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技法讲座|印章章法分类(十四)
在印章章法设计时,印面上已经有了篆刻好的印文,又重叠增加印文在上面,此设计方法称为印文重叠法。印文重叠法印章形式多样且曲尽其妙,各有特色。它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其一,朱文叠加在白文上,朱文不带边栏。如“王素”一印,“王”字刻成满白文,而朱文“素”字重叠在“王”字之上,“素”字四周不饰边栏。此印刻得十分素雅、清丽、别致,且相当的端庄朴实。“山色有无”印,白文“有无”二字上重叠了朱文“山色”二字,“山色”二字不带边栏。“诗画”一印亦属此类,朱文“画”字叠加在白文“诗”字上,但无边栏。其二,朱文叠加在白文上,朱文周围设置了边栏。如清弘旿“醉墨轩”一印,“醉墨”二字刻成满白文,而朱文“轩”字重叠在“醉墨”二字之上,四周则刻制了方形边栏。“多福寿男子”印,朱文“多”字四周饰以圆形边栏。朱文加饰边栏后,印章更显清峻悦目、黑白分明,朱白相重、虚实相叠,十分耐看而有韵味。其三,白文重叠在朱文上。如清尤荫的“尤水邨”一印,取方叠圆的形式,“水邨”二字为朱文,而“尤”字用白文刻成,方形“尤”字重叠在圆形“水邨”二字之上,既保持了印章原有的自然天趣,又突出了重叠印章的特有风貌。“有心人”一印,圆形“心”字则叠加在方形“有人”二字之上。可见这类印章形式丰富、变化多端。其四,朱白相间重叠法。如“慎思明辨”印,白文“思”字重叠在朱文“慎”字上,而朱文“明”字则重叠在白文“辨”字上。一朱一白,相间重叠,别具一格。其五,朱文与朱文同文重叠法。朱文印章的某些点画异字共用,称为朱文与朱文同文重叠法。如“合同”一印,两字重叠,“一”与“口”共用。此印为宋金时代所铸青铜印,鼻钮21毫米见方,印高14毫米,印文系楷书书体,布局疏密合度、飘逸奇妙,加上印文重叠,堪称佳绝。重叠法印章的叠文不拘一格,可以是印文句首、句末一字,或句中某字重叠在其他文字上,可以是字号重叠在姓名上,也可以印文不是完句,意义相近或是互为诠释、补充的印文。两者重叠,阴阳向背,犹如太极生两仪,相辅相成。重叠之印文似烁烁珠子,包藏在全印之上,故又有人称它为藏珠法印章。不过,一印文重叠在另一印文之上,还是称“重叠法”为宜。毫无疑问,在推陈出新、百花齐放的篆刻领域里,重叠法印章是印章发展史上具有创造性、开拓性、别具一格的印式,它的构思、设计、章法布局都是全新的,它的艺术特点也不同凡响。重叠法印章不仅使印章增添了许多内涵,还使印文内容更加充实,且增添了趣味性、装饰性,值得印人们去探索与开拓。
顾名思义,印文破残,即指印文既破损又残缺。古代印章,历经千百年,风化剥蚀,又经商贩、藏家转辗流动,致使印文斑驳,棱角磨失,线条浅显,表面模糊。古人创造了印章,大自然、历史又将印章进行了再创造,天人合一,使印章更加风流多姿。长期以来,破残成了一个优美的话题。有人肯定,有人否定。否定者认为破残是一种破坏,要恢复为破残以前的原始模式。其实破残之美与完善之美互为相反,而正是如此,才使它们相辅相成,才能使破残达到另一种完美。众所周知,维纳斯因残缺手臂而更富有艺术魅力,如果将手臂装上,不见得能得到完善之美。既然破残是一种美,那么印人就大可不必有什么顾虑,完全应该大胆创意、放刀篆刻。封泥“孝昭园令印”“临菑右尉”“千乘太守章”都是典型的印文破残式印章。印文破残的形式有很多,有边栏破残、印角破残等,而这里主要是指印文破残。如汉印 “陈奉世印”“广武将军章”“军司马印”“别部司马”等,破残越过了边栏,剥蚀了印章四周的印文,呈现一派古朴苍茫的风貌。再如战国玉玺“隗长”、封泥“齐郡太守章”“道禾官丞印”、汉印“关内侯印”、晋印“冠军将军章”、唐印“气含秋水”“襟掩春风”等,可谓“伤痕累累”,这种“伤痕”不仅表现在边栏部分,而且还表现在印章中间的点画上。再看近现代印人的这类佳作,如何震的“笑谭间气吐霓虹”“树影摇窗”、蒋仁的“无地不乐”、明黄翰的“宪使之章”、王冕的“方外司马”、巴慰祖的“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等,不难看出,这类印文的许多破残之处皆存在有意识的刻制,人为痕迹显而易见。印文破残式印章沉雄古朴、拙厚老辣,充满沧桑感,破得恰到好处、充满悬念。人们需要一个结局圆满的故事,以致心满意足;但也需要有未了却的情节,留个“关节”,让人去推测。破残法显然起到了让人推测的作用,使之充满意趣、充满性格,让人“读破出新”。刻制这类印章,可用刀把或小锤敲击,或学前代印人之法,将印章置于布袋中,令其滚动碰撞,直至磨损破残。总之,在治印前应胸有成竹,早有规划,何处该破、何处不破,精心构思,把握重心,气集方寸,让人们的欲念与思维,从破与不破处去体验险中之稳、绝处之生趣,感受到破残式印章艺术特有的浪漫之美、朦胧之美、古朴之美。运用破残法制作印章,切忌毫无目标、胡乱敲击、破残过度、支离破碎,致使印作各自为政、脉络不畅,得了“破残病”。真如此,也就无艺术可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