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翰林院修撰:黄裳

转载请说明出处

商业合作请扫描文后二维码

每周坚持两篇原创

致力于跨界读书

用不同的经度突破思想的维度

本文主要介绍我在网上搜集资料时常用的思路!

1/9

惊见黄裳

在金庸大侠的著作《射雕英雄传》中,金庸借周伯通之口说出了黄裳的来历,原文较多,这里就不引述了,想了解的去看原文即可,省得又有读者给我发私信说我的文章“又臭又长,像女人的裹脚布”。

其实“裹脚布”放在现代是好东西,从这“又臭又长”中我们能看到女性在古代社会地位的演变,古代中国与战斗民族之间曾经历过的不友好但很亲切的“交流”,同时要告诉一下这位发私信的读者,你的名字我就不对外公布了,省得女权主义者打上门去。为什么?因为你竟敢说女性的脚臭,你说该打不该打?

总之,看过金庸小说的,大多都对黄裳这个名字如雷贯耳,黄裳与独孤求败、写《葵花宝典》的太监并称金庸小说里首尾都见不到的隐形高手。终于有一天,杨老师我哼着小曲,吃着盐水茴香豆,一边思考着“茴”字的四种写法,一边翻着《内乡县志》,突然发现,在《人物志》的第一栏赫然记录着:

黄裳,上白亭保人,永乐壬辰科进士,官至翰林院修撰,卒于京。

然后呢,没有然后了……

本来故事讲到这里,就该出现熟悉的“我知道有物书斋的读者都是喜欢深度思考的”这句结束语的,奈何老夫聊发少年狂,好奇心不可挡,对“黄裳”这个名字的执念让我决定追查,查,一查到底,搜山检海也要查出来。

谁知一入史料深似海,五个半小时后,当我检索了将近600万字的史料以后,揉着通红的眼睛,幽幽的说了一句:黄大人,你害得我好苦……

下面,是我逐步揭开真相的过程……

前方高能预警,本文为万字长文,且以下文字的枯燥率是上面文字的0.92倍,请18周岁以上的成年人自行决定是否阅读下去。

2/9

查还是不查?这是问题!

用百度搜了几遍以后,基本确定百度是不靠谱的。“永乐”这个年号锁定“黄裳”是明朝人,百度给的都是宋朝的黄裳。搜索引擎的好处就是,如果有什么人被搜索的比较多,那么他就会让你快速找到;缺点就是,如果这个人没有被很多人搜索过,那基本上你就找不到。

那么谷歌呢?嘿嘿,我就不告诉你我用没用谷歌。不过,谷歌也没搜出来,必应也没搜出来,维基百科也查不到,英文版的也查不到。这时我倒抽一口凉气,看来今晚的事情,不能善了哇。那么我急需要考虑就是一件事了,是现在回房间睡觉,美丽的妻子正在床上等我,还是继续追查下去?

如何选择?这是灵与肉的纠葛。思考了半天以后,我像教科书中写的一样,像新闻联播中播放的一样,像各种官媒中描写的一样,大手一挥,坚定的对卧室的方向说了句:“不,老婆,我们不约,我……有重要的……任务。”(画面请自行脑补)。

下了决定以后瞬间就轻松了,我知道其实这是我体内荷尔蒙和肾上腺素大量分泌以后产生的能量,这会让我的脑子更清醒,并不是真正的轻松感。我开始继续翻阅《内乡县志》,一个小时后,我悲哀的发现,“黄裳”好像从县志中消失了。但是没理由啊,一个在县志里人物志中排第一位的人,不可能后面没有他的事迹,到底是哪里出错了?

3/9

永乐十年壬辰科殿试名单

我滴眼药水的时候仔细想了一下那句话,永乐壬辰年就是永乐十年,也就是公元1412年,这一年,我的老乡“黄裳”中了进士,那么我从明清时代的进士记录表查一下可以不?

