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白怎么做章法才精彩?
章法实现的过程是集字成组或行,到集行成段或篇,是从局部到整体的过程。其过程自始至终都要“计白当黑”。沃兴华有精辟的论述,认为如果篇章中所有“字距相等,所有两字间笔势的连接夹角也就基本相同,如果将这种笔势表现为牵丝的话,通篇是平行的斜线,既触目,又难看。要避免这种毛病,最好的办法就是强调字距变化,有疏有密,才能使上下字的连接夹角有小有大,连接斜线有的较直有的较横,变化多端。而且还会因此带动用笔变化,夹角小的用折,夹角大的用转,有折有转,造型丰富”。
和字距求变化道理一样,在整体篇章中,所有行距也不能完全相等,如苏轼《寒食诗帖》,第七、八行,第九、十行,第十四、十五行之间,这三处行距明显偏小偏紧,而第一到第五行之间的四处行距及第十到十四行之间的三处行距偏大偏松,整个篇章的行距呈现出行距大—小—大—小—大交替变换的节奏。
另外,行间留白,其形状也不宜平直整齐,要有宽窄、弯曲、起伏等变化。如果是平直整齐,说明两行字的行边轮廓线过于整齐划一,行内诸字“状如布算”,行间留白观之味同嚼蜡。所以为了制造行边轮廓线的曲折变化,行内诸字要有大小、轻重、开合、纵势横势及轴线摆动甚至错位的变化,使行间及各横向对应字之间产生丰富多变的横向关系。除 此 之 外 , 还 有 行 距 从 疏 到 密 、 从密到疏的处理,一般以前疏后密为常态;帖学传统章法都是行距大于字距的留白处理,原因是长期受从上到下书写及视读习惯 的 影 响 ; 而 行 距 小 于 字 距 的 留 白 处 理(隶书章法),加强字与字的横向关系,对楷行草章法构成、重建均有借鉴意义。总之,行间留白艺术是一个极其重要且易被忽略的表现方式,这种方式尤其对行、草书章法的成败起决定性的作用,也是行草书艺迈向高峰的必经之阶。四条边留白宽,空白张力加大,必然加强笔墨张力,反之亦然。古代书家在周边留白方面大多都比较宽。最典型的是弘一书法,四周留白非常宽,充分发挥其在营造平和、简静意境上的作用。四周空白小于字距、行距甚至笔墨逼边的作品,笔墨张力加大,向周边膨胀,有向外漫溢的感觉,如徐渭的草书。最近30年,由于展厅效应的引导,书法艺术更加注重视觉效果。对此感觉敏锐的一些书家为加强作品视觉张力,与传统四边留白方式反其道而行之,取消四边留白,让笔墨逼边甚至出边,图底关系由整体转向字内,使黑白构成更加凸显,尽管“白”和“黑”都变得更加有限,却把视觉引向了无限。胡抗美称这种布局为“出血型章法”,是强化作品视觉张力和视觉效果、增强作品感染力和表现力最佳的表现方式,直接制造出“象外之象”“境外之境”,给观者留下无限遐想。书法是分割空白的艺术,在笔画、结体中分割空白,由于笔画、结体的成熟范式制约了空白分割,因此这种分割没有充分的自由;然而在章法的谋篇布局过程中,书法家可以获得分割空白的充分自由,因此有人说章法里尚有古人为我们留下的最后一块蛋糕。章法是从整体上对空白进行分割处理的艺术,作为“计白当黑”一项极其重要的表现方式,古人在这方面尚未充分挖掘,因而给我们当代书家留下了发挥和创新的空间。尽管“计白当黑”成了书法家处理空白的法宝,但分割空白并不是目的,真正目的是通过笔墨分割空白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如分割空白后使空白琐碎,显得锱铢必较、格局狭小,暴露出书者重“黑”轻“白”,甚至对“白”熟视无睹;而空白分割过大,笔画过于纤弱散漫,显示书者笔墨功力不够,且留“白”有造作之嫌;只有“黑”“白”功夫两面俱到,方可把两者的最佳关系表现出来。总而言之,“计白当黑”不管如何表现,都要有“完整简洁”“层次丰富”“变化多样”的特点,书艺方可臻上乘境界书法临帖帮
关于书法,这里只有干货和毒鸡汤!
445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