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刊稿(3)从人大汉语事件看 大学语文“向内转”的紧迫性

去年(2013年)年末,人民大学将大学语文(他们叫“大学汉语”)课从必修改为选修,引起了社会轩然大波。短短一个月内,《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新华日报》、《北京青年报》等各大报纸,以及“光明网”、“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新闻网”等各大网络媒体,都纷纷进行报道,或发表评论,惊呼母语教育再次遭遇边缘化。

然而人大教务处回应称,人大并没有弱化母语教育,因为母语教育不只是一门课程能够承担的,现在他们把大学汉语课纳入通识教育大讲堂课程群,由一门课变为几门课,所以不但没有弱化,反而是加强了。

人大的回应没有错,因为他们的《大学汉语》教材自我定位就是“通识教育课程”。目前很多高校的大学语文课也是这样的定位,而大学语文的内容是天文地理古今中外无所不包的,一旦这些内容分门别类地开出众多通识教育课,大学语文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据。

这是早就应该预料到的。我在《母语高等教育研究》一书中就预言:大学语文即将遭遇的下一轮冲击是通识教育。此前已有大学文学、大学人文、应用写作等几轮冲击,原因都在大学语文自身定位问题:定位为文学,就有《大学文学》来冲击你;定位为人文,就有《大学人文》来冲击你(这两种书都声称要取代大学语文);把应用写作排除在外,应用写作就自起炉灶,到一定的时候也来冲击你。

所以我们在去年6月成立全国首家“大学语文研究所”的时候提出一个口号:大学语文要“向内转”。此前10年,30年,我们都是对外呼吁,呼吁母语危机,呼吁打一场母语保卫战,呼吁的结果,社会重视了,国家重视了,我们自身的学科建设却迟迟没有开展,连学科性质是什么也不清楚,以至危机不断,真所谓“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

大学语文学科定位的混乱,源于中国语文学科的定位混乱,长期来有“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章”、“语言人文”、“语言文化”甚至“语言文明”等种种说法,这些定义(除了“语言文字”)都是从语文学科的内容着眼,而语文是以整个世界为内容的,所以就无限膨胀。

这里简单谈谈我的观点。我认为语文是一门形式训练课,它没有自己的内容,它以其他所有学科(乃至整个世界)的内容为内容,凭借这些内容进行语言文字“听说读写”的训练。这个观点可以从历史和现实两方面证明。历史地看,中国传统教育文史哲不分,整个就是一个语文教育,直至上世纪初实施“癸卯学制”,进入现代分科教育,各种内容都独立出来成为专门的学科,最后语文就只剩下一个形式,合乎逻辑的发展,现代语文学科就应该开始于形式建构,叶圣陶等人也都提出过这个观点,但是却一直没有被语文教育界接受。现实地看,语文教材中的具体课文,《论语》是哲学,《诗经》是文学,《史记》是历史,《水经注》是地理,《天工开物》是科学……就没有一篇是“语文”的(只有一些所谓“知识短文”可算是语文的),假如把语文上成内容课,就会是政治课、文学课、历史课、地理课、科学课……独独不是语文课。所以我主张语文是形式训练课,训练的是语言文字的“听说读写”能力。任何学科都离不了语言文字,假如“通识教育”是一个大拼盘的话,语文就是拼盘下面的盘子,拼盘里面的内容再丰富,也不可能取代下面这只盘子的。

当然这只是我的一家之言,大家可以商榷。现在最紧迫的是大学语文必须做好自身学科研究的工作,大学语文出了一千多种教材,却只有四五种研究专著,至于《大学语文教育史》、《大学语文教育学》、《大学语文课程论》这些学科最基本的书则至今阙如,这无论如何是很不正常的。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提出大学语文“向内转”的口号,希望全体同行一起努力,用上5年10年的时间,扎扎实实解决这一问题。

(此文写于2014年初,笔者以全国首个“大学语文研究所”所长身份写此文,投稿未刊。)

何二元,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大学语文”专职教师,中国首家“大学语文研究所”所长,“大学语文研究”网站站长,“全国大学语文教师群”(190089416)群主。网络化生存,体制外行走,这里有大学语文界的独特风景。文章公众号:大学语文终身义工。

--------End---------

【大学语文终身义工】原创作品!转载请写来源【大学语文终身义工】,违者必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