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年代》爆火,鲁迅封神!堪称民国第一设计师,LOGO、字体、版式样样精通

在白玉兰奖斩获多个奖项的《觉醒年代》

象君愿称之为今年最好看的正剧

「没有之一」

紧凑剧情、主线明确、服道化真实

若是高分好剧必备因素

独立科学的价值观与高度还原的人物形象

则直接让它封神

尤其是鲁迅出场

如痴如醉写《狂人日记》那段

让人直起鸡皮疙瘩

觉得“鲁迅先生从课本里走出来了”

以笔为刀写出篇篇须背诵的课文

他的文字没有年代

死于二十世纪而活在二十一世纪

文学巨匠的身份太过耀眼

以至于让后人忽视他其实还是一位设计师

在没有PS的年代里

做了不少精而美的Logo、字体、书籍装帧设计

猫头鹰Logo鲁迅的经典代表作品,鹰眼睛是两个人的头部,肚皮是两个人身体

意想不到的LOGO大师

 设计北大第一枚校徽 

“原来北大校徽是鲁迅设计的”登上前几天的热搜榜,错过这段历史的小伙伴,今天一起来补补课喽!

徽者,旌旗之属也。校徽往往是学校治学理念与人文精神,最直接的艺术化体现。

但千百年来,国内校园却无校徽,直到1917年出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写信请鲁迅设计第一枚校徽。

“余想请先生为北京大学设计一枚校徽,也不必多复杂,只需将先生一向倡导的,美育理念融会贯通即可。”

君子之交不谋而合,作为甲方的蔡公没有多提要求,鲁迅在发扬真美,以娱人情”的美育思想下,设计出了极具深意的传统“瓦当形象”。

“北大”两个篆形字上下排列,上部“北”字是背对侧立的两个人像,下部“大”字则是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像。

看上去犹如一人背负二人,构成“三人成众”的意象,给人以“北大人肩负着开启民智重任”的想象。

再细致看,“北大”两字又是非常具象的脊梁骨,寓意北大毕业生应成为国家民主与进步的脊梁。

整体采用中国印章的格式构图,结构紧凑、笔锋圆润、笔画安排均匀合理,透露出浓浓的书卷气和文人风格。

是标志更是精神的体现,督促一代又一代的北大学子,学以致用为国为民。

 设计中国历史上第一枚国徽 

其实在1913年,鲁迅任社会教育司科长时,就与许寿裳、钱稻孙合作设计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枚国徽——“嘉禾国徽”。

设计思路源自中国古代礼服的十二章花纹图案,借鉴西方纹章的布局,在中西结合中体现“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

国徽中每一个图案也都深有寓意,正中央的双穗禾象征吉祥,左侧华虫代表文采,右侧龙背后的火焰是对光明的向往。

先生做Logo不只是一个小图标,更是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文化桥梁。

新加坡华侨回国证明与民国国籍证明书上的国徽

中国书籍设计第一人

鲁迅的美术才华绝不仅于此,一生设计过60多个书籍封面,包揽了自己作品的装帧,其他人休想赚走一毛设计费。

先生做设计一丝不苟,追求“天地要阔、插图要精、纸张要好”简而美的精致感。

大道至简的“朴素美”,便是他封面设计最显著特点。很多书都是“素封面”,除了书名和作者题签,不着一墨。

他出版的第一本小说《呐喊》,采用了古代汉印的形式,古朴简单的两个字,将视觉聚焦,仿佛深陷黑暗的人正在呐喊,传递出无声的张力。

封面不遣一兵一卒,似有千军万马之势,不经意中发出令人觉醒的声音。

因处于亦旧亦新的时代,民族化与世界性是先生在装帧设计中重点突出的精神气韵

他借鉴青铜器和画像石的图案纹样,对其进行创新应用,设计出了《桃色的云》《心的探险》等古雅气息浓厚的作品。

同时,他也大胆采用外来的艺术样式,《艺术论》的封面灵活运用了构成主义元素,书名穿插在几何图形中间,并采用了线描的表现手法加以诠释。

这份古朴风中不失活泼,极简风中又不失美感的表现手法,同样体现在了他的字体设计中。

新的观念与形式带来耳目一新的视觉效果,直接影响了陶元庆、孙福熙、司徒乔、钱君匋等人开始致力于书刊设计,成为中国第一代的书刊设计师。

《鲁迅自选集》由鲁迅题字,陈之佛设计

陶元庆为鲁迅设计的《彷徨》的封面,看了使人感动。虽然使用西式的艺术语言,但拥有中国灵魂。

用先生的话讲,此设计和世界的时代思潮合流,而又并未梏亡中国的民族性。

文人做平面设计,他们从文化视角出发,让书籍封面不仅停留在具象图形的表达,更勾勒出民族的文化符号。

艺术设计为人民服务

陈丹青曾说:

“鲁迅死后直到今天,中国的文艺界再也没有、也不可能遇到一位像鲁迅那样清醒的旁观者、热情的介入者、精彩的议论者,而且是自己掏钱、四处吆喝的赞助者。”

他除了自己做设计,还积极编写艺术论著,收藏16个国家200多位版画家的2100多幅作品,自费编印木刻版画画册10余种。

即使病魔缠身,也坚持到展览现场鼓励青年艺术家好好作画,观展十一天后离世,身披”民族魂“大旗。

(上)小泉癸巳男《山中湖水》木刻,鲁迅藏

(左)亚列克舍夫《城与年》木刻,鲁迅藏

(右)克拉甫兼珂《静静的顿河》木刻,鲁迅藏

先生倾尽所有狂热收藏,不为赚钱与表面欣赏,初衷是为供中国新兴木刻借鉴攻错,培养美术人才,蕴含着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

鸟居清长《色町街上的夕》木版画,鲁迅藏

“像投枪,像匕首”文风犀利到大写“吃人、人血馒头”,因不愿同流合污直接抱着“不干了”牌子辞职的鲁迅,做起设计谈起艺术来却总持有一份民族温情,与人性至暖的使命感。

他的Logo、书籍、字体设计与版画收藏为家、为国、为后来人。

对于新一代,他愿“中国的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火炬”。

1936 年鲁迅与青年木刻家们 沙飞 / 摄

借用先生的话语,象君愿咱们的青年设计师,做好每个设计,不必听外界“做设计不如做管理、送外卖、搬砖”,等各种否定打击言论。

即使现在只是一个无钱无名的小设计师,要相信你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作品,或许能改变生活,让世界更美好。

鲁迅手绘图

静下心来想一想,自己当初学设计、做设计师的目的是什么?

是为了利己还是利他,是为了发财还是想表达、改变些什么?

或许在这个时代缺的不是赫赫有名的设计师,而是怀揣信念感,打心底做好设计的人。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召唤,每一代人有每代人的使命,先辈已用热血为我们打下良好基础,我们又有何理由不奋斗,不勇敢的坚持做好自己的事业呢!

图片来源:

微博@《觉醒年代》官博、豆瓣、网络

想了解更多关于鲁迅先生的作品与故事

可以瞧瞧下面这本书

《鲁迅文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