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东西南北“四塔四寺”,塔形状相似,分别是什么寺供奉什么神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沈阳四塔,亦称盛京四塔,即东塔、西塔、南塔、北塔,是清太宗皇太极听信喇嘛大师的游说而建造的,为清初盛京城重大的建筑工程。塔四边各有一座寺院,即人们常说的“盛京四象”,史称“护国安民,威镇四方,四塔四寺”。图为西塔所在的护国延寿寺。(王子瑞)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西塔延寿寺供奉“无量寿佛”,建于清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癸未仲春,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乙酉仲夏告竣,乾隆皇帝曾为该寺题写匾额"金粟祥光"。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南塔所在的广慈寺供奉“千手观音”,建于清代崇德八年(1643年)。乾隆皇帝曾为该寺题写匾额"心宏彼岸"。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东塔位于东塔街与长安路交汇处,西临南运河。东塔建于清代崇德八年(1643年),是历史上沈阳八景之一,名曰:"东塔春耕"。东塔所在的永光寺供奉“地藏王菩萨”,乾隆皇帝曾为该寺题写匾额"慈育群灵"。现东塔还健在,而永光寺则无存。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北塔法轮寺兴建于1643年(清崇德八年),1645年(清顺治二年)竣工。1778年,清乾隆皇帝东巡时曾驾临法轮寺礼佛,并亲书"金镜周圆"匾额。并由乾隆皇帝亲书"护国法轮寺"匾额,至今保存完整。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北塔所在的法轮寺供奉“欢喜天地佛”。东西南北四塔,只有北塔顶没有更换过。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东塔的塔顶曾被日本飞机碰掉。1985年重修时,将南塔塔顶放在东塔上,西塔塔顶放在南塔塔顶上。因为东塔机场,沈阳好几次被载入了史册。它曾是东北地区最早的机场,后因沈阳发展,于是又建了离市区更远的桃仙机场。图为西塔寺院内的植物,不知道叫什么名字。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四塔四寺之中,西塔是专门为皇帝的健康祈福的。“西塔”如今已经是沈阳的一条街,在国内外有很高的知名度,全长682米,是仅次于美国韩国街的世界第二大的朝鲜族风情街。
【太宗修建】
1643年清太宗皇太极敕令,以盛京为中心,在东西南北四方各距中心庙2.5千米的地方修建四塔四寺,分别是东塔永光寺,取义“慧灯普照,五福斯来”;西塔延寿寺,取义“虔祝圣寿,万民安康”;南塔广慈寺,取义“风调雨顺,普安众庶”;北塔法轮寺,取义“流通正法,护国安民”。意在按照佛教“坛城”理念打造盛京,让四塔四寺形成护佑人们的天然坛城,确保“奉国安民,五福斯来”。
【设计构造】
四塔均采用了相似的白色圆肚实心砖砌喇嘛塔风格,塔高24米,占地225平方米,由基座、塔身、相轮三部分组成。基座为方形束腰须弥座,有上下框,在四角和每面中间立有两根石柱,从而每面构成三个壶门。石柱上都雕有宝相花、西番莲等纹饰。每面中间壸门置砖雕宝盆和火焰,左右壶门都有高大凸起的砖雕雄狮。基座上框之上又起三层砖砌圆坛座。上面即是宝瓶式塔身。塔身的南面辟有佛龛内供神牌,佛龛周围嵌流丽的云珠。塔身之上为十三层相轮,再上为塔刹,由铜铸仰伏宝盖、日、月、宝珠组成。宝盖之下悬风铎。整座宝塔设计完美,古朴庄重,工艺精湛,展示了清代高超的建筑艺术与民族特色,是中国古代建筑之杰作。
【御赐牌匾】
乾隆皇帝曾为四寺题写匾额,悬挂在四寺的大殿之上。永光寺为“慈育群灵”,延寿寺为“金粟祥光”,广慈寺为“心宏彼岸”,法轮寺为“金镜周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