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过:我愿做父亲最后的港湾
苏轼一生,前期风神潇洒,笑傲朝堂,人人敬重。后期则流落江湖,颠沛流离,如一叶扁舟,时时有被浊浪惊涛淹没的危险。
其时间节点,为1071年。
1072年,他最小的儿子出生,是为苏过。那年,苏轼三十六岁。
就在苏过出生前一年,苏轼在政治上由高峰开始呈跌落之势。此时,王安石变法已开始,变法中的一些缺点,也逐渐呈现出来,很多人都注视着,也都看出了症结,都闭口不言。可是,苏轼不行,如果让他不说话,几乎是不可能的。
苏轼和王安石关系一直不是很好。
苏轼如老顽童,天真率直,时时爱幽默一把。一次,王安石询问他,“鸠”字如何解释。苏轼大嘴胡咧咧,说《诗经》上道,“鳲鸠在桑,其子七矣”,一公一母两只斑鸠站在树上,边上站着它们的七个儿女,九只鸟一起,就是“鸠”。
他嘻嘻哈哈,一张大嘴走天下,可王安石老夫子不喜欢啊,人家也是一个大文豪啊,一听就不高兴了,做为上司,做为前辈,我请教问题,你就认真点回答,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啊,干嘛戏弄老夫?
王安石变法后,苏轼给神宗写了奏折,批评变法派道:“陛下有纳谏之姿,大臣有拒谏之计。陛下有爱民之性,大臣用残民之术。”总之,皇帝挺好,都是执政官员歪嘴和尚唱念错了经。
神宗一看,知道苏大嘴的特点,索性不理。
苏轼火了,就写诗,匕首一般射向新法,反对榷盐法道,“岂是闻韶解忘味,尔来三月食无盐”,官府提高盐税,百姓三个多月都吃不上盐了;反对青苗法说,“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百姓常常拿着青苗,去城中领取税钱,转身即空,啥也没落到,就是带着孩子进城,学了一嘴好听的普通话。
苏轼诗词夹枪带棒,王安石岂能不知?于是,告诉御史台,给苏胡子一双小鞋穿穿。御史台就是找错误的,是这方面的专家啊。于是,一个名谢景温的御史,就参奏了苏轼一本:苏轼前不久用朝廷官船,运送老爹苏洵棺材回眉山时,还捎带了一些货物,这叫嘛?假公济私,不忠不孝。
事情都属于“莫须有”,不了了之。
苏轼很生气,这不是有意抹黑自己吗?既然宰相这么不看好自己,自己就走马江湖吧。他写了一道奏章,要求外放。他这样做倒是狠狠地吐了一口心中的恶气,却苦了一个人,也就是苏过,还没出生,就跟着老爹走江湖了。
苏轼第一年去杭州任通判。第二年,苏过就出生了。
苏轼曾经在一首洗儿诗中道:“人人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他再次没管住自己的嘴和笔,将公卿个个讽刺一遍,也注定自己的儿子不可能“无灾无难”过一生,尤其苏过,更是如此。
有人认为,苏轼一生老顽童的样子,笑傲江湖,率性官场,飘逸潇洒。他能这样,是因为有一个弟弟苏辙,在每次灾难到来时,都会扑在他前面,做了他的“救火队员”。
这,用在苏轼生命前期和中期,是很恰当的。
至于晚年,苏轼一路颠沛,一路高歌“也无风雨也无晴”,则是由于苏过替他遮风挡雨。
苏轼风光时,苏过没有享受到贵公子高车驷马的生活;苏轼潦倒时,苏过充分享受到了一个贬谪官员家庭的穷困和寒酸。尤其苏轼被贬黄州,一个负罪官员的俸禄,根本难以照顾一家生活,就亲自耕种土地,“余至黄二年,日益困匿,故人马正卿哀余乏食,为郡中情故营地数十亩,使得躬耕其中”,这块地在东坡,他就自号“东坡居士”。苏轼一生,出入朝堂内外,名扬文坛山林,可为官清正,明明如月,没有给苏过留下什么资产,唯一的资产,就是自己自号“东坡”,由于苏过文章为人酷似于他,就被外人称之“小坡”。
这,是苏轼留给苏过唯一的不动产。
