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苓散,可治疗肾炎,肾衰,水肿,泄泻,肠炎,眩晕,黄疸,耳鸣,疱疹…】
仲景利水神方——五苓散。小小五苓散,却是临床不容轻视的一首利水神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解开它神秘的面纱。
本方在《伤寨论》中原治太阳病表邪未解,内传太阳膀胱之腑,水蓄下焦,形成太阳经腑同病。外有太阳表邪,正邪相争,故见表证:头痛、发热、脉浮。
《素同・灵兰秘典论》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邪传太阳膀胱之腑,膀胱气化失常,则小便不利。
水蓄不化,精津不得输布,则烦渴欲饮。
原有水饮停蓄下焦,饮入之水不得输布,势必导致愈饮愈蓄,水无去路,反而上逆,则水入即吐而成“水逆证”。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水湿内停,困阻脾阳,或脾虚不运,水湿内停,皆可导致水湿泛溢肌肤经脉而致水肿。
水湿内停,气化不行,则小便不利。
水湿阻中,脾胃失和,胃气上逆则呕吐,脾湿下注则泄泻,二者兼有则成上吐下泻之霍乱证。
痰饮与水湿异名同类,湿聚则为痰,水停则为饮,水湿停聚,久而不去则成痰饮,痰饮上泛,肺气不利,则吐涎沫,短气而咳。
痰饮为阴邪,易蔽阻阳气,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则脐下悸动,头晕目眩。
本方证由表邪不解,传里入腑,水蓄膀胱,气化不行而致。治宜利水渗湿,兼化气解表。
方中重用泽泻,取其直达肾与膀胱以淡渗利湿,其利水作用铰茯苓为强,用于水肿、小便不利、泄泻及痰饮等甚佳。《药品化义》称其“此为利水第一良品”;《本草纲目》卷19谓其“渗湿热,行痰饮,止呕吐、浑痢、疝痛、脚气。”
辅以获苓、猪苓之淡渗,增强泽泻利水渗湿之功。《本草思辨录>卷4曰:“猪苓、茯苓、泽泻,三者皆淡渗之物,其用全在利水”。
配以白术,既可补气健脾,又可燥湿利水,用于脾虚水停而为痰饮、水肿、小便不利者甚宜。其标本兼治,补气健脾,則脾键运化有力,水湿不会停聚;燥湿利水,可直接去除已停之水湿。
水湿蓄于膀胱,则影响其化气行水之功,佐以桂既能温化膀胱之气而利小便,又可疏表散那,以解除太阳之表证,一药二用,表里同治。
方中泽泻配茯苓、猪苓,以加强利水作用;茯苓配白术以实脾利水;桂枝配获苓,以温化水饮,通用利水。五药合用,共奏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之功。
至于水肿、泄泻、霍乱、痰饮诸证,皆由于脾虚不运,水湿泛滥所致。本方既可利水渗湿,又可健脾助运,故可一井治之。
若欲解其表,又当服后多饮暖水取汗。以水热之气,助人体阳气,资其发汗,使表邪从汗而解。
本方由五味药组成,以“令”水行,故名“五苓散”。
[类方比较]
1.本方与白虎汤二方均可治烦满一症, 不同的是本方渴而欲饮,但不能饮,甚则水入即吐,兼有微热;后者渴而引饮,饮水较多,兼有大热。本方证之烦渴是由水湿停蓄,气化不行,津不上承而成;后者是阳明热盛,津液耗伤所致。
2.本方与茯苓甘草汤二方均可治停饮蓄水证,均有温阳化水之功。不同的是:前者重在温化膀胱以利小便,主治水蓄于下,口渴,小便不利;后者重在温化胃阳以蠲水饮,主治水停于中,口不渴而心下悸。
本方证以