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针灸治痛

疼痛用课本上的话说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有实质上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它是一种主观感受。




在传统文化中疼痛的详细解释如下:

1、痛。《三国志·蜀志·关羽传》:“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养生》:“吾尝患齿,摇动欲落,饮食热冷,皆苦疼痛。” 巴金 《探索集·大镜子》:“上下楼梯也感觉到膝关节疼痛。”

2、疼爱。《警世通言·庄子休鼓盆成大道》:“近世人情恶薄,父子兄弟到也平常,儿孙虽是疼痛,总比不得夫妇之情。”

而今天要说的主要是痛,针灸治痛。

疼痛有快痛与慢性之分,每个人的阈值都各不相同,与意志品质相关。许多疼痛是某些疾病的反应点,西医称为体表牵涉痛,而这些痛点或反应点恰恰是针灸治疗的刺激点。《内经》称为“以痛为输",后来的天应穴、不定穴、阿是穴等均以此衍生而来。

疼痛在临床上极为常见,但疼痛一般不会作为一个独立的疾病出现。在我们遇到疼痛患者时,必须从整体入手,如果见疼就在周围扎一圈针上去,那实在算不得大夫,充其量只能说是个扎针的工人,而且很可能起针后疼痛又开始了,更为严重的是如果不清楚是什么病,盲目镇痛会掩盖了内在的疾病泛发,很可能会导致病人错过治疗期而无法抢救。

既然疼痛有可能是某一些疾病的症状,那么疼痛的病因便和整体病症一样了,一般也不外乎外感六邪和内伤七情了。当然病因肯定不止外感和内伤,外伤一样会让人痛彻心扉的。

古人对疼痛的病机概括是“不通则痛”,不通指的是气血不通,气血之所以不通肯定是被阻滞了或者不调了。

如何治痛呢?古人也概括了四个字“通则不痛”。

想要通,就是想要治痛的话,首先要明白针灸治痛的机理。

古人还是很简单的一句概括“疏经通络,化瘀止痛。”

用现代生理学解释有好几种观点,如下:

1、抑制疼痛的传导,提高了痛阈。

2、启动了中枢下行抑制,内啡肽增加。

3、产生损伤性电流,阻断痛感传导,同时改变植物神经兴奋性,使疼痛局限。

4、使痛阈上升,提高痛阈起到镇痛作用。

5、改善局部组织的血液微循环及淋巴代谢,排除致痛物质,达到镇痛的作用。

其次、要明确适应症。

很多人号称一针止疼,但那时止疼,不是治痛。要达到治痛并不是所有的痛都适合于针灸治疗(部分病适应但人不适应的,一样不可给予针灸治疗)。

个人认为首选各类退行性骨关节痛、各类外伤性疼痛及后遗症、结缔组织炎症病变、关节炎等痛性为主;再可以选一些内脏病引起的疼痛(如慢性胃炎)、五官疼痛,当然对于肿瘤疼痛也是有一定较好的作用的。而遇到像颅内感染等一类疾病引起的痛疼时,肯定是不会选择给予针灸镇痛的,就算不追究耽误病情的责任,这类病针灸的效果也是微乎其微的。

要记住,针灸只是中医里的一种医疗手段,目前中医都有好多病是缺乏疗效的,作为其中的一种手段就就什么病、什么痛都能治了?

再次、要掌握配穴原则。

选穴是针灸治疗疾病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治痛也不例外。

最简单的选穴无外乎阿是穴了,毕竟每个穴位都有一个局部治疗的作用在,所以比较有效。

二、是应注重神经根与特定解剖穴位的选择,如颈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病、坐骨神经痛等,根据解剖取穴只要手法得当,多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三、是对经验穴的应用,如腰痛之经外奇穴腰痛穴或后溪、落枕穴、牙痛之合谷穴、胆绞痛之胆囊穴等,临证运用常能取得事半而功倍的疗效。

四、就是针对内脏病,辩证取穴了,比如胃炎引起的腹部疼痛、癌症后期的全身疼痛等。

取穴选好后就只剩最后一点了,即针灸时间和患者心理调节。

针灸治疗介入的时间,如一些急性扭伤,当场治疗常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而等后期治疗时,就比当场治疗要见效慢一些的。

另外还有一些患者对针灸存在畏惧心理或缺乏信任度,对针灸的疗效有一定的影响,所以要积极加强医患沟通,更好的取得患者的配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