苏轼第一次遭遇打击最狠的是被贬黄州,那年,苏过八岁,是一个拖鼻涕的小学生年龄,就品尝了一把兄弟离散的悲伤。多年后,他在给自己堂弟堂哥的诗文中,回顾之前兄弟相处的情景:“晨窗惟六人,夜榻到三鼓。岂知聚散事,翻手如云雨。”那时,我们在一起,叽叽嘎嘎的,到了三更天才睡,谁知不久后就挥手作别,天各一方,再难相见。写此诗的时,已是几十年后,苏过跟着苏轼一起远走海南,飘摇风雨中,年幼时兄弟间融融乐乐之情,仍跃然纸上。
因为世态炎凉,所以格外思念亲情,格外看重亲情。
他漂泊天涯时,更没忘记自己叔叔苏辙,在他们最困难的时候,常常站在前面,为他们避风挡雨,成为他们的依靠,因此,在诗文中,他或是在“屏帷夜久灰残兽,纸帐寒惊月在窗”的冬夜,想到叔叔远在他乡,不知是否寒冷;或是在海南月夜中,想到和叔父在一起,看月季花“始是青荑茁”的样子。
江湖越冷,他的感情越浓。
他以亲情温暖自己,同时,也在以亲情安抚着自己在江湖中常常受到暗箭伤害的父亲。
苏过是敬重父亲的,敬爱着父亲的。他知道父亲为什么多灾多难,为什么跌宕坎坷。
这些,都源于父亲高洁的品行。
因为洁净,父亲才受人嫉恨。
因为一尘不染,父亲才受尽打击。
母亲保护着父亲,叔父保护着父亲,他在旁边默默地看着,慢慢效仿着。到他二十二岁的时候,已经老成稳重如一颗松了。而自己父亲仍天真如一个孩子,不知世间有中伤,有暗算,仍乐呵呵地一路行走在人世险途中。这时,他站了出来,紧紧跟在父亲身边,照顾着父亲,也保护着父亲。
这样的保护,是从1093年苏轼担任定州知州开始。史书上道:“轼帅定武,谪知英州,贬惠州,迁儋耳,渐徙廉、永,独过侍之。凡生理昼夜寒暑所须者,一身百为,不知其难。”苏轼是在1101年挥别人世的。苏轼生命的最后九年,是他人生中最为坎坷的岁月,也是最为困难的时光,这九年,他几乎尝遍人世间所有痛苦,所有离别,所有不测。但是,最终,他笑着走出人生低谷,笑着离开这个世界,这固然和自己豁达乐观的老顽童性格有关,也和苏过无微不至的照顾有关。
二十二岁,是人生的盛世年华,那时,很多读书士子,都一支竹管笔,走向汴梁,走进科场,凭借着翰墨文章,取得功名,然后走马长街,“一日看尽长安花”。可是,苏过放弃了这一切,跟着父亲,芒鞋青衫,走遍千山。
也就是1093年,一个和苏轼一生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人走上北宋整治舞台,做了宰相,这个人就是章惇。
章惇是新党,将苏轼归为旧党,列为打击对象,首先将苏轼贬谪到惠州。
苏轼到了惠州,万里而来,岭南气候,十分不惯,虽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那不过是气章惇的。自己是否真的有那么快乐,也只有“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了。这时,苏过忙着寻找房子,准备东西,然后让父亲住进去,才能轻松愉快地写出“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的句子来。
大家都看到苏轼乐呵呵的,一副闲适的样子。只有苏过最了解父亲,知道他的心里,有着太多的痛苦和失落,于是特意写了一首诗劝慰父亲道:“海涯莫惊万里远,山下幸足五亩耕。人生露电非虚话,大椿固已悲老彭。蓬莱方丈今咫尺,富贵敝屣孰重轻。结茅愿为麋鹿友,无心坐伏豺虎狞。”父亲你要看开点儿,我们来到惠州,有田可耕,有荔枝可啖,有美景可看,有麋鹿为友,那种爽歪歪的感觉,远远超过那些达官贵人的生活了。
苏过不但这样说,还这样做,平日里戴着斗笠,躬耕田地,收获稼穑。雨天里,就待在家里读书,或画画写字,总之,一屋子墨香缭绕。苏轼在儿子影响下,内心也一片阳光,乐呵呵地道:“小儿耕且养,得暇为书绕。”
