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血栓有4大“病毒”,严重会危及生命,但预防只需5招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的发病率在近年一直是上升的趋势,对血栓的治疗只有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才会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下肢静脉血栓在前期,无明显表现,但发展到后期,就会引起其他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

1. 血流淤滞状态:由于久病卧床、外伤或骨折、较大的手术、妊娠、分娩、长途乘车或飞机久坐不动、或长时间的静坐及下蹲等可使血流缓慢、淤滞,促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2. 血液高凝状态:如创伤、手术后、大面积烧伤、妊娠、产后等均可使血小板增高,黏附性增强,易形成血栓。

3. 静脉壁损伤:静脉壁受到任何因素的影响,常见有机械性损伤、感染性和化学性损伤时,会使静脉内膜下基膜和结缔组织中的胶原暴露,血小板随后黏附其上,发生聚集,并释放许多生物活性物质,如儿茶酚胺、5-羟色胺等,同时在血小板凝血酶的作用下,通过花生四烯酸形成前列腺素PGG2、PGH2等物质,这些物质又可以加重血小板的聚集,有利于形成血栓。

4. 其他因素:如年龄、肥胖及抗活化蛋白C等。

下肢静脉血栓的4大“病毒”

“病毒”一:脑血栓。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加剧,中风的发病率逐渐增加,中风已经成为中老年人的三大死因之一。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脑血栓形成,它是由于脑血管本身的病变,在某些条件下,血压降低、血流缓慢、血黏稠度增高、血小板等凝血因子在血管内凝聚成块形成脑血栓。

“病毒”二:心肌梗塞。心脏的血管之所以会出问题,在于发生了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腔发生闭塞。没有冠状动脉血液供应的心肌细胞于是发生坏死,即为心肌梗塞。

“病毒”三:肺栓塞。肺栓塞包括血栓栓塞、脂肪栓塞、羊水栓塞、空气栓塞等,其中肺血栓栓塞症占肺栓塞的绝大部分,通常所指的肺栓塞即为肺血栓栓塞症。血栓主要来源于深静脉血栓,最多见的就是下肢静脉血栓和盆腔静脉血栓。

“病毒”四:肢体坏疽。栓闭塞性脉管炎,病人多为男性青壮年,发病与吸烟、严寒、感染、外伤、激素和免疫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腿部远端血管因内膜炎症、腔内血栓形成导致腿部严重缺血,发黑坏疽。

生活中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5招

1. 抬高肢体,促进静脉回流。

2. 避免穿过紧的衣物,避免久坐或久站。

3. 床上活动肢体,踝泵运动,脚踏自行车运动。

4. 清淡饮食,多吃新鲜蔬菜与水果,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5. 改善生活方式,戒烟、戒酒,控制血压与血糖。

踝泵运动方法:平卧位或座位,大腿放松,用力向上勾脚,脚尖尽量勾起,维持5秒,再向下踩,脚尖尽量下压,维持5秒,放松,为1次。每小时练习5分钟,不少于20个,每天不少于200个。也可每日3-4次,每次20-50个。脚踏自行车运动:平卧位,抬高下肢,做膝关节屈伸运动,24次/分钟,5分钟/组,3-4组/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