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曾经的那些影像,是否依旧闪回在你的记忆深处;流动的旋律,在夜晚的不经意间让你潸然泪下,曲折动人的故事,是否给了你内心隐隐的震撼。那岁月的流逝,模糊了我们的记忆,那些曾经让我们惊喜的电影成了记忆中的碎片。现在,我们一起去寻找那份难忘的记忆。
说到《董存瑞》,
你会想到电影中那个见习小八路,在经历枪火洗礼后从鲁莽、冲动成长为不朽革命战士的历程;
还会想到“为了新中国,前进!”这句经典口号;
或者是小学四年级的语文课文《董存瑞舍身炸碉堡》......
而电影《董存瑞》不只是这些,电影还让英雄的精神得以延续。这部影片不仅入选电影百年百部经典影片,更荣获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一等奖。无论是哪个年代的人,提到《董存瑞》,一定会想到“董存瑞舍身炸碉堡”这个经典片段,和董存瑞最后选择英勇牺牲时说的那句:“为了新中国,前进!”这句话就是在1948年党中央发出'五一’号召时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口号的大背景下创作出来的。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时挺身而出,在新中国百废待兴时艰苦创业,在改革发展经历风雨时勇毅担当。党的领导,始终是人民最重要的保障、最可靠的依托。追忆那一段段不凡的峥嵘岁月,更加坚定初心:“我们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难忘的红色经典电影系列,今天带您走进电影《董存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重温红色经典电影的难忘瞬间。1955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一部以战斗英雄董存瑞为原型的传记片。该片由郭维导演,丁洪、赵寰、董晓华编剧,著名电影作曲家雷振邦作曲,电影艺术家张良主演。影片真实、生动地描绘了董存瑞从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革命英雄的人生历程,被誉为新中国英模人物传记片的巅峰之作。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生于1929年,河北省怀来县人。他1945年7月参加八路军,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5月25日,在我军攻打河北隆化城的战斗中任爆破组组长,在危急关头,他毫不犹豫地托起炸药包,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前进道路,牺牲时年仅19岁。编剧赵寰回忆说:“电影《董存瑞》是源于生活而又回归生活的,英雄舍身炸碉堡的壮举是任何一个编剧、导演也创作不出来的。因为,世界上只有一个董存瑞。我在创作董存瑞系列作品时始终坚持两个基本原则:必须用董存瑞原名,必须表现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英雄壮举。别的地方可以进行艺术加工,这两个基本原则不能改变。”电影剧本从酝酿到写作前后历经4年的时间,其间主创人员采访了董存瑞的战友、全国战斗英雄郅顺义,完成了歌剧《舍身炸碉堡》的编剧工作;他们还深入董存瑞所在部队体验生活,到董存瑞的家乡采访董存瑞的父亲、母亲、弟弟、妹妹;与当年见证过英雄壮举的战友进行了座谈,还在长城附近的延庆、怀柔、十三陵一带,沿着董存瑞战斗过的地方,走了十几处旧战场,实地采风,掌握了大量第一手素材。在1952年到1954年间,丁洪、赵寰、董晓华联合创作了电影《董存瑞》的文学剧本,同时还创作了长篇小说《董存瑞的故事》,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发行。此后,在时任中央电影局副局长陈荒煤的推荐下,剧本交给了刚刚拍摄完《智取华山》的电影导演郭维。郭维打破了公式化的束缚,紧紧围绕“成长”这一主线,通过“要求参军”、“王平牺牲”、“子弹问题”、“救火”、“请战”直至“舍身炸碉堡”等故事情节,将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形象树立在银幕上。该片主演张良有着和董存瑞相似的革命经历,他回忆说:“我和董存瑞的经历太像了,我也是两次要求参军后才进了部队。那是个崇拜英雄的年代,人人都想当英雄,为新中国的建立献出自己的一切。”电影《董存瑞》将新中国英模人物传记片的水准推向了一个新高度,很好地体现了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在文化部1949-1955年故事片的评奖中,荣获优秀影片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