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泻心汤——六条脾胃病医案

18呃逆——刘渡舟医案

郭某,男,46岁。患呃逆证八个多月,呃逆频作,顽固不休,以致不能坚持工作。曾服丁香柿蒂汤、旋覆代赭汤及香砂六君子汤等无效。神疲乏力,大便稀溏,每日一二次,脉沉弦无力,舌苔润滑。上有呃逆之气,下有泻利之情,此必先病其中,脾胃升降失司。用手按其心下,告知有堵塞之感,当按心下痞证治疗。

生姜12克干姜3克半夏12克黄连6克黄芩6克 党参10克炙甘草6克大枣7枚刀豆子10克。连服六剂,呃逆不作,心下痞与便溏均消,从此病愈。《经方临证指南》

19嗳气——大塚敬节

(标题)持续嗳气的患者

生姜泻心汤系半夏泻心汤减干姜量加生姜而成,其证基本上等同于半夏泻心汤。在《伤寒论》中,该方剂用于有“干噫食臭”者。“干噫食臭”即常说的嗳气、打嗝。

我曾用生姜泻心汤治疗一妇人持续的嗳气证。该妇人平素胃弱,患有胃弛缓症,身体消瘦。但并不注意摄生,经常饮酒。一天,因出现嗳气,无法接待客人而来诊。在与我交谈时也不停地嗳气。我计划先给予生姜泻心汤治疗,如果四五日无效,再使用旋复花代赭石汤。但服用生姜泻心汤五天后,嗳气便停止了。《汉方诊疗三十年》

20呕吐——麻春杰医案

陈某,男,58岁,于2011年8月12日初诊。5年前因饮食不节引起呕吐、吐酸,脘腹胀满。曾做胃镜,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经治后呕吐消失,但经常口中泛酸,饮食稍不慎则呕吐发作,并逐渐加重。近日因餐后饮茶水稍多引起呕吐不止,1天呕吐7~8次,呕吐物多为清水,不能进食,口干舌燥,大便秘结、3日未行。呈慢性病容,精神不振,腹软无压痛,舌红,苔少黄,脉细弱。中医诊断:呕吐(胃虚水停,寒热互结,胃气上逆)。治则:辛开苦降,和胃降逆止呕。处方:生姜12g,半夏12g,党参12g,黄芩6g,黄连3g,干姜6g,大枣5枚,甘草3g。水煎,少量多次服。

2剂尽,呕吐停止。又服3剂,诸症状基本消失。嘱服香砂养胃丸善后,随访半年未复发。

按语:呕吐是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所导致的常见脾胃病之一,亦可见于多种疾病。特别是顽固性呕吐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该患者属胃虚水气不化、胃失和降之呕吐,治以生姜泻心汤。方中生姜、半夏温化水饮,降逆止呕;干姜辛热祛寒;黄芩、黄连苦寒清热与姜、夏为伍,辛开苦降,恢复胃气之和降;党参、大枣、甘草补益脾胃,党参与半夏相伍,可使脾气升,胃气降,而脾胃调和。诸药相合,寒热并用,苦辛并施,使升降复,肠胃和,则呕吐自除。(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学院麻春杰医案)

21心下痞(胃下垂)——聂惠民医案

孙某,男,50岁,干部。1988年10月初诊。素患慢性胃炎、胃下垂七八年,近日因饮食不节,而致心下痞满,自觉有物阻于其中,气上下不行,且重似铅块,稍动则有水声,呕逆欲吐,不欲进食,食后胀甚,嗳气腐臭味重,口干不欲饮水,伴有下利日二三次,若进食荤腻之物,则诸症加重。舌苔白腻、舌尖略红,脉沉弦,腹软,心窝部有振水声。证属寒热错杂,痞塞于中,水饮不化而成,治当和胃散饮,宗生姜泻心汤化裁,处方:生姜15克,法半夏10克,党参12克,干姜5克,黄芩5克,黄连5克,炙甘草6克,大枣7枚,内金10克,茯苓12克,川朴10克。水煎温服。进药六剂,利止胀轻,守方继进,调治三周,诸证消失。《聂氏伤寒学》