我赶快用百度找出明代历朝进士记录表,找到了永乐十年壬辰科殿试名单,那一年是马铎中状元,黄裳的名字排在第三甲第11名,赐同进士出身。这里我用了个小技巧,就是打开网页后,在浏览器上方点击“文件”——“查找”,输入要查找的内容,比如“黄裳”,那么网页马上就会跳转到有“黄裳”字眼的位置,并用黄色标识出来。快捷键是ctrl+F,苹果电脑是command+F,非常快,这个技能在检索大量资料的时候非常有用。

壬辰科殿试名单并没有更多的信息,只是印证了《内乡县志》关于“黄裳是进士”的说法。然后我想起了第二个信息,“翰林院修撰”,这个官职不是一般人能做的,洪武后期(朱元璋时代)设立“翰林院修撰”,作为给皇帝起草政令,誊写奏章的官员,是皇帝的贴身秘书之一,类似于现在的主席办公室秘书。

在永乐二年以后,永乐帝改为由一甲进士三名,就是状元、榜眼和探花担任翰林院修撰,由二甲进士担任翰林院编修,“黄裳”是三甲进士,按道理是不能担任修撰一职的,那么说明,县志记录的黄裳“翰林院修撰”一职不是黄裳殿试以后的第一职位,而是最终职位

4/9

一查到了隔壁县

那么现在有两个选择:1、查永乐朝翰林院名单,翰林院人数少,应该能查到,但是搜索引擎再度不给力,所有的“度”“歌”“百科”全部查不出来。那么转而第二个选择,回去再翻一下县志,看有没有遗漏。

重新核对县志的过程是痛苦的,904页的PDF格式县志,我用一个半小时重新翻阅了一遍,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人物志》、《艺文志》、《碑记》,因为这些分类内容里一般都会包含很多有用的信息。

比如某地立个碑,邀请在朝中做大官的本乡人写一篇碑记,这对于作者来说是很高的荣耀,大部分人都会在写碑记序言的时候把自己的生平简略交代一下,很多历史上籍籍无名的人就通过不朽的石碑留下了名字。但是我翻了一遍,结果是,没有。“黄裳”这个人就像消失了一样。

我的思想再度斗争起来,肾上腺素又开始分泌,这时候脑子突然灵光一现,记起好像开头《地理志》里有提过一句,明朝初年,从内乡县分出了十个大保(类似于现在的乡镇)分到了隔壁淅川县。我赶紧翻阅《地理志》,查出确实是成化七年分出十个大保到淅川县,其中一个保的名字叫做“上白亭保”。

哈哈哈,功夫不负有心人,黄裳是上白亭保人,成化七年是1471年,黄裳中进士是1412年,说不定淅川县志里有“黄裳”的记载。于是我马上在百度网盘里找到《淅川厅志》下载下来看。淅川在清代的行政单位是厅,修这本县志是在清代,所以叫做《淅川厅志》。

5/9

明太宗实录

满怀欣喜翻开《淅川厅志》的时候,我撇了一眼时间,22点42分,没关系,还不算太晚,老婆还没睡熟,我马上就破案了,破了案就可以回去睡觉了。我这样安慰着自己。

但现实很快无情的击碎了我的梦想,《淅川厅志·人物志》的记载:

黄裳,字黉(hong)衷,以进士入翰林院修撰,修国史,卒于京。

短短的一句话,没了,没了,没!了!!!

我心哇凉哇凉的,差点就要合上Mac去睡觉了。但几番斗争以后,终于决定,继续查,查不出来老子今晚不睡了!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

冷静下来以后,“修国史”这三个字引起了我的注意,我百度了一下,明代修订《元史》是永乐大帝登基以后开始的,1414年就基本结束了,“黄裳”如果去修国史,最多只能赶上个尾巴。而且,他一个“同进士出身”,能修起居注就烧高香了,怎么能修国史呢?

