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地产人,〔极端〕且〔千奇百怪〕的买房观

老祖宗说,干一行爱一行。
很多人(包括我)理所当然地认为,做房地产的人一定是房子的忠诚信徒、一定非常会买房、一定靠炒房赚了很多钱。
并不是——地产人之间的买房观,极端地不同。

01

亡命之徒。

这类地产人最容易出现在营销端口和投资端口。他们对房子的热爱,工作惯性使然。
朋友A,某地产公司的销售经理。

长期浸润在销售一线,让他对市场很敏感。2008年重庆楼市低点时,分别在南坪和大坪买了房。两年后卖出,彼时还是置业顾问、才大学毕业的他,第一次尝到数钱的快乐。

从这以后,他就像一个食髓知味的赌徒。透支信用卡、找各种途径贷款、向家人朋友借钱……为了买房,把杠杆用到了理论上的最大值。

最高峰时,他手上有8套房。

朋友B,某地产公司投资总。

做多了拿地研判,让他更了解区域发展和政策导向。而公司受业绩考核,明知有风险依然会“慷慨”拿地。

潜移默化之中,他在买房这件事上的胆量,比普通人大得多。A手上的8套房,在他面前也只能自称一声“小弟”。

因为,他有12套房。

02

极度保守。

这类地产人最容易出现在财务端口和法务端口。财务,投资时要算尽每一分钱的回报;而法务,投资时要算尽每一条潜在风险。

朋友E,某地产公司的财务总,年薪上百万。

一年哪怕只投一套房,对他来说都是轻轻松松的事情。而实际上,目前为止,他只有1套房。

他说,要是每天在账户里看不到钱进账,就觉得心里空落落的。他也曾不遗余力地向营销口灌输自己的观点,负债控制在30%-50%才是健康的,你们这样搞迟早一天会崩盘。

结果,四处贷款买房的营销口,不仅每次都能全身而退还能大赚一笔。这么多年过去了,他很眼红,但依然觉得“迟早会崩盘”。

朋友D,某地产公司的法务总,也是年薪上百万。

他的眼光非常准。从红旗河沟到照母山再到中央公园,他都押对了板块,也买到了板块里相当划算的好房子。

但工作原因使然,他对风险非常敏感,每一次买房都无比纠结。时过境迁,他只有3套房。

长按二维码,进入「买房知识局交流群

03

专注商铺。

这类地产人,最容易出现在运营端口。因为他们的日常工作,通常会和商业的招商和运营挂钩。

朋友E,商业地产出身,现在负责某地产公司的运营。

别人投资首选住宅,见效快、来钱多。他投资只买商铺且只买社区门面,前前后后买了七八套商铺,当一个开心的“包租公”。

前几年时他确实在这上面尝到了甜头。一套社区门面,二三十平米,单价低总价低月供不多,租金可以覆盖大部分贷款,甚至还能有点盈余。

但这两年,他觉得自己被套牢了。

实体经济被冲击,尤其是受疫情影响,商铺的租金上涨乏力、资产增值更乏力。即便如此,他依然没有放弃收租的执念,而是采取了“曲线救国”的方式。

他开始买住宅,但只考虑一楼,因为可以改成“商铺”,租给别人开小卖部、便利店、麻将馆。
05
领导不如下属会投资。

这也是地产圈很神奇的现象,身处高位的领导可能还不如手下的员工会投资。

有可能是没时间做投资。

朋友A做销售十几年,不是没有机会升职,是他不愿意升职。在他看来,升职之后就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做投资,反而耽误自己赚钱。

有一位朋友告诉我,他的领导曾经跟他说过这么一句话:我这辈子,只能当个高级打工仔了。

有可能是看不上这个钱。

地产高管,尤其是坐在区域总、城市总、集团总的位置,每年的工资收入、奖金激励,哪一项加起来不是甩普通工薪阶层几条街。

也有可能是没钱去投资。

很多地产公司都有高管跟投的制度。并且,很多时候是强制性跟投。做完跟投,就算是高管也可能没有余粮了。

06

朋友A和朋友B,判断去年是重庆楼市的低点,再次熟练地操作杠杆最大化。依然是8套房、12套房的满仓配置。
但杠杆越大、负债越高,资金断裂的风险也被推到了最大值。每天在悬崖边跳舞的日子过于刺激,一不留神就会掉下悬崖,变成一条没有生命的咸鱼。

朋友C和朋友D,仍然是坚定的保守派。各自握着手上的1套房、3套房,都不考虑入场“搏一搏,单车变摩托”。

这一次,谁能笑到最后、AB会不会崩盘,其实很难说。

从我个人出发,非常不建议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去效仿AB的投资方式,风险太高。也不建议对商铺情有独钟,专业壁垒太厚,一不小心就被套牢。

如果你一定要投资,保值也好、增值也罢,请为自己留足3-5年的流动现金。如果留不了这么多,也要保证自己的负债在可控的范围,最好不要超过50%。

——说明——

文中的现象不代表所有地产人
欢迎地产人or非地产人,在评论区写下你的买房观

end

扫描二维码
进入「买房知识局干货群
一起交流楼市,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