22脘腹剧痛(胃扭转)——李育龙医案

赵某,男,36岁。恶心、呕吐,上腹部胀满剧痛6天,经多法治疗罔效,于1992年10月7日邀余诊治。问其病史,素体虚弱,有胃病史8年余。近日外感发烧,查体温39℃,服克感敏解热镇痛药后,致使大汗淋漓,疲乏无力,时而烦躁,并出现腹痛腹胀,恶心,食入即吐。给服解痉止痛西药,反见病情加重,伴暖气、泛酸。曾于10月3日行上消化道钡透检查,诊断为胃扭转。因患者不愿手术,要求服中药治疗。刻诊:面色淡白无华,精神萎靡不振,语声低弱无力,上腹胀满,卧较坐位舒服,舌质淡红,苔白厚腻,脉濡细略数。投生姜泻心汤:生姜、党参各12克,半夏、黄芩各10克,黄连、干姜、甘草各6克,大枣3枚。水煎2次,早晚分服。

服3剂后,诸症明显减轻,能进少量饮食,效不更方,续服5剂,另配香砂养胃丸,重在调理脾胃。1周后来诊,诸症消失,精神大振,饮食如常。于10月17日上消化道钡透复查,提示上消化道未见器质性病变,随访半年无复发。.[陕西中医1993,(7):309]

按语:素体虚弱,外感风寒,服解热镇痛药,致大汗淋漓,损伤脾胃阳气,邪热乘虚入里形成寒热错杂证。运化失职,则停食留饮,以腹痛腹满、呕恶、嗳气诸症迭现,恰合生姜泻心汤之证机,用之果效。据报道,生姜泻心汤治胃扭转确有较好疗效。《伤寒名医验案精选》

论:本虚而有胃病史。外感发烧,大汗淋漓,汗出阳泄,脾胃虚寒。木郁而筋挛,所以胃扭转。浊气上冲,则嗳气泛酸。时而烦燥,即是火热不降,所以脉细数。肝脾之虚,所以脉濡。

这个胃扭转,就是甲木克土,木郁筋急,痞塞而挛结。正因筋急,所以剧痛。

23腹痛肠鸣——路志正医案

王某,女,38岁,1981年3月14日初诊。腹痛,下黄白色脓性便,1天3次,伴里急后重,肠鸣,口苦,无寒热,近年来凡进食生冷即易腹泻,劳累则右眼睑、右口角抽搐。苔薄微白、舌淡红而润,脉细无力。证属饮食不当而感湿热,而素体脾虚气血不足,络脉失养。治宜清热祛湿,益脾养血,通营活络,扶正祛邪。方用生姜泻心汤加减:当归6g,白芍药15g,枳壳6g,生姜3片,半夏9g,黄芩9g,黄连6g,党参10g,甘草6g。6剂,每日1剂,水煎服,药后胃肠湿热清,腹痛、里急后重、大便脓液均除。

按语:生姜泻心汤方即半夏泻心汤加生姜,主治胃虚水饮食滞之痞证。方中生姜、半夏散水和胃,降逆止呕;干姜温中化水;芩、连泄热消痞;参、枣、草补中益气,共奏和胃散水消痞之功。本例为饮食不慎,湿热侵犯胃肠,阻滞气机故腹痛,肠鸣,排黄白色脓性便;热邪内迫,湿性重滞,故口苦,里急后重;脾虚运化失司,故进食生冷易腹泻;脾虚水谷精微运化失常,气血生化无源,络脉失养,故劳累则眼睑、口角抽搐;苔薄白、舌淡红而润,脉细无力,乃脾虚有湿,气血两虚之征。路老详辨其证,选生姜泻心汤加减清热祛湿、益脾养血、通营活络、扶正祛邪,药仅6剂,诸证悉除。[易瑞云.五种泻心汤的临床运用和体会.广西中医药.1984,7(2):25-27]《国医大师经方临证实录》

(0)

相关推荐

  • 腹泻,胸痞,肠鸣,嗳气——生姜泻心汤

    11腹泻--胡希恕医案 彭某,女,30岁,1965年8月26日初诊.因吃葡萄而患腹泻已三天,每日三次水样便,腹微疼,咽干不思饮,心下痞满,纳差,嗳气,腹时胀满而肠鸣漉漉,四肢乏力,苔白腻,脉弦滑.原本 ...