想到这里,好像有一道闪电在我脑子里闪了一下,“起居注”,对啊,我怎么不查皇帝的实录呢?实录是史官们忠实记载历代皇帝吃喝拉撒的记录,皇帝们今天干了什么事,说了什么话,穿的什么衣服,翻了哪个妃子的牌子都有忠实的记录,“黄裳”既然最后的职位是“翰林院修撰”,以他的同进士出身,肯定会有升官的记录,翰林院的官升官时,皇帝肯定要亲自召见,实录里一定有。对,这个思路对!

那么从哪位皇帝查起呢?永乐帝,就是明太宗!哈哈,欧耶!

6/9

太宗的孙子是宣宗

没想到,一入宫门深似海。

《明太宗文皇帝实录》一百三十卷,近百万字,我决定先从永乐十年查起:

永乐十年三月癸巳日(1412年4月19日),……命第一名进士马铎为翰林院修撰,林志王铨为编修,进士内原……黄裳为庶吉士,隶翰林院。

读这段文字的时候,我身临其境的感受特别强,皇帝殿试,金榜题名,琼林赐宴,金殿授官,我这位老乡“黄裳”终于从一介布衣熬成了公务员,还是国家中枢机构的公务员,这一天,应该是“黄裳”人生中最辉煌的时刻了吧,我眼中含着泪花,隔着600年的距离,看着这位老乡,默默的祝福他。

但从此以后,“黄裳”在史料中消失了踪迹,一直到九年以后:

永乐十九年秋九月丙寅日(1421年10月2日),攫翰林院庶吉士应奉初,黄裳……为检讨庶吉士。

还是庶吉士,只是加了检讨,不是反省自我的意思,而是检查诏书和文章的错漏,能做到“检讨庶吉士”,说明“黄裳”至少在同僚和天子那里有了“认真、细致、刚正不阿”的印象。当然,这个性格最后也是导致在县志里没有他记录的原因。

然后接着检索,无数次的“command+F”以后,《明太宗实录》检索完毕,太宗的儿子仁宗的实录也检索完了,“黄裳”又消失了,一直到永乐帝的孙子,著名的明宣宗朱瞻基,他的年号叫宣德,对,著明的宣德炉就是这个时期的产物。

宣德七年秋七月壬戌日(1432年8月1日),以考最升行在翰林院检讨黄裳,刘应麟俱为本院修撰。

考上进士20年后,同进士出身的“黄裳”终于达到了人生的巅峰,在年度考核中以“考最”升职,担任了只有状元才能做的翰林院修撰,成为皇帝的秘书长。

7/9

钦差大臣

然后,与之前一样,“黄裳”又消失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之中。直到:

正统三年四月丙寅日(1438年5月6日),赐誊稿修撰等官黄裳等九员白金各十五两,彩币一表里,罗衣一袭。

这是明英宗对黄裳修订他的父亲《明仁宗实录》的奖赏,在《明仁宗实录》里,我们可以看到黄裳的名字排在“誊录”这一列的第一个,官职是“翰林院修撰儒林郎”,从六品,相当于副市级干部,升官了。

翰林院修撰位卑权重也责重,担负着修国史,记录皇帝言行和协助皇帝起草诏书的职责,是皇帝的身边人,皇帝经常会问他一些国策方针,明英宗朱祁镇和他父亲一样,或许在问对中了解到了黄裳的“认真、细致、刚正不阿”,所以五年以后,

正统八年六月戊子(1443年7月1日),攫进士黄裳、熊璘等为监察御史。

监察御史相当于中央巡视组,代天子巡狩四方,位卑权重,是钦差大臣。明代把全国分为十三个区,每年都派监察御史巡视,惩治不法之徒和贪官污吏,县级以下官员,可以先斩后奏。但是实录上没有写黄裳去哪里,我们不着急,因为:

正统十年秋七月甲申(1445年8月15日),浙江监察御史黄裳言浙江绍兴、宁波、台州三府属县去冬以来瘟疫大作……如裳言行,不可徒事虚文。

原文有点长,主要意思是:浙江瘟疫死了三四万人,黄裳去浙江巡视时发现朝廷的赈灾款没有发放到位,且病死的人户籍还没消,家里没死的人还要给已经死的人接着交税,皇帝闻言大怒,让民政部火速通知浙江省委,严厉查办。

