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顺民医案汇总一

▲李顺民 广东省名中医,深圳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二级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及博士后导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李顺民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国医院优秀院长,广东省劳动模范,深圳市名中医,鹏城杰出人才。
真武汤合实脾饮合五皮饮治疗局灶系膜增生性肾炎
【基本资料】
主诉:双下肢浮肿2月。
既往史:既往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20余年,曾口服替比夫定抗病毒,现已停药。
中医诊断:水肿-阴水(脾肾气虚夹湿瘀)
西医诊断:1、肾病综合征;2、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
【按语】
郑重申明: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药和计量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处方和计量。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强肌健力饮加减治疗重症肌无力案
陈某某,男性,76岁,初诊:2012-12-11。
发病节气:大雪后4天。
主诉:眼睑下垂、眼球活动受限伴手足乏力10年。
既往史: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血压最高BP 180/115mmHg;否认甲亢、糖尿病等病史。
【首诊证候】
现病史: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眼睑下垂、眼球活动受限,曾于外院诊断“重症肌无力(眼球型)”,给予新斯的明等治疗,病情反复,渐伴手足乏力、言语欠清。现眼睑抬举无力,眼球活动受限,眼睑下垂,肩背疼痛麻木,言语略欠清,手足乏力,纳眠可,大便日1次,小便调。
体格检查:舌淡红,苔白微腻,脉缓。双眼睑下垂、眼球左右活动受限。BP 170/100mmHg。
【辨证论治】
中医诊断:痿证(脾虚下陷)
西医诊断:1、重症肌无力;2、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
治法:健脾益气,强肌健力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功能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眼睑下垂为重症肌无力的常见症状,《北史》有“睑垂覆目不得视”的记载。《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一十》称“眼睑垂缓”,清·黄庭镜《目经大成》称为“睑废”,后世称为“上胞下垂”。
重症肌无力的病机主要为脾胃虚损,然而与他脏关系亦密切,脾病可以影响他脏,而他脏有病也可影响脾脏,从而形成多脏同病的局面,即五脏相关。但矛盾的主要方面,仍然在于脾胃虚损。脾胃虚损则气血生化乏源。肝乃藏血之脏,开窍于目,肝受血而能视;肾主藏精,“五脏六腑之精,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肝血不足,肝窍失养,肾精不足,精明失养,“精脱则视歧,视歧见两物。”故见复视、斜视或视物模糊。
根据'“虚则补之”、“损者益之”原则,李教授认为本病治疗当以补脾益损、升阳举陷为治疗大法。常用方为邓铁涛教授的经验方强肌健力饮加减。重用黄芪50克,更有用量至120克者,同时配合五爪龙、牛大力大补气血,柴胡、升麻升阳举陷,紫河车等血肉有情之品,补精益髓,共奏健脾益肾补气强筋之功。
郑重申明: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药和计量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处方和计量。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中医辨证治疗石淋案
【基本资料】
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酸痛、伴见尿频、尿急,少腹部拘急,夜尿2-3次,纳可,大便调。
既往史:曾行碎石术1次。
中医诊断:石淋(湿瘀内蕴)
西医诊断:肾结石
治法:清热祛湿,活血化瘀
处方:海金沙30g,金钱草30g,鸡内金10g,川牛膝30g,泽泻20g,红花10g,甘草5g,白茅根30g,车前子30g,莱菔子20g,薏苡仁30g,茼麻子15g,黄芪15g,7剂,日1剂,水煎服。
肾结石属于中医“石淋”范畴,《丹溪心法·淋》认为“淋有五,皆属乎热”。《诸病源候论·诸淋病候》云:“石淋者,淋而出石也,肾主水,水结则化为石,故肾客砂石”。中医皆用清热利湿之法,促使结石的排出。
李教授在临床中,多采用用清热利尿,通淋排石,兼行气软坚,活血化瘀之方法治疗结石一类疾病,方中鸡内金、金钱草、海金沙通淋软坚化石,莱菔子、薏苡仁祛湿化浊,茼麻子、车前子、泽泻、茅根利尿通淋,牛膝、红花活血化瘀,甘草缓急,牛膝有引血下行,且善长补肝肾强筋骨,腰为肾之府,肾虚夹湿热者,石淋病证患者会有明显腰酸痛,针对此类患者以牛膝补肝肾无助湿生热,关门留寇之嫌。
郑重申明: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药和计量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处方和计量。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中医辨证治疗消渴肾病案
【基本资料】
【发病过程】
入院症见:面色晄白,神疲乏力,怕冷,腰酸,尿频,双下肢水肿,纳差、腹胀,夜寐差,大便溏而不爽。既往有冠心病及高血压病史6年余。查体:形体略胖,慢性病面容,双下肢浮肿,心肺腹(-),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未引出。舌暗、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
