 少昊 究竟是谁现在还说不清,帝俊只出现在山海经里,典籍文献几乎不见,这个现有有待考究,真的 ...

  • 考古启示录--中國文明起源28

    北京大学教授李零的新书<我们的中国>分为四册,各有独立的书名:第一册"茫茫禹迹"讲述中国大一统国家形成的历史进程,"禹迹"是古人对中国的最初表达;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