原来是去了浙江,这一去,浙江三个市被查出问题,三个县令被撤职,黄裳政绩斐然。

8/9

土木堡之变

历史没有记载黄裳为什么巡按浙江以后就没有再去其他省份,或许是年事已高,毕竟已经从政三十年,即便考上进士的时候是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现在也快花甲之年了。也或许是地方官员影响中央,不让这个愣头青到地方去了,总之,黄裳没动静了,一直到第二年冬天。

正统十一年冬十月癸卯(1446年10月28日),巡按浙江监察御史黄裳言御史给事中国初以来考满黜陟取自上裁……上嘉裳所言,以其下吏部行之。

黄裳没闲着,又对自己人开炮了。他说御史,给事中这些言官,这些年的升迁有些乱,上司说你行你就行,没有严格按照考评来,导致纪检队伍素质整体下降,希望以后吏部(组织部)能从严把关。皇帝听了很高兴,督促组织部按照黄裳的建议执行。

查完地方官查自身,黄裳确实是“刚正不阿”,皇帝没选错人,黄裳也觉得自己有了用武之地,如果那一场战争没有来的话。

正统十四年八月壬戌日,公元1449年9月1日,历史上第二次发生了皇帝被俘事件,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被瓦剌人俘虏,随行官员上至英国公张辅下至钦天监监正(连风水师都死了)等66名大臣战死,二十万明军死伤一半,最终回到北京的约三万人。

电视剧《女医明妃传》中明英宗被俘

黄裳就在其中,殉国时官职为监察御史,御史不是必须随皇帝亲征的,而翰林院修撰则必须要跟皇帝在一起,我想,黄裳应该是以翰林的身份随皇帝出征的。这时候,他应该已经年过花甲,出征之前,朝野上下均不看好这次战争,他毅然决然换了个身份,跟着皇帝一起走向未知的战场,应该是为了报答皇帝的知遇之恩。

9/9

完满人生

至此,黄裳的人生在史料中清晰了,我的案子也查完了,但是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600年前,我们在一个地方长大,同饮一江水,同看一片山,如果不是我偶然翻到县志,怎能知道黄裳这荡气回肠的故事,我想,在土木堡的战场上,这位头发花白的老乡,是否用拿了一生毛笔的手,执着宝剑,护卫在皇帝的身边,面对瓦剌人的屠刀呢?

这篇用将近一万字的文章叙述的黄裳的生平,在县志上就是短短的20个字,人的一生有多长又有多短呢?就如同现在看这篇文章的你和写文章的我,我们能在史书上留下几个字呢?黄裳让我看到了一个典型的中国儒家知识分子,读私塾,考科举,试金殿,游帝都,谏天子,诛奸邪,护圣驾,死其所。

黄裳的一生,是轰轰烈烈的一生,是不留遗憾的一生,他不会主动去处理人际关系,也不会上下钻营,他对着同僚开炮,只因为看不惯那些蝇营狗苟,他死在皇帝面前,只因为他要报皇帝的知遇之恩,他的性格,让他跟老家的关系也没处理好,县志上竟然连他死在哪里都没搞清楚。县志上满是同县文人李蓘的诗词章句和碑记,对他的记载只有简简单单一句话。

悲哉?不悲,因为我相信,黄裳在死之前,是满足的,是欣慰的,因为,这一生,他该经历的,都经历了,足矣!

合上MacBook,我走到阳台,看着外面的夜色,已经凌晨三点了,北方的冬夜真冷啊,不过,转念一想,还有三个小时就天亮了,立春也只剩40天了,快了!快了……

-本文完-

我知道有物书斋的读者都是喜欢深度思考的。

培训资讯系列

与人生哲学相关的文章

2019年传统奇门遁甲预测调理班(中级班)开始报名,满12人即开班,具体情况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咨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