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才华横溢满腹经纶,却因一首诗而得罪了皇上导致终身布衣,最后因吃河鲜过敏而死!
玄宗时期正值大唐盛世
在盛世气象的影响下
出现了一大批名垂千古的大诗人
比如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
他们同处在一个时代
又都是鼎鼎大名的才子
彼此也都是好朋友
他们中“诗佛”王维考上状元后
一入官场便平步青云
一路做到尚书右丞
可谓是是官运亨通
虽然后来担任伪职而被问罪
却也是有惊无险
“诗仙”李白虽狂妄自大
敢让高力士脱靴令杨贵妃磨墨
最后虽被赐金放还
半生也还算潇洒自在
“诗圣”杜甫作为名门之后
虽因权相李林甫“野无遗贤”的闹剧
而被困守长安等候
最终四处奔波潦倒一生
但也好歹做过河西尉、左拾遗等小官
而孟浩然则是比较特别的一位
他才华横溢满腹经纶
早早就远近闻名
也四处拜谒
一心只为求官
最终却一生无官
并非没有机会
而是他自己作死
把自己坑了一把
孟浩然出生在一个薄有恒产的书香之家
按现在来看是有房有车
是标准的小资家庭
从小和弟弟一起读书学剑
长大了不先去考进士
却与张子容一起去鹿门山隐居去了
其实孟浩然并非真的想隐居
而是唐朝先隐居后做官成了时尚
孟浩然不过是想走一条捷径而已
结果第二年张子容考试去了
孟浩然自己却背上行囊辞亲远行
漫游长江流域
广交朋友干谒名流
这一走就是整整十年光景
本以为这是一条捷径
没成想却是一条遥遥无期的不归路
眼见着岁月蹉跎
两鬓银丝已现
自己依然一事无成
开元十六年(728年)
已经40岁的孟浩然终于想通了
他来到了长安
想在这里一展抱负
出人意料的是
他居然没考上
不过这并没有让他放弃做官的年头
于是他留在长安城内
找机会向有权势的人献诗
希望借此机会被提携
孟浩然还特意写了一首诗
给当时的宰相张九龄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张九龄当然知道孟浩然的心思
也十分爱惜他的才华
于是准备找机会举荐一下孟浩然
不过在张九龄举荐之前
发生了一件小插曲
也因为这个小插曲
导致孟浩然惹怒了皇帝
并且因此好好的把自己坑了一把
在张九龄府上
孟浩然结识了同样才华横溢的王维
因两人性格相仿
诗风也相近
于是成了忘年之交
王维在皇家府库衣物的内署当差
工作非常清闲
王维经常在值班时
邀请孟浩然到办公室里
喝喝茶聊聊天
切磋切磋诗艺
内署也不是什么机密重地
看守的护卫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说来也巧这天孟浩然又来找王维喝茶聊天
两人聊得正起劲时
突然外面有人说皇上驾到
孟浩然连忙躲了起来
毕竟他只是一介布衣
若是被皇帝发现他私入皇家府库
不仅自己会获罪还将连累好友王维
只可惜慌忙之中并没有藏好
唐玄宗进屋看到了躲在桌子底下的衣角
王维顺着皇上的目光自然也看到了
无奈之下王维只好主动请罪
将自己与孟浩然交好
经常请他来玩的事如实禀告
孟浩然才华出众名声在外
唐玄宗也早就听说过他的名字
于是并没有怪罪王维
反而让孟浩然出来见一见
唐玄宗请孟浩然背一首自己的诗
也算是有心想要借机提拔
这对孟浩然来说无疑是个天赐的良机
然而不知道孟浩然哪根筋搭错了
他向皇帝吟诵《岁暮归南山》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这首诗虽然很出色,
但诗中“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却是对皇帝的大不敬
唐玄宗听后冷冷的说
“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
随即拂袖离去
唐玄宗走后,
孟浩然颓然低下头悔恨不已
他知道自己不仅没有把握住这次千载难逢的良机
亲手断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更辜负了王维的一番好意
于是不久之后
孟浩然便带着无限悔恨
心灰意冷的离开长安
回了湖北襄阳老家
过上了把酒话桑麻的田园生活
虽然此后陆续有人推荐他去做一些小官
但心有大志的孟浩然做得并不顺心
最后还是辞职回到老家
终日饮酒写诗聊以慰藉
一过就是十多年
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
另一位好友王昌龄因遭贬官而路过襄阳
特意来看望老朋友孟浩然
二人相见甚欢
此时孟浩然背上长了毒疮
大病初愈,医生原本告诫要戒酒
然而见到好友的孟浩然
全然把医生的告诫抛在了脑后
跟王昌龄纵情宴饮狂欢
又是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又是大口吃河鲜
以致旧疾复发医治无效身亡
去世时年仅51岁
他也终于一辈子都没有真正做官
回想孟浩然的一生
才华横溢,满腹经纶,诗名远扬
却只因一首诗而得罪了皇上
自己断送了大好前程
一辈子都没当上官!
或许孟浩然到死都带着一丝丝遗憾吧
虽然终生不仕
但孟浩然的在诗歌文学地位却很高
他与王维并称“王孟”
成为山水田园诗中两座高不可攀的巅峰之一
或许这便是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吧!
----------------------------------
万卷好书免费分享
李明曦频道
分享即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