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写《板桥路》,刘禹锡将其“改”为七绝,明朝学者奉为神品
俗话说得好: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当我们在文章的“思想”层面上难以取得突破的时候,就会在文章的“表达方式”上面下功夫。
而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内容,就会有“抄袭”的嫌疑。尽管如此,读者依然能在文章中感受到“形式上的美”,我们管这个叫“文学”。
在中国古代,人们对于“抄袭”其实并不敏感。常常有人用别人的诗歌来修修剪剪,将季康子改成李麻子,当成自己所作,只要改得好就会流传下来。
比如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就把白居易的一首七古,改成了自己的七绝,明朝大学子杨慎、胡应麟将其奉为神品。
一、《板桥路》与《柳枝词》赏析
《板桥路》是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下面是原文:
梁苑城西二十里,一渠春水柳千条。
若为此路今重过,十五年前旧板桥。
曾共玉颜桥上别,不知消息到今朝。
诗作意译:
梁苑以西二十里是广济渠,春天到来的时候,渠岸上千株柳树的枝条随风飘扬。我仿佛是为了重走这条路,才登上了十五年前的旧板桥。记得当年,就是在这里与他分别。从那个时候起,再也没有得到他的任何消息。
梁苑在河南开封府,是西汉梁国旧宫的遗址。水渠就是广济渠。这首诗写的是白居易偶然重游广济渠,想起十几年前的朋友。诗的开篇就交代了事件发生的地点,第二句点名了事件发生的季节。
《诗经·采薇》中有名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因此“柳枝”在中国古典文学里一直带有“送别”的意思。
奇怪的是,白居易重游故地。本来应该作“雨雪霏霏”之类的句子,他却在开场通过千条柳枝,描写了一次盛大的告别。
“一渠春水柳千条”,仿佛是在对他说:过去的早就过去了,是时候忘记了。可是他仍然控制不自己旧地重游,于是在诗的第四句中,他再度登上了十五年前那座旧板桥。
他想起了当初二人在桥上分别的情形,不能再见就算了,最起码也应该让他知道那个人“后来怎么样了”吧。可是自从那一次分别后,就再也没有听到任何消息。
白居易的这一首诗,后来被刘禹锡裁剪成了七绝《柳枝词》,原文如下:
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
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刘禹锡这一首七绝,在内容上仿佛和白居易的七古完全没有区别,但是在艺术表达形式上有了很大的进步。
首先,他把白诗头一句直接去掉了。因为无论有没有“梁苑城西二十里”,对于这首诗的主旨都不产生任何影响。于是,他一上来直接就说“清江一曲柳千条。
以“曲”字替代了原诗中的“春水”,写出了重游板桥者婉曲复杂的心思。正所谓柔情似水千道弯,千万柳条都在向他挥手告别,让他遗忘过去。只有一曲清江才能展现此时此刻,他的心境。
为什么他会如此矛盾呢?原来,在二十年前,他曾经与相爱的人在桥上分离。二十年后,他又重游旧地。不是为了与心上人再续前缘,只是想知道一点关于她的消息。
刘禹锡在诗的第一句中,用一个“曲”字表达了主角矛盾纠结的情感。在末句中又用“只恨”表达了主角的长情。经他改动之后,这首诗大致的意思并没有变化,但是表达出来的情感,远比原作强烈。
并且,因为删除了首句,所以诗歌就没有“限定场景”。删除了第三句,加快了叙事节奏,让行文不再“重复”(《四溟诗话》),显得更加简洁、清爽。如此一来,就成功提炼出了一个普通人怀念前女友的“经典情节”,更能引发读者的共鸣。
刘禹锡七绝被王夫之称为“小诗之圣证”,他本来最擅长写民歌歌颂爱情,这一首《柳枝词》当属中国古代“'季康子’改'李麻子’最成功的典范之一”。
二、白居易《板桥路》之谜
尽管刘禹锡对《板桥路》的改编非常成功,诗中表达的意思看起来和原作并没有什么区别。但是这并不代表《柳枝词》的故事,真的和《板桥路》讲的是一回事。
《板桥路》讲的到底是什么?有人说,这首诗写的是白氏自身的一段爱情故事。但是根据诗歌本身提供的信息,这个故事发生的地点是河南开封附近。
然而白居易两岁就离开了河南,直至六十岁时,才担任河南尹。往后倒推十五年,四十五岁的白居易被贬江州,他又怎么能与“玉人”在“板桥路”上相会呢?
故此,白居易所谓的“玉人”,只能是在他六十岁担任河南尹时,和他一道走过“板桥路”的人。那有人就要说了:难道是这个白居易临老入花丛,六十老翁和小姑娘谈恋爱吗?
六十岁的白居易是过来人了,他的精力不比青壮年时期,对寻常女子不太可能如此地长情。其实这位“玉人”,有可能并不是一位姑娘,而是他的好友元稹。
元稹早年曾经当过四、五年的河南尹。公元831年,也就是白居易任河南尹的同一年,元稹在武昌任所去世,第二年“归葬洛阳”。
洛阳在河南,白居易前去为元稹送葬,抬棺的队伍要经过梁苑城西二十里的广济渠。事后,白居易亲手给元稹撰写了墓志铭。元稹虽说是“暴毙”,但究其死因还是病逝。
生老病死是无可避免的事情,因此在《板桥路》的第二句中,白居易写“一曲春水千条柳”时,并没任何凄风苦雨的感觉。这些柳条,一齐挥手向老朋友告别。并劝慰他,不要一直去怀想逝去的人。
但是他的双腿,不由自主就走上了十五年前那条旧路,他的思维更加不受控制。十五年过去了,从前那位知己就这么消逝了。他不期盼他能再活过来,只是想再听到一点关于老友的消息。
这种矛盾想法本来是荒唐的,但是情之所至,哪里还要什么逻辑!
结语
《板桥路》可能是一首送葬诗,元稹、白居易是至交好友,他们相识、相交三十年,一生中唱和往来,作诗达到一千余首,而白居易留下的诗一共就三千多首。
如果这个假设成立,那么这首诗写于会昌五年(公元846年)的春天。就在七个月之后,这一年的夏天,75岁的白居易也去世了。
不过如此一来,这个假设似乎就不能成立了,因为刘禹锡比白居易还要早去世四年。那样的话,我们就看不到他的《柳枝词》了。但事实上诗歌本是生活的艺术化,也就是说,诗作是真假参半的。
正如刘禹锡为了艺术,在《柳枝词》中将“十五年”改为“二十年”一样。白居易当初重游“板桥路”的时候,也未必就真的隔了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