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雨老师讲伤寒论98,99条

98.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者,与柴胡汤,后必下重。本渴饮水而呕者,柴胡汤不中与也,食谷者哕。

病人脉浮恶风寒是有表证,脉迟是气血不足缓缓来迟,外感伤寒虽然恶风寒但手足温,可见是阴虚内热之体,当用桂枝二麻黄一汤重用草枣芍加天花粉清热生津,调营卫解表寒。

阴虚燥结便不下,医生反复二三次泻下,大伤元气。

胃喜润恶燥多气多血,腑以阳为运,才能受纳腐熟食物,腑以阳为运,膀胱无以运化小便难出,水液内停逆上于胃满而不受,加上胃阳虚弱无力运化的双重打击下,所以不能食。

胆胃相通互用,胃中满而不降,胆道壅塞不能疏泄,郁结胁下满痛,胆汁不泄反流血脉身目发黄。

阳不化津水饮犯上,胃中满口渴入水既吐。

这是个里津血亏损燥结阳明外感风寒的内外夹杂病,不可单治,当表里兼顾。因下不得法变成了坏病,综合以上分析,变成了阳不化水,肝胆郁滞身目黄的阴黄病。

小柴胡汤误也。这篇是主要讲述了少便难,水邪作满的胁下满痛与胸胁苦满,不能食与默默不欲食,饮水则呕与心烦喜呕,是有区别的,不可误用小柴胡汤。

99.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

与上一条相同,外感恶风身热,手足温而渴,症见胁下满用小柴胡汤。

上条不能用小柴胡汤区别是小便难,饮水则呕的水饮病不同。区别对待。

呕,呕吐,呕有物出与呕而无物

小柴胡汤的少阳气机不利,心烦喜呕,这个频频作呕,应该是无物的。

(0)

相关推荐

  • 桂枝汤、小柴胡汤临床应用心悟

    在学习<伤寒论>的初始,王大经老师曾叮嘱过我,对于<伤寒论>要认真研读,"桂枝汤.小柴胡汤(以下简称桂.柴二方)"不但用于治疗外感病,而且可以用于治&quo ...

  • 晨雨老师讲伤寒论83—91条

    ​83.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 84.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必便血. 85.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 86.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眴(音唤,又胡绢切,下同.一作瞬)不得眠 ...

  • 晨雨老师讲伤寒论29,30条

    ​29.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 ...

  • 晨雨老师讲伤寒论31,32条

    31.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方一.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芍药(二两) 大枣(十二枚,擘) 太阳病,背项胀痛,无 ...

  • 晨雨老师讲伤寒论27,28条

    ​今日学习 第27条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发热恶寒,热多寒少,有表证之像,但脉是微弱的不浮,说明邪不表,回顾第二十三条,脉微,但是面有热色,身 ...

  • 晨雨老师讲伤寒论25,26条

    ​25.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方十二. 桂枝(一两十七铢,去皮) 芍药(一两六铢) 麻黄(十六铢,去节) 生姜(一两六铢,切) ...

  • 晨雨老师讲伤寒论37,38条

    ​37.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小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 黄芩 人参 甘草(炙) 生姜(各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半夏(半升 ...

  • 晨雨老师讲伤寒论21,22条

    今日学习<伤寒论>21条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恶寒者加附子. 太阳病下之后,这是外内夹杂病,因内证明显,外感不显,用了下法.不可能太阳表证用下法. 第十五条也 ...

  • 晨雨老师讲伤寒论19,20条

    今日学习<伤寒论>19条 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服用桂枝汤呕吐 者,为什么用桂枝汤,说明患者是有表证的,用了之后吐了为何,咱们回顾第17条:就明白了. "若酒客病,不 ...

  • 晨雨老师讲伤寒论39,40条

    39.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大青龙汤发. 这条同上一样用大青龙汤,补充了不同体质产生了不同的症状,同病不同症的个体差异. 太阳伤寒本是脉浮紧,恶寒无汗,身.这里脉却浮缓了,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