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从生活来
生活就是诗,诗是从生活里得来的。
从家里到单位20分钟的脚程,从单位到家里也是20分钟。
我很珍惜这两个“20分钟”。我一般都走得很珍惜,不疾不徐,悠然而自在。对于那段路程,我的感觉就像小孩子得到了心慕已久的好吃的东西,舍不得大口咬,而是一小口一小口地用舌头舔。真的是这样!
我的意思不是说在看街上的繁华,或者嘈杂。我其实走在很自我的环境里,路人在我眼里基本处于“视而不见”的状态。——好几次,熟人走到我跟前,叉开手掌在我眼前呼呼呼直晃,我依然是一脸漠然的表情,搞得他们很惊诧,关切地问我:
“咋啦?”
“哈哈哈,在想问题。”
“没事儿吧?”
我当然没事儿啦,不过是思绪绑在一个念头上而已。我的大多数“早安寄语”都是在路上的所见所闻,我的很多写作灵感,也都是这个时候冒出来的。还有,我的所谓的诗作,也大都是在路上捡来。——真的是捡来的。
普遍把写作叫“创作”,其实我宁愿把写作叫“捡拾”,就像小时候在麦田里拾麦穗,就像阿里巴巴在地上捡金币。生活里可以写的东西很多很多,只要你留意,你可以随便撷取,有趣的人,琐碎的事,别致的景。大值得写,小也值得写,只要你熟悉,有感悟。
1932年,时任北大校长的胡适先生在毕业生典礼演讲中说:“凡是要等到有了图书馆方才读书的,有了图书馆也不肯读书。凡是要等到有了实验室方才做研究的,有了实验室也不肯做研究。”他的意思是,当一个人想要做什么的时候,外界环境和条件,其实是不必那么讲究的。他还拿达尔文来举例子:达尔文一生多病,不能多做工,每天只能做一点钟的工作。你们看他的成绩!每天花一点钟看十页有用的书,每年可以看三千六百多页,三十年可以读十一万页书。——十一万页书可以使你成为一个学者了。
“生活里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话我们经常说,但我们可能也就是仅仅说说而已。看到了,也仅止于看到过而已,没有记录,或者拍了照发了朋友圈。
如果写下来呢?今天所收录的所谓诗作,就是我写下来的。
己亥春杂诗
樱桃才红芭蕉绿,槐花如雪挂满枝。
柳絮生性自轻浮,惹得玩童张手掬。
四月二十一日谷雨后漫步所见
昨日谷雨雨初歇,天将破晓鸟争鸣。
青砖铺地寻常路,秀竹扶壁小径幽。
无奈行人自放纵,挂露草木却含羞。
傍柳遥望南山远,却探春色有无中。
雨后赏牡丹(诗配画)
过夜细雨洗清尘,含露牡丹长精神。
蜂蝶也是贪婪物,为着逐香不畏人。
(摄影:何震)
牡丹(诗配画)
为着牡丹入南山,时闻流水出山涧。
儿童故作丹青手,也涂胭脂画牡丹。
(摄影:丁昌民)
己亥春忽忆去岁校园牡丹花前晨读<诗经>,隔篱有写生者,相映成趣,恍如昨日。随作。(诗配画)
细雨过后春寒轻,傍着牡丹读《诗经》。
偶有行人悄声过,怕是惊着学画翁。
己亥清明游宝鸡人民公园偶见
年年清明雨纷纷,今年花木弄晴荫。
啼鸟绕树枝间闹,繁花竞放长精神。
石桥渡水向回廊,古塔浸湖影连身。
难得此日好景致,闲看老翁独垂纶。
己亥清明游宝鸡人民公园
晴日送我过桥西,满园花色斗芳菲。
清明不见寻常雨,漫天柳絮穿枝飞。
己亥春雨后闲作(诗配画)
昨夜东风逞轻狂,惹得竹篱倚短墙。
独坐南窗思量着:“著雨桃花底个样?”
(摄影:何震)
己亥初春小苑赏紫藤(诗配画)
杏花已残桃花败,牡丹欲将展丰采。
不学时人看牡丹,小苑紫藤趁夜开。
己亥初春步至山野有感
梨花如雪桃似霞,竹篱浅水绕田家。
行人争说桃李好,闲着墙角菜子花。
玉兰花(诗配画)
楼台倚树欲探春,月色透香见天真。
玉兰不舍初春意,夜放千枝吐芳馨。
(摄影:邵团维)
当你去寻找诗和远方的时候,诗就在我们身边。
(作者简介:陈启, 教师,乒乓球爱好者。工作之余喜欢写作,文风力求散淡,干净。2008年,歌曲《因为有你,因为有我》(词曲)发表于《中国音乐报》;散文《酸汤挂面》、《一件棉袄》、《吃搅团》、《吃麦饭》等发表于《教师报》。诗歌《船夫之歌》、《向往北方》等发表于文学陕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