辅助检查:
眼底检查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BP140/85mmHg,ALB28g/L;
血肌酐示:595umol/L,尿素氮24.22mmol/L;
尿检示:pro (++),血胆固醇6.8mmol/L,尿酸500mmol/L,24h尿蛋白定量波动在3.5g/天以下,查空腹血糖5.7mmol/L,尿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 6.9%,HGB80g/L、心肌酶谱、肝功能正常。
中医诊断:消渴肾病(脾肾阳虚、湿瘀内阻)
西医诊断:糖尿病肾病
治法:健脾益肾,温阳利水佐以活血祛瘀之品加减
处方:五皮饮合防己黄芪汤加味
防己10g,黄芪30g,大腹皮10g,肉苁蓉10g,法半夏10g,泽泻20g,桔梗5g,茯苓皮15g,炙甘草5g,赤小豆30g,冬瓜皮30g,14剂,水煎服,每日2次。
【按语】
益气养阴、健脾利湿治疗尿浊病
冷某某,女,24岁,初诊日期:2015-10-13。
发病节气:寒露后5天。
主诉:尿检异常3月余。
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
【首诊证候】
现病史:患者3月前体检发现尿PRO2+,当时测血压正常,无明显关节疼痛,无双下肢浮肿等不适,于外院住院行肾穿刺示:“膜性病变”,诊断为:“膜性病变”,患者因拒绝激素治疗而出院,现肾穿侧腰隐痛,余无明显不适,纳眠可,二便调。
体格检查:舌尖红,苔白腻花剥,有裂纹,脉细数。
辅助检查:2015-8-6外院肾穿示:符合膜性肾病改变。2015-10-12外院查尿PRO+,BLD+。
【辨证论治】
中医诊断:尿浊病(气阴不足,夹湿浊)
西医诊断:膜性肾病
治法:益气养阴,健脾利湿
黄芪30g,生地黄30g,山萸肉10g,山药30g,芡实30g,莲须10g,薏苡仁30g,醋五味子10g,鬼箭羽10g,牛膝20g,丹参20g,甘草10g,7剂,日1剂,水煎分两次服。
正清风痛宁缓释片,2片,口服,每日三次。
复诊2015-10-20
服药后无明显不适,纳眠可,二便调,舌尖稍红,苔白腻花剥,有裂纹,脉细数。中药前方加炒白术10g、沙苑子20g,7剂,日1剂,水煎分两次服。
正清风痛宁缓释片,2片,口服,每日三次。
复诊2015-11-03
服药后自觉精神较前改善,纳眠可,二便调,苔薄白腻花剥,有裂纹,脉细数。2015-11-03复查尿BLD+,RBC 45/uL。中药前方去鬼箭羽,加小蓟炭15g、墨旱莲15g,7剂,日1剂,水煎分两次服。
正清风痛宁缓释片,2片,口服,每日三次。
复诊 2015-11-17
前两日进食不洁食物后腹痛腹泻,自服藿香正气滴丸后症状改善,现无腹痛,大便仍烂,纳眠可,小便调,苔薄白腻花剥,有裂纹,脉细。2015-11-17复查尿PRO+,BLD±,RBC 79/uL,颗粒管型 1/uL。中药前方去牛膝、沙苑子,加金樱子20g、炒白扁豆20g,14剂,日1剂,水煎分两次服。
正清风痛宁缓释片,2片,口服,每日三次。
复诊 2015-12-08
正清风痛宁缓释片 2片 口服 每日三次。
复诊 2016-01-05、2016-01-26、2016-02-23、2016-03-08、2016-03-22
病情均无明显变化,治疗一直以参芪地黄汤加减及口服正清风痛宁缓释片维持。复查尿常规BLD由±~+渐转阴性。
郑重申明: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药和计量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处方和计量。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肝胃百合汤加减治疗虚劳病
【基本资料】
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疲劳乏力,经治疗后无明显改善,现仍疲劳、乏力,运动后加重,休息可缓解,头晕,易出汗,稍口干口苦,偶有腰酸痛,耳鸣,纳眠可,二便调。
既往史:13年前因“双侧肾上腺占位”行手术治疗。高血压病史4年。2015年1月行胃镜检查示: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
主诉:疲劳乏力5年余。舌红,苔薄黄,脉滑数。
中医诊断:虚劳(肝胃不和)
西医诊断:慢性疲劳综合征
治法:疏肝和胃
处方:柴胡10g,黄芩片10g,百合20g,丹参15g,乌药10g,黄芪30克,蒲公英20g,生石膏30g,麸炒白术20g,牛膝30g,天麻10g,炙甘草10g,7剂,日1剂,水煎分两次服。
复诊:2016-1-12
一般情况:诉服前方后疲乏、头晕症状明显减轻,口干、口苦改善,仍有耳鸣,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滑。
处方:柴胡10g,黄芩片10g,百合20g,丹参15g,乌药10g,黄芪50g,蒲公英20g,磁石30g,麸炒白术20g,牛膝30g,天麻10g,炙甘草10g,7剂,日1剂,水煎分两次服。
郑重申明: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药和计量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处方和计量。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从脾论治慢性肾炎案
【基本资料】
【发病过程】
刻诊:小便带泡沫,无腰酸乏力等明显不适,纳眠可,二便调。
体格检查:舌淡,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滑数;双下肢无明显水肿。
辅助检查:尿常规PRO2+
复诊 2012-5-15
诉服药两周后复查尿检尿蛋白逐渐转阴,现已孕25周加1天,复查尿常规正常,肾功能正常,无明显不适,舌边齿痕变浅,苔薄黄腻,脉细滑数。考虑患者既往有“咽炎”病史,拟原方加炒牛蒡子10g以利咽,加生地黄15g以养阴清热。14剂,煎服方法同前。
【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