  • 旋覆代赭汤原方组成、医案条文、用法剂量与方解方论

    [原方组成] 旋覆花三两(9克),代赭石一两(3克),人参二两(6克),生姜五两(15克),甘草炙,三两(9克),半夏洗,半升(12克),大枣擘,十二枚. [服用方法]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 ...

  • 生姜泻心汤——胁痛肝炎,胃胀痞满,肠溃疡,梅核气

    26胁痛(慢性肝炎)--罗伟根医案 杨某某,男,62岁.患慢性肝炎,自觉肝区刺痛已两个月.纳食则胀,食后暖气,失眠,体重减轻,四肢无力,脉来弦滑,舌苔黄腻.巩膜无黄染,肝肋下2厘米,有明显压痛,脾未触 ...

  • 李乾构教授辨治脾胃病医案证法方药的分析

    [目的]总结与分析李乾构教授临床诊疗脾胃病的常见证型.治法及方药.[方法]对收集的100份李乾构教授的临床医案的证侯.治法.方药进行频数分析. [结果]100份医案出现证侯多为脾虚气滞.肝胃郁热.脾胃 ...

  • 卢铸之医案解析63(治疗脾胃病的经验六)

    写在正文前:傅文录线上课 (点击上面蓝色文字"傅文录线上课"进入链接) 2020年9月17日晚,中原火神傅文录老中医继续微信讲述"卢铸之医案解析--治疗脾胃病的经验六&q ...

  • 治疗脾胃病的医案一则

    L某 性别:女性  年龄:72岁  就诊科室:中医科      就诊日期: 2021/03/24       主观资料 主诉:      便秘数周 现病史:  便秘,大便干结,排出困难,一天一次,晨起 ...

  • 小陷胸汤——结胸与咳喘医案六条

    11小结胸病(痰水结于胸间) 宗某,男,38岁.伤寒五日,发热头痛,自汗,胃脘微痛(素有胃病),前医误授承气(汤),致使心下容满,气促干呕,神昏不语.病者家属急请余往诊治,见患者双手叉胸,面容苦闷,喉 ...

  • 结胸与痞闷医案六条——小陷胸汤

    5小陷胸证--刑锡波医案 樊某,女,41岁,家庭妇女.病史:因肝气郁滞,心中烦闷,胃脘胀痛,奄奄似不相续.五六日后,胀痛延及胸膈,按之尤剧,饮食不思,心中烦热,舌苔黄腻,脉象沉弦.此乃肝中郁热影响脾胃 ...

  • 经脉通,百病松!一个动作打通六条经脉,练完全身轻松,舒服多了

    经脉通,百病松!一个动作打通六条经脉,练完全身轻松,舒服多了

  • 会拨三十六条筋,大病小病都不怕

    一.耳后高骨下大筋 方法:用捻.捏.弹.捋.点.揉.都行 该法对感冒十分显着,大部分可以手到病除,可以从翳风穴开始往缺盆穴那个方向捏提即可.两边都做,从上至下,连续不断,中等力度,持续五至十分钟.可两 ...

  • 脾胃病再复杂,离不开这15条治法

     小 编 导 读  脾胃病症状千变万化,相关方剂众多,真正要用的时候该如何选择呢?辨证不准难以选方,可到底属于寒热虚实.内因外感中的哪一类呢?今天,小编带您用一篇文章,全面学习治疗脾胃病的15条经典治 ...

  • 奔豚——医案六条

    麻瑞亭老师 10奔豚--余无言医案 赵姓,女.年40余,病后体虚受寒,时有白带,及到产后三日,劳作于菜圃中,疲极坐地,因之感寒腹痛,气由少腹上冲,时聚时散,医以恶露未净治之,不效.发则气上冲心,粗如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