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四进老师讲伤寒论(58)

第五十八讲   讲于2015年6月27日

第一百七十条,“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者,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就是说有表证的时候不要用白虎汤,发热无汗没说恶寒,用了就会出问题。有个老大夫看见小孩高烧,用白虎汤后就昏迷了,就是用早了。表证就解表就完了,凉药使寒把热闭塞住了,发布出来就神昏了。这些学院派的医生就把烧和热画成等号了,你要看是里烧还是表烧,里烧才用白虎汤。表烧是风寒闭表、阳气不宣、闭而发热,要用桂枝汤、麻黄汤了。如果表寒里热了,也是发高烧就是大青龙汤证了,就要表里兼解了,方法得跟着病机走。白虎加人参汤必须得有渴欲饮水,表风里热的用桂枝二越婢一汤,出汗怕风。如果只是发烧、出汗、咳嗽,口渴、舌苔滑就是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口渴肺热就是桂枝二越婢一汤。有表证、里热还可以用葛根加石膏汤,用白虎汤要确定在里不在表,其实每个方子单纯用都要小心。反而合方要保险一点,并病合病的时候还是多。

第一百七十一条,“太阳少阳并病,心下硬,颈项强而眩者,当刺大椎、肺俞、肝俞,慎勿下之”。得了太阳病又传到少阳病,太阳病还没好。颈是脖子两边的少阳经,项是脖子后边的太阳经,前面是阳明胃经。少阳禁下、禁汗、禁吐,但可以用柴胡桂枝汤一起解决。可以刺大椎和肺腧解太阳之表,刺肝俞解少阳之表,治疗少阳要想到厥阴上。我喜欢用奔豚汤,像小柴胡汤或四物汤,这就是厥阴和少阴合方。再加上通大便的药就可以治疗直肠癌,直肠癌百分之九十会转移到肝上,庚金克乙木了。现代医学发现肝脏和直肠的血管是直通的,中间没有瓣膜,两面垃圾可以相互传递。所以大柴胡汤能把肝脏的毒素从大肠排出去了,所以治疗直肠癌一定先把肝脏护好,不传脏、只在腑上是要不了命的。我治疗的一个直肠癌病人,做完手术后用中药,排出来的大便又红又黏还恶臭。这些东西不排出来还会复发的,热证化疗后就搞成寒了,体质寒但肠道是热的。重病就是寒热错杂,本虚标实的,白细胞四千以上就是面黄肌瘦又黑的少阴证了。用大柴胡汤合上治疗少阴的方子,控制少阴还得下阳明,到现在七八年了没事,体重从一百一时斤长到一百六十斤。能形成肿瘤就证明人体能把它包起来,要不早扩散到血液里就完了,人体正气把它固定到一个地方带着也没关系。带瘤生存的人很多,有些人一辈子都不知道,癌症不可怕,恐慌造成的过度治疗才可怕,六经的主方就是恢复经络功能的方子。

第一百七十二条,“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黄芩汤方,黄芩三两(味苦寒)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芍药二两(味酸平)大枣十二枚(掰,味甘温)。右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若呕者,加半夏半升,生姜三两”。没有用泻药就拉稀就是自下利,葛根汤是太阳和阳明的下利。风寒在太阳是寒化,到少阳就化热了,热迫肠液下漏。一定有发烧、口苦、咽干、腹痛、大便不爽而臭的少阳症状,结合到厥阴就会大便黏腻、里急后重。后世治疗赤白痢疾的白芍汤就是在黄芩汤的基础上的,黄芩汤是一个纯阴补阳的方子。黄芩可以清肝胆之火,苦药有燥湿清热的作用,白芍养肝、平肝木,所以厥阴、少阳也是同治的,加上甘草、生姜、大枣补脾。看见下利要分析是葛根汤证、黄芩汤、葛根芩连汤还是理中汤证啊,黄芩汤是少阳的湿热利,这也叫协热利。理中汤是寒性的下利,葛根汤证是表邪引起的下利,纯里证引起的下利白头翁汤证就在厥阴了。阳明的下利就是大承气汤了,下利黑水、热结旁流了,是从燥屎边上挤出来的臭水。还有寒热错杂的甘草泻心汤证、桂枝人参汤证也有下利,一般腹疼都加白芍。纯阴的白芍能平肝,肝木就不克脾土了,肠道不疼了下利就是止住了,白芍还能养肝血、滋脾阴。

