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基础知识点全覆盖 Ⅳ 水环境
1、水圈的主体:海洋水
淡水的主体:冰川
2、水循环的环节: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水循环包括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①“纽带”联系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的纽带
②“调节器”调节地球各圈层的能量对全球的水分和热量进行再分配
③“雕塑家”通过侵蚀、搬运堆积塑造各种地表形态
④“传送带”地表物质迁移的主要动力和载体
⑤使陆地水得到更新和再生
3、河水补给
4、水资源的概念:
广义:水圈中的水体总量
狭义:目前技术条件下人类可以利用的那一部分淡水,包括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5、水资源的评价指标: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6、中国水资源的特点及其原因
7、水危机的原因及其措施
8、我国水资源最缺乏的三大流域:黄淮海流域(华北平原)
原因:自然原因:地处华北地区,夏季风影响小,降水量小
人为原因:人口、城市集中,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水质污染严重;浪费严重
9、世界水资源分布及其原因
10、洋流的成因分类
11、世界洋流分布模式
注:1、注意洋流的流向与行星风系的关系
2、不同海区洋流的名称及其成
3、表示世界大渔场的分布:
太平洋 1 位置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海水上下翻动,饵料丰富。
太平洋 2 位置秘鲁渔场:秘鲁寒流为涌升流,饵料丰富
大西洋 1 位置纽芬兰渔场: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海水上下翻动,饵料丰富。
大西洋 3 位置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和南下寒流,海水上下翻动,饵料丰富。
12、寒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降温减湿
秘鲁寒流、西澳大利亚寒流、加利福尼亚寒流沿岸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原因之一是寒流降温减湿的影响。
13、厄尔尼诺现象:赤道附近的太平洋东部海水异常升温,上升气流明显,导致南美洲西岸降水量较正常年份多;
太平洋西部气温下降,盛行下沉气流,亚洲东部,菲律宾群岛等地降水量较正常年份少,夏季风势力较正常年份弱。
13、洋流的影响
①对气候: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②对海洋生物的分布:形成世界四大渔场
③对航运:顺流有利于航运,逆流不利于航运
④对全球水热平衡:有利于全球的水热平衡
⑤对海洋污染:有利于海洋污染物的扩散,但使污染物的范围扩大
14、北印度洋海区的季风洋流
①终年受西风带的影响
②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有利于西风的进入
③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
④海岸线曲折,受海洋的影响较大
⑤山脉多东西走向,对西风的阻挡较小,有利于西风的进入
16、世界海洋油气资源的分布:波斯湾、墨西哥湾、几内亚湾、北海等地。
17、领海:领海的宽度为 12 海里(22 千米),沿海国家对领海拥有全部主权
专属经济区:从领海基线起约 200 海里(370 千米),沿海国家对其间的资源享有专属权及管辖权,其他国家
可航行、飞行、铺设电缆和管道等
公海:任何国家对公海都不拥有主权
18、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及其意义
交通运输(海洋运输)、通讯、储藏、旅游、生产(人工岛等)和兴建海底城市等。
下篇更新:第五章 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