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琪:“我因出口古陶瓷高仿品曾遭海关通缉!”.doc
李广琪:“我因出口古陶瓷高仿品曾遭海关通缉!” 《谁在忽悠中国》绝不仅仅是一本“揭秘”意义的书,它的价值在于走进一个个活生生的人,通过各种不同层次视角获得的信息来重新审视收藏,拷问社会以及每个人的心灵。 本刊从2012年1期开始,每期选择其中部分内容进行转载,本期为选载内容之十。 相信一个个真实的调查将带给读者完全不同的感觉。 采访时间:2010年8月30日15时~18时 采访地点:北京古玩城藏珍阁 受访人:李广琪,著名仿古陶瓷艺术家、电视连续剧《雾里看花》文物总监。 特长:高仿明清两代外销瓷器,曾因出口自己仿制的明清两代外销瓷,被疑为“走私珍贵文物”嫌疑人,受到海关通缉,逃亡一年之久。他在上世纪仿制出口的“明清外销瓷”,近年经常被国人从海外市场高价回购、上拍。 吴树:李先生,早就听过您在仿古陶瓷领域里的大名。景德镇一些高仿者多半隐居乡村,而您却“大隐隐于市”,公然在北京古玩城开店…… 李广琪:哈哈,那是因为我心中坦荡,“制假”不卖假。至于别人拿我的产品去拍卖、去骗人,那不是我的错! 吴树:能给我讲讲高仿瓷的一些事情吗? 李广琪:高仿瓷自古就有,从晚清到民国更甚。包括中国陶瓷鉴定顶级权威、故宫耿宝昌先生的师傅孙瀛洲,早年都做过高仿艺术品,其中包括明清官窑器和外销瓷,当时做出来都是从琉璃厂销往欧美国家,挣了很多钱。 没想到一个轮回60年过去了,孙瀛洲等老先生当年做的那些高仿明清官窑瓷器又重新被国人从国外拍卖公司、古董商那里买回来了,而且连本带利花了数百倍的钱。据我所知,有一只几十厘米的清早期大盘,那时候是1000大洋卖出去的,头些年被人花几百万人民币拍回来了。 现在我们的文物市场上,包括拍卖公司的那些所谓回流的东西,相当一部分是当年从琉璃厂卖出去的仿品。这就应了那句老话,叫“父债子还”!当年我们蒙了那些洋人的钱,现如今小洋人反过来蒙我们的钱,一个轮回,笑话!所以我的儿子我不让他玩古玩,我的徒弟我也不让他们涉足古玩,你学做新工艺品就是工艺品,别去沾古玩…… 吴树:(笑)免得也“父债子还”,遭报应是吧? 李广琪:……其实,仿古瓷本来也是一个重要的艺术品门类,只是被人当成赝品去炒作才改变了艺术家的初衷。我非常反感××电视台的《××收藏》栏目,凡是新东西就“咣当”一声砸了。这就是明白无误地告诉观众:老东西值钱,新艺术品不值钱! 现在的媒体不宣传中国文化,盲目忽悠人们炒作古董,只要是老的就值钱,新东西不好,要砸。其实新中国成立后,那些新艺术品为国家挣了不少外汇,一个鼻烟壶几毛钱、一个瓶子几块钱,那时候我们有多少东西可以出口赚外汇?就这个,有功之臣啊! 吴树:我们还是来谈谈您自己的事儿吧!很多圈内人,包括孙学海、李宗扬两位老前辈也告诉我,您是仿造中国明清外销瓷的第一高手,是吗? 李广琪:究竟第几我不敢说,我研究景德镇明清外销瓷器已经有十几个年头了,自1993年开始,我用了大量心血从国外购买有关资料和实物,花费了几十万资金。我开始研究这个东西的动因是什么?历史上,丝绸、茶叶、瓷器这三大产业是支撑中国经济的三角支柱。明清外销瓷器在世界各地的人群当中都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可以说比官窑瓷器的影响面大得多,我为什么不可以重操老祖宗的旧业,一方面不让外销瓷的技艺失传,一方面赚点老外的钱? 我自己做的东西,内销部分主要就在这里卖,开诚布公地告诉收藏者我这些官窑、外销瓷都是仿造的工艺品。有些藏家进来看了说:“您就别蒙人了,这明明是真东西,怎么就告诉人是假的呢?”不管人家怎么看、怎么说,我还是按照工艺品的价格收钱。我现在不缺钱花,我就是想传承外销瓷文化,绝不坑蒙拐骗! 吴树:据我所知,您在景德镇有窑厂,就您这个十几平方米的小店面能卖出去那么多东西? 李广琪:我做外销瓷主要是销往国外,开始国内人不清楚,只知道我在做外销瓷,但没见我卖这些东西,都觉着奇怪:李广琪的高仿瓷哪儿去了?现在我可以公开这个秘密了,都卖到国外去了。开始销往新加坡等亚洲国家和美国,后来扩展到整个欧洲市场。 吴树:您有没有算过一笔账,这么多年您制作的外销瓷,一共销出去多少? 李广琪:我在欧美主要国家都有代理商,大概先后一共出口几十万件仿明清外销瓷。一个20厘米的仿乾隆粉彩盘子卖到80美金! 吴树:呵,几万件东西加起来,您也是当年的“美元侯”啊! 李广琪:那时候我第一个做,卖得可好呢!挣起钱来像流水一样! 吴树:我在琉璃厂看到一位外商卖的明清外销瓷,跟你店里的这些东西十分相像。 李广琪:他们是哪个国家的? 吴树:是××国的。 李广琪:(笑)那是我销售外销瓷最多的国家,但那一家有没有我卖出去的东西我不知道,我没去看过,不好妄下结论。 吴树:您这个乾隆粉彩人物盘子多少钱一个? 李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