第一百七十三条,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黄连汤方。黄连(味苦寒) 甘草(炙,味甘平) 干姜(味辛热)桂枝(去皮,味辛热)各三两 人参二两(味甘温) 半夏半升(洗,味辛温) 大枣十二枚(掰,味甘温)。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夜二服。这又是一个上热下寒,再热就脸红了,口干苦。胃中有寒气、水湿了就肚子疼了,这和那五个泻心汤证病机差不多,这里没有说心下痞。古人经常用它治疗吐泻、舌苔干黄、拉稀的霍乱证或者食物中毒。这里面就黄连是个凉药,如果把桂枝换成黄芩就是半夏泻心汤了。桂枝可以温通上下、内外,能强心阳、温小肠,因为心火在上面就小肠下面就是寒的了,就拉稀了。桂枝降冲逆小肠的温度就被提上来了,桂枝和黄连合用解决上热下寒,再温中阳,气机升降就调和顺了。呕吐时热证比较多,也有寒症的吴茱萸汤证,口吐涎沫,口水较多。吃坏东西或者肠胃里面有腐败的东西了,又吐又泻的时候不要止。肠道有热拉不下去就会吐,一吐一身汗,吐得要死。难受是正常反应,打止吐针后马上就肚子胀,毒素没有出的地方就不行了。然后把干屎排泄完了就是稀水,那就是自己洗胃肠道了。人体发现来了毒素就从里往外开始渗水,冲刷后避免你把这些毒素吸收,这时喝糖盐水注意补水就行了。用泻心汤和黄连汤都可以,泻完了利自然就止住了,喝点小柴胡汤清少阳的火止吐,又能补充肠胃的津液。不腹痛就用泻心汤,呕吐用半夏泻心汤,下利用甘草泻心汤,腹中肠鸣、水走肠间用生姜泻心汤。

视频链接:

//v.youku.com/v_show/id_XMTI3NTc2Njk2OA==.html?from=y1.7-2

石家庄市春江书院是一所公益性国学讲堂,院长刘东亮老师,地址在石家庄市槐安路与红旗大街交叉口东行一百米路南卓达玫瑰园13-1-501,每周五晚上七点半谢志民老师讲书法课,周六下午两点半杜大威、刘东亮老师讲佛学课,周日上午九点王四进老师讲中医内治,周日下午两点半刘东亮老师讲易经风水课,欢迎前来免费学习。春江书院在卓达玫瑰园29-2-101开设电疗及中医门诊,由刘忠义老师、耀智、耀义为大家电疗诊治。每周三下午王四进老师为大家中医内治。欢迎病患者前来就诊或保健理疗。联系电话:刘海峰(耀义),13131123060。

(0)

相关推荐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三八)

    伤寒论第34条辨原文: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连黄芩汤主之. 原文解释:太阳病,症属桂枝汤症,本当用汗法,医生却反用下法,导致腹泻不止,脉象急促.短促的 ...

  •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34条)

    从头学中医 让更多人了解中医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34条) 讲者:孙洁  编辑:东旭 34.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葛根半斤     ...

  • 王四进老师讲伤寒论(73)

      第七十三讲      2015年8月30日下    栀子偏于入血分,入小肠,清心包热:石膏偏于入气分,清肺胃热.如果肺胃和心包都热的话白虎汤和栀子豉汤合方.    伤寒论第222条"若渴 ...

  • 王四进老师讲伤寒论(71)

    第七十一讲      2015年8月23日下     咱们刚才讲了阳明病热入血室,阳明大肠热引起血热入到血里面,少阳病也有热入血室正好受到风寒了感冒了月经也来了,感冒比较厉害有时候热随月经排掉了不治自 ...

  • 王四进老师讲伤寒论(68)

    第六十八讲       2015年8月16日   上堂课咱们讲到208条,207条条文是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调胃承气汤为什么会心烦呢,因为胃有一条络脉通着心脏呢,所以肠胃有燥热尤 ...

  • 王四进老师讲伤寒论(67)

    第六十七讲   2015年8月9日下   伤寒论第202条"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必衄."这是个阳明病口燥咽干的但是不想喝水,此必衄,这种情况下就容易鼻子出血,病机病理 ...

  • 王四进老师讲伤寒论(65)

    第六十五讲      2015年8月2日下    刚才我们主要强调了一下寒湿发黄与湿热发黄之间可以互相转化,在治疗的时候看 是热是寒,我在临床上治疗过一个本身是个寒湿发黄,寒湿的比较厉害但是治来治去热 ...

  • 王四进老师讲伤寒论(63)

    第六十三讲       2015年7月26号下     伤寒论187条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 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 ,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系太阴就是 ...

  • 王四进老师讲伤寒论(56)

    第五十六讲  讲于2015年6月14日 第一百六十五条,"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鞕,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二十七".这是下利的葛根汤证的表证,吐的话加半夏,用完后汗出不解 ...

  • 王四进老师讲伤寒论(55)

    第五十五讲   讲于2015年6月14日 旋覆代赭汤主要是用生姜五两去胃中痰水,旋覆花用了三两代赭石用了一两,只是为了去嗳气.一个病人吐得厉害,几乎三四天吃不了东西.食后即吐有味的一般是热证,胰头.幽 ...

  • 王四进老师讲伤寒论(54)

    第五十四讲  讲于2015年6月7日 甘草泻心汤的煮法是用十碗水熬成六碗,去渣后再浓缩成三碗,胃气不足就不要水太多.本身肠胃的功能因泻下已经差了,化不开水了,水太多会影响药效,生姜泻心汤也是这样.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