再通达的人,也有不舒心的时候。
再豁达的人,也有受伤的时候。
走向惠州,毫无疑问,对苏轼打击很大,多年朋友竟成死敌,下手之间毫不容情,能不难受?苏轼能笑呵呵地面对,是因为他身后站着苏过,他的儿子。
老年投荒,远走万里,漂流海南,毫无疑问,是章惇对苏轼使的杀手锏,是准备让苏轼一招毙命的。苏轼也彻底绝望,他交待了后事,准备了棺材,料定自己一去不归,将远葬海南。
陪着他一叶飘零的,仍然是他最小的儿子苏过。
那时,苏轼已经六十二岁,已白发苍苍了。苏过听到消息,将妻儿托付哥哥照顾,然后随着父亲,走向了当时的天涯海角。在这儿,他陪着自己老顽童一般的父亲用松枝烧墨,一老一小,竟失火将当地人给他们刚刚建造的房子付之一炬,却没有丝毫沮丧之气,而是哈哈大笑;也是在这儿,父子俩为了改善伙食,吃着海南生蚝,竟然相互商量,“无令中朝士大夫知,恐争谋南徙,以分此味”。
此时,“坡老”成了老顽童,小坡成了小顽童。
苏过知道,自己挥手功名,抛妻别子,跟随父亲,远赴海南,做为父亲,内心一定时时有着一种愧疚之情的。于是,他写了一篇《志隐》,在这篇赋中,透露出自己志在南山、心寄白云的想法,其实也等于间接告诉父亲,我最喜欢漫游江湖,欣赏风景;我绝没有腰金衣紫,走马官场的想法。难怪苏轼看后,很开心地道:“吾可以安于岛夷矣。”你这样说,我就放心了,我就可以问心无愧地漫游海岛了。
苏轼和海南人日日走近,关系亲密。
苏过也是如此,他在诗歌里道:“椰酒醍醐白,银皮琥珀红。伧狞醉野獠,绝倒共邻翁。莳芋人人送,囷庖日日丰。瘴收黎母谷,露入菊花丛。海疍羞蚶蛤,园奴馈韭菘。槟榔代茗饮,吉贝御霜风。”在这儿,他和海南人共饮椰酒,共品槟榔,吃着芋头,尝着鲜囷,相处甚欢,其乐融融。
他,很有点和自己父亲相似。
和苏轼更为相似的,是苏过的文化素养。
苏过诗歌有一种风吹水面、月照石上的流洒和自然,这点明显是受到苏轼的影响,苏轼也得意地说,“过子诗似翁”,我小儿子诗和他老爹的相似。
其散文,尤其史论文字,如《萧何论》《书周亚夫传》更有着苏轼早年史论文字那种偏锋出剑、说理新颖、新人耳目的的特点。
对于苏过文章,苏辙赞叹不已道:“吾兄远居海上,惟成就此儿能文也。”我哥哥被贬谪海南,悉心教导,竟成就了我侄儿的文章。
至于苏过的书画,史书记载,“苏过书、画之胜,克肖其先人。善作怪石丛筱,咄咄逼人。”他画山水,打破窠臼,自创新意。明朝状元杨慎见其画,曾评论:“远水多纹,依岩多屋木,皆人迹绝处,并以焦墨为之。”
1101年,苏轼回归中原,苏过也跟着踏上久别的中原土地。不久,苏轼逝于常州,苏过悲伤不已,按照父亲生前叮嘱,“过葬轼汝州郏城小峨眉山,遂家颍昌,营湖阴水竹数亩,名曰小斜川,自号斜川居士”。
《挥麈录》记载,宋徽宗听说,苏辙善于书画,一日,特地派宦官宣召,“入禁中画窠石”。苏过画罢一笑,转身而去,衣袖如云,走向父亲的归葬地,走向遥远的汝州,从此远离红尘。
他死的那年,五十二岁。
苏辙活着时,每次教育晚辈,都拿苏过做例子,告诉大家,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就应以苏过为榜样,“其叔辙每称过孝,以训宗族”。
苏过是人子的楷模,他为父亲苏轼晚年营造了一个避风的港湾,成就了苏轼完美旷达的一生,也庇护了宋朝的文化。
(作者简介:余显斌,《读者》《意林》《格言》等签约作家,至今出版文集十七本,写作至今,在几百种报刊杂志发表文章三千余篇文章,《父亲和老黄》等五百余篇文章在各级征文中获奖,《知音》等八十余篇文章被各种高考会考、中考以及其他考试选做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