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领域近年出色的新药共同点:减少心血管事件,减少死亡
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都或多或少恐惧死亡。中国近年死因前五位分别是:脑血管疾病、心脏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疾病、外伤及中毒。
心血管内科曾昭华教授
近年中国已经临床应用的新药中,有六种作用尤为出色。令到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有了较大的进步。它们有一个共同点:用临床研究征服了业界,并且令到患者获益。它们循证医学研究的结果均显示:能减少相应人群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死亡率下降。从而延长相应人群的寿命。
这些药物治疗新突破主要涉及: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缺血性中风预防、心衰治疗三个方面,共六类药物。下面简单科普性介绍一下这六种(类)新药:
一、动脉粥样硬化治疗
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是现代人类健康问题的重点之一,或者说是首位。
第一类新药: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抑制剂 (简称:PCSK9抑制剂)
目前中国临床上使用的PCSK9抑制剂只有两个产品:阿利西尤单抗(波立达)、和依洛尤单抗(瑞百安)。有些国产品牌正在临床实验中。PCSK9抑制剂作用是降血脂。它是继他汀类降脂药物之后,临床使用的降脂效果最强大的一类单克隆抗体针剂。主要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通过有效降低LDL-C起到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甚至起到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从而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令到血管狭窄,甚至诱发形成血栓堵塞血管。从而产生冠心病、缺血性中风、肢体动脉闭塞症等。
自2012年开始临床研究,到2017年起,相继发表了多项PCSK9抑制剂的大型临床研究结果:PCSK9抑制剂在强大的降低LDL-C同时,降低重要心血管事件发生,降低死亡率。并且令到业届对“血脂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作用认识”发生了“质”的变化。
从80年代起,人们认识到胆固醇、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肥胖等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危险因素。通过治疗控制这些危险因素都能有效的降低冠心病等疾病的死亡率,和发生。
随着基础研究的深入及PCSK9抑制剂的临床实践证明。现在业届发生了观念的改变:LDL-C是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致病因素!
把胆固醇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从“危险因素”,上升到“致病因素”,这是质的改变。因为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疾病是人类死亡约50%的致死疾病。这个观念的转变对整个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产生的指导意义,我认为是里程碑式的!理论观念的改变,才会有质的飞跃!这也是我这短文把它列为第一类新药介绍及篇幅最长的原因。
目前降低LDL-C的首选药物,还是他汀类降脂药物。但是,单纯用他汀类药物很多病人均达不到应有的降脂目标。在降脂未达目标,或者预期单纯他汀类药物难以达到目标情况下,建议使用PCSK9抑制剂。
PCSK9抑制剂应该与他汀类降脂药物联合使用。
二、预防缺血性中风发生
缺血性中风发生主要原因有二:颈动脉及颅内动脉血管狭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所致)、心脏房颤形成的左心房血栓脱落流至大脑。
口服抗凝药能有效预防房颤患者的中风。口服抗凝药经典的是华法令,华法令使用历史长,有效,价格便宜。缺点是药物浓度易受食物和药物等影响而波动,不稳定。使用过少,无抗凝作用;用量过大,又容易发生各种出血事件,包括致命的脑出血。所以要定期检测凝血功能,调整华法令的用药量。使用华法令不监测凝血功能(INR) 往往发生危险。
第二类新药: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AC)
NOAC则解决了华法令这个“不稳定”,故使用方便。不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目前临床常用的NOAC有:利伐沙班、达比加群等。新产品也不断的涌现。也开始有国产仿制药。目前未进入国家集釆,我估计集采不远了。
NOAC主要用于:非二尖瓣狭窄的房颤病人。预防房颤引发的中风事件。也用于肺动脉栓塞和下肢静栓塞的治疗和预防复发。NOAC使用受肾功能衰竭的制约。
三、心衰治疗药物进展
心衰治疗是个难题。是心脏病的终极问题。延长心衰病人的寿命和改善生活质量是心衰治疗永远的课题。在八十、九十年代对慢性心衰,EF<40%病人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年死亡率大于50%。二十一世纪以来,慢性心衰的标准治疗是:在利尿基础上,应用“金三角治疗”:B受体阻滞剂+ACEI/ARB+螺内酯。这个规范心衰治疗方案令到心衰愈后有所改善。近年有几类新药临床研究表明也有很好的进一步获益。它们是以下几个。
第三类新药:沙布巴曲缬沙坦钠片 (诺欣妥,ARNI)
ARNI这个药在心衰常规治疗基础上,能进一步发挥更好的作用。减少了心衰病人的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降低研究观察期内心衰病人的死亡率和再住院率,延长了需要再住院的间隔时间。是心衰治疗领域的新星。ARNI也有很强的降低血压作用。同类产品也有在临床试验中。ARNI使用受肾功能衰竭的限制。
第四类新药:伊伐布雷定片(可兰特)
在慢性心衰的治疗用药中,是继B受体阻滞剂之后,又一个通过减慢心室率来治疗心衰的药物。是对不能使用 B受体阻滞剂,或者不能加大B受体阻滞剂用量的心衰病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药物。它的特点是:在减慢心率同时,不影响呼吸系统、不诱发哮喘发作、不降低心肌收缩力。能够在标准心衰治疗基础上,心率仍然快的病人,改善心衰愈后。
第五类新药:钠葡萄糖转运蛋白一2抑制剂(SGLT-2抑制剂)
SGLT-2抑制剂是一类治疗糖尿病的降血糖新药。它主要是通过小便排出多余的葡萄,从而降低血糖。研究表明服用这类降糖药物,能减少同时患有心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发生的心血管事件,改善愈后。延长糖尿病伴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寿命,尤其是对有心衰的糖尿病患者效果更好。因而SGLT-2抑制剂是有心脑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的首选降糖药物(2019年欧洲糖尿病治疗指南)。
目前,常用的SGLT-2抑制有: 达格列净、卡格列净、恩格列净等。此类药物使用也受严重肾功能不全限制。
第六类新药:胰高血糖素样肽受体激动剂(GLP-1RA)
GLP-1RA也是治疗糖尿病的一种新的降糖药物。也是一类有减少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改善愈后的降糖药物。并且该类药物抑制食欲和减肥效果明显。
目前常用的GLP-1RA有:利拉鲁肽,和艾塞那肽等。目前为针剂。
目前研究发现:降低血糖能减少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减少感染的发生与愈后、改善应激状态下的愈后等。但是能减少糖尿病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愈后的降糖药物只有三种:二甲双胍、SGLT-2抑制剂、GLP-1RA。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狭窄形成的原凶。心脑血管疾病是中国人死亡原因的第一和第二位的疾病,占比加起来约占50%左右。远比恶性肿瘤大。故很多人只担心癌症而忽略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是世人容易陷进去的误区。
以上六大类新药,从不同范畴分别表现了出色的作用:进一步改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减少心血管事件年发生率,从而延长寿命。
自古以来中国医者名言:上医治未病。我觉得现代医者应该:上医治未病,且力救既往不治之病!
预防疾病的发生,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是人类医学永远的追求。
曾昭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三甲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向TA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