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出土一墓志,揭露武则天的兽行,史书果真没骗人

谈到南唐后主李煜,比起他的帝王身份,可能他一代词帝的地位更加引人注意,因此前人评价李煜时,才会发出“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的感叹。皇宫里的纷繁琐事,你争我斗,已是现在的我们无法真正了解的,只能根据各方史料揣摩,这也是考古的意义。在二十六年前,专家在陕西发现了一座古墓,墓主人名为阎庄,相传是唐朝吏部尚书阎立德之子,长期保卫太子李弘——唐高宗和武则天的长子。他的墓志也揭开武则天的兽行,让人感叹史书上记载的事实。

阎庄并无什么名气,他所保卫的太子李弘是唐高宗李治的第五个儿子,为人聪明有主见,贤德识大体,深得唐高宗喜爱,然而这位太子在随行洛阳途中,猝死于合璧宫绮云殿,年仅23岁。关于这位太子的死因说法不一,其中一个竟与其母武则天相关,但是这一次在阎庄的的墓中,人们找到答案。据阎庄墓志记载,显示阎庄是久病缠身之人,只是墓志铭所言:“岂意彼苍冥昧,福寿徒欺。积痗俄侵,缠螘牀而遘祸;浮晖溘尽,随鹤版而俱逝”,这一句细看未免有些蹊跷。螘牀在此处意指太子的病床或者灵床,而鹤版应是指太子的棺材。此言略看颇有连坐之意,主死臣随,足见一番忠心耿耿。

可观察一下二人死亡时间,同为上元二年去世,历史上对于李弘的死因本就说法不一,而这墓志的发掘更加为李弘是非正常死亡提供了依据。虽然相传李弘是体弱多病之人,久积成疾,《旧唐书》中记载他是因病亡故,可是他身边的近身护卫也在不久后去世,这不得不令人多想。好好的太子,以仁德著称,又颇具长远目光,自是深受皇帝喜爱,而这种喜爱,在你争我夺的政治权谋中最为致命,于是历史学家才会有了武则天赐他鸠酒致死一说。这在《资治通鉴》和《新唐书》中都有迹可循。而说到武则天,一代女帝,她的野心和谋略自然是不用多说。

武则天反复入宫,凭借貌美的姿色夺取唐高宗的欢心。在宫中诞下李弘之后,更是进一步稳固了自己的地位,对当时因无子而不受待见的王皇后和正当受宠的萧淑妃都造成了不小的威胁。其实武则天弑子一说并不是无稽之谈,相传武则天入宫后为扳倒王皇后,竟忍心害死女儿,而后又嫁祸给王皇后,才会有后来高宗废掉王皇后和萧淑妃之事。当然这并无绝对证据,只是将此事与李弘之死联系起来,武则天的心狠手辣,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也足可见得。可李弘为人贤德,知礼识体,待人尽显仁礼之态,朝中大臣对他称赞不已。他不仅在政治上表现出色,同时他也重视治学,体恤民情,在灾乱饥荒时亲自了解那些不能饱腹之人,命令家仆给他们分发粮食。

这种种行为,让李弘在高宗心里的喜爱程度节节攀升,母亲武则天其实也十分喜爱他,重视他。只是这种喜爱,终究是敌不过权力相争。李弘日渐长大,与母亲武则天之间的关系也逐渐变得微妙起来。二人虽然血浓于水,可武则天毕竟不是一名普通女性,不想只是独独受宠,无忧无虑安享晚年。她要的是主宰天下,夺得最高的政治权力。而日益长大的李弘无疑是她政权路上最大的拦路虎。不论从哪方面来说,堂堂太子都比她更适合也更应该继承皇位,在她之前还并未出现过女子为皇帝,掌权国家大事的现象。可之前的垂帘听政,以及对李治在政治上的帮扶,都在一步步扩大武则天一统天下的野心。

咸亨二年,年仅十八的李弘出于善心,替自己的两位同父异母的姐姐求情。那两位姐姐是萧淑妃之女——义阳公主与宣城公主,二人因母亲的原因一直被幽禁宫中。李弘为她们二人向高宗求情,让她们嫁人,高宗不仅答应了,还非常赞许李弘这种做法。这让武则天看在眼里,恨在心里。当年她与萧淑妃争得你死我活,她费了好大心力才打倒这一劲敌,巩固自己的地位。如今李弘去帮自己仇人的女儿求情,这让武则天深感不适,与李弘的矛盾也就日益凸显。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李弘与武则天从处事方式,治国态度上来说,都相差甚远,也难怪武则天会对他动了杀心,以鸠酒赐死李弘。

这一说法究竟是真是假我们无从得知,但依据当时的政治形势来判断,武则天对李弘已完全不作亲生孩子对待。她步步为营,经营多年,怎会轻易让给别人,哪怕那是自己亲生的孩子。但也正是因为武则天的野心宏图和不择手段,才成就了她一代女帝的辉煌历史。对于李弘的死,不由得想起李煜的“我本西方一衲子,为何流落帝王家”之说。以李弘的为人处世来看,就算不是皇室血统,也足以成为一名朝中重臣,只可惜在政治权斗之间,亲情也不堪一击,独留下一段惊世骇俗的传奇罢了。参考资料:《南唐杂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