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语言,亲子沟通有效进行时
来源:上海学校心理
非暴力沟通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Marshall Rosenberg)博士提出的。他认为“暴力的根源在于人们忽视彼此的感受与需要,而将冲突归咎于对方”。所以,很多家庭亲子冲突的发生并不是因为,父母和孩子之间不爱对方,而是忽略了对方的感受需要,而且表达的方式不对。与此相对,“非暴力沟通”的方式则是基于爱与善意,指导我们如何“不再条件反射式地反应,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识地使用语言。我们既诚实、清晰地表达自己,又尊重与倾听他人”。心理学研究发现:在沟通时,保持对方情绪和心态的安定很重要,因为,当人们在焦灼地争论时,大脑就不再进行逻辑推理,而是进入不断反击的状态。无论我们论据有多充足,对方都无法被说服。那么,如何做到非暴力沟通呢?卢森堡博士提出了具体的4个要素:第一步:表达你的观察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是观察,并且表达出你的观察。注意:是观察,而不是你的评论。如果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别人就会听到批评,并反驳对方。所以在一段对话的最开始,心理老师建议你先说出你对事实的观察。举 例:评估:你根本都不爱学习。X观察:你刚才玩儿手机玩了有一个半小时了。✔评估:爸爸根本不关心我。X观察:学校的家长会,爸爸一次都没有去过。✔第二步:表达你的情绪感受我们每个人对各种事物都会产生不同的感受,这种感受是十分重要的。但感受是你内在的东西,别人并不知道。如果想要开展一段有效的沟通,就要清晰而坦诚地表达出你的感受。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感受是指你自己的情绪体验,比如感到开心、害怕、焦虑、受伤、喜悦等等,而不是你对某件事或者某个人的想法。举 例:想法:你这么说,我觉得你很讨厌。X感受:你这么说,我感到很有压力。✔想法:我要教训你。X感受:对于你的所作所为,我非常生气。✔第三步:说出你的需要非暴力沟通强调,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我们之所以产生某种感受,是因为我们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人言行的看法。批评往往暗含着期待,对他人的批评实际上间接表达了我们尚未满足的需要。如果我们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人们的反应通常是申辩和回击。反之如果我们直接说出需要,其他人就较有可能做出积极的反应。心理老师建议你,在沟通中请继续向前一步,说出你内心深处的需要。举 例:1.朋友叫我外号,我很难过。因为我想得到别人的欣赏。事实感受 内在需要2.你玩儿了一个半小时的手机,我有些焦虑。因为我首先不希望你的视力受损。事实 感受 内在需要
第四步:提出具体的请求。一个有效的沟通需要你明确地告诉对方,我们期待他们做什么。如果只是让对方不做什么,对方也许会感到困惑,不知道我们想要什么;而且这样的请求还会让对方反感。所以,我们需要明确告知对方,我们希望他们采取何种行动。举 例:模糊的请求:不要老是玩儿电子产品!X明确的请求:请现在放下手机,走到窗口,休息一下眼睛。✔模糊的请求:我希望你能关心我。X明确的请求:我希望你能参加这次学校的家长会,因为有一些信息我希望你能了解。✔上面的例子是不是让你有所感触呢。不知道大家平时是不是常常不由自主的掉入了“暴力沟通”的陷阱中,从而导致了一些冲突、矛盾或者误解?卢森堡博士强调说:“非暴力沟通不只是沟通方式,它更是一种持续不断地提醒我们心怀善意,将爱融入生活的方式。”希望这次分享的内容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在内心中建立起与对方真诚沟通的愿望,利用非暴力沟通四要素澄清自己的内在感受,改变我们与家人沟通的方式,构建愉快和谐的家庭氛围。咨询预约请扫描下方小助手的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