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文艺青年,居然是在天主教堂里培养出来的!
在没有成为红色首都之前,延安只是黄土高坡上一个不起眼的小镇,百年来一直处于贫瘠、封闭的状态。北宋范仲淹在此驻守,曾留下过“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的诗句,极力描写这里艰苦的生存环境。
然而抗战爆发后,这座陕北高原上的山城,却成为了民族抗战的政治文化中心。成千上万的热血青年穿越重重封锁线,向着延安涌来。
随着文艺人才的激增,创办培养抗战文艺干部学校的条件越加成熟。1938年4月10日,鲁迅艺术学院在延安正式成立,1940年后更名为“鲁迅艺术文学院”,简称“鲁艺”。说白了,这里就是培养文艺青年的地方。
当时,鲁艺的地址选在了延安城东北角的桥儿沟。
回首历史云烟,始知真理所向。站在今天的鲁艺旧址前,我感觉自己也有那么一点文艺青年的气质,毕竟我是个旅行摄影师,也算跟艺术沾点边吧。
鲁艺最有名的建筑,要数这座天主教堂了。由西班牙传教士易兴化在民国二十年(1931年)开始兴建,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竣工。在一碧如洗的天空之下,乍一看,灰白色的建筑并不抢眼。
可你若细看,教堂十分宏伟,内部空间和建筑艺术上又别具特色。拱券门窗、柱廊、随处可见的圆拱形装饰……教堂的整体造型体现出浓浓的罗马风特征。远看,建筑力度饱满、结构完整,还有一种对称的美学效果。尤其那些彩窗,显得严肃中又带些俏皮。
即使已经过去了几十年,教堂的外墙依旧完整无损。
走进建筑内部,对称的感觉更为明显。中厅比侧廊空间高,侧廊为连续拱券,两排科林斯柱将其切割。细看每颗柱子,上面都有不同的植物样式雕刻,室内充满了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
柱子上都插有红色的旗帜,一排排座椅摆放整理,不管是上课、还是开会,这里的效果一定非常棒。
这里也是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会址,现在还能看到当时召开六中全会的痕迹。
漫步其间,墙上挂着一幅幅黑白的老照片,讲述着那个时代文艺青年的故事。彩色的玻璃将阳光染上五彩的颜色,洒在洁白的墙壁上,就像一位了不起的画家在墙上作了画。
一重一重的拱门,总让人觉得像是穿越了。
鲁艺在延安办学期间,分为了戏剧、美术、音乐、文学四个专业,共培养了学生千余名。解放后,鲁艺的师生大都在全国文艺界从事文艺领导、创作、教育、表演、出版编辑等工作,成为新中国文艺界的领军人物。
如今在鲁艺的旧址,你还能看到许许多多的文艺青年,他们穿着七八十年前的装束,跳舞、弹琴,将艺术的气息散布在鲁艺的每个角落。
看着他们,我不禁感慨,战火纷飞的年代,正是这些艺术家,让我们始终对明天抱有希望。不论人类发展到什么阶段,我们对艺术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
灿烂的阳光下,萱草正开的热烈。就像是蓬勃的艺术之花,盛开在祖国的大地之上。
我身边有很多朋友,从小就把孩子送去英语班、奥数班,其实我觉得不妨按照孩子自己的想法和兴趣来,学学舞蹈、学学乐器也不错。艺术还是很有前途的,至少能做个文艺青年嘛哈哈。
我是琰棱
带着有趣的灵魂
我一直走在路上
旅行|摄影|写作|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