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晚清老照片:慈禧坐火车往返寝宫和用膳处,城墙上杂草丛生无人迹

2021-06-10 08:24

我们从历史文献中扒出一组珍贵的老照片,为大家呈现晚清京津一带的人文风貌。一幅幅重见天日的影像,揭开旧时代的光影,任我们想象波澜壮阔或波澜不惊的往事。

北京城墙下正在休整的驼队。

京城内居民的日常生活物资,比如煤炭、粮食、蔬菜、衣料、皮毛等,都靠骆驼运进去。每天早晨进城的骆驼首尾相连,绵延数里,经常造成道路拥堵。

站在城墙上拍摄崇文门大街。

著名的崇文门大街在历史上就是这幅原生态的模样,今昔相比真有天壤之别。街道全是泥土路,坑坑洼洼,遇到下雨天气必然泥泞不堪。很多商铺直接在路面上建了房屋,占道经营,但没有衙门对此进行规范管理。

北京的城墙与城楼。

京城城墙的墙头上杂草丛生,没有行人的足迹,这是我没有想到的,难道守城兵丁不用每天在此巡逻吗?照片拍摄于光绪早期,那个时候军务已经如此废弛了?

北京内城城墙与护城河。

宣武门至崇文门一线的城墙将老北京分成外城和内城,一南一北,完全是两个世界。内城多皇族和旗人,最近上热搜的“正黄旗”就在其中;外城多汉人,尤其多贫困百姓。

北京街头的人群。

照片中有多位男子在抽烟,大部分在抽传统的旱烟,有一位则叼着纸烟,在人群中显得特立独行。本土烟草的使用形式主要是旱烟、水烟和鼻烟,1885年上海一家洋行首次将纸烟引进中国。由于纸烟在加工过程中要加入香料,所以也被称为“香烟”。其以独特的口感和简单的吸食方式,在中国的销售量逐年增长,由1890年的910万支升至1900年的3579万支。

西苑慈禧太后专用的小火车。

1886-1888年,慈禧太后为了让自己生活得更舒适,斥巨资大修西苑。在此过程中,多项现代科技被引进,其中就包括一条窄轨铁路。这条铁路全长1500米左右,往返于慈禧寝宫仪銮殿和她的用膳之所镜清斋之间,专供她乘坐小火车沿途观赏风景。遗憾的是此段铁路仅存在了12年,1900年被八国联军拆毁,此后一直未能修复。

天津一位捕快。

捕快负责捉拿罪犯、调查罪证,英文材料中称呼此人为policeman,二者职能大致相近。捕快平日腰挂表明身份的腰牌,怀揣铁尺或单刀、绳索,随时准备抓捕违法之人。照片中这位衣着光鲜,应非普通捕快,而是捕头。

天津的小脚女子。

这名女子装扮精致、衣着华丽,显然来自富贵之家。她本来可以享受优越富足的生活条件,无奈紧紧缠裹的“三寸金莲”限制了她的自由行动,把她束缚在闺阁之中。我怀疑她站都站不稳。

天津街头的摊贩。

这些摊位都是小吃买卖,画面左侧的男人们一边吃东西一边闲聊天,营造出一种缓慢的生活节奏。

天津的剃头匠。

有一句历史悠久的俗话“剃头挑子一头热”,形容两个人在相处过程中一方热络,另一方冷漠。这张照片很直观形象地展示了什么叫“剃头挑子一头热”。男子肩扛剃头挑子,前头挑着小火炉和水盆,是热的一头;后头挑着木凳,夹层中装着工具,是凉的一头。那句俗话来源于生活,很接地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