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俊仁浅谈衣冠冢的葬法与风水对子孙后代的作用!
从古至今,“衣冠冢”这个词带着些许伤感,些许怀念,些许美好,流传至今……
所谓衣冠冢,即葬有死者的衣冠等物品代替遗体下葬,而并未葬有死者遗体的墓葬。这是因为死者的遗体无法找到,或已葬在另一处,不能身归故里,因此在故地将逝者的衣冠下葬以纪念逝者。在冷兵器时代战场厮杀都是近身肉搏,战况惨烈的时候真是尸横遍野、血肉模糊,很多时候都找不到尸首,只能将其衣冠、生前珍爱之物葬入冢中,代替肉身安享后世供奉,这种便称为衣冠冢。衣冠冢内虽没有尸骨,却以一种更加含蓄唯美的表现方式祭奠、怀念那些远去的故人。
《葬书》指出 “人受体于父母,本骸得气,遗体受荫”。衣冠冢内没有真正的遗骸,一般选择逝者生前穿戴过或使用过的物品,若能够选择风水好的地方,对在世人依然有影响。衣冠冢能够吸引逝者的灵魂进入墓内安息,所以世代祭祖依然特别重要。
古往今来,很多历史名人都采用此种方式下葬,最为著名的衣冠冢则是成吉思汗的坟墓,许多人可能都不知道成吉思汗的真正坟墓在哪里,只知道在内蒙古境内有许多成吉思汗的衣冠冢,这也是衣冠冢的用处之一。
杨贵妃死于马嵬坡兵变,尸体被草草掩埋。唐肃宗至德二年,唐军收复了京城之后,唐玄宗便从成都回到长安。他密令宫监将杨贵妃迁葬,但宫监来到马嵬坡时根本找不到杨贵妃的墓穴。幸好贵妃的一只靴子和袜子遗落在梨树下被一个老太太收藏了,宫监就埋了这两样东西作为杨贵妃的衣冠冢。
李白衣冠冢,位于安徽马鞍山采石公园内翠螺山南麓,相传李白身着宫锦袍,在采石矶头酒醉跳江捉月,溺死江中,其衣冠被渔人捞起葬于采石。冢前立一汉白玉大理石碑,上镌隶书“唐诗人李白衣冠冢”,系书法家林散之手书。
明末袁崇焕,于山海关前线屡挫清兵,清人使反间计,明崇祯上当(其中夹杂着朝廷党争),将袁凌迟处死,不久明朝亡国。后人怜一代英雄如此冤死,在北京为立衣冠冢,至今犹存。沿海地区,人们对于出海遇难者,也以其衣冠等物建衣冠冢。
孙中山衣冠冢,孙中山先生1925年3月12日逝世于北京,灵柩暂厝于北京西山碧云寺后金刚宝座塔中。1929年移葬南京,衣冠则葬于香山碧云寺,金刚宝座塔高34.7米,由塔基、宝座、塔身三层构成。上书“孙中山先生衣冠冢”8个金字,纪念孙中山民主革命先行者。
方孝孺衣冠冢,位于南京市雨花台烈士陵园内,是明朝名臣方孝孺的衣冠冢。1982年被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高志航衣冠冢,原名高铭久,字子恒,中国空军王牌飞行员。1937年11月21日,高志航奉命赴兰州接收苏联援华战机,转场至河南周口机场时,高志航部队遭遇敌机空袭。高志航率战友迎敌,他腿部受伤奋力登机,在滑出跑道的瞬间尚未起飞就不幸被日机炸弹命中而牺牲。他死后有三个坟,一个在台湾,一个在南京,一个在东北通化,这三个坟都没有骨灰,只有所谓的衣冠冢,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近年来流行的为未亡人购买陵园,墓地,以期添福添寿,原理是藉地理神妙之术,吸龙脉灵气催旺后代运势。衣冠冢属于道教秘法之一,又属于高级风水范畴,故需施法者对道教术法和风水都要有极高的造诣,对做法的法师要求很苛刻,没有高深道法道行的风水法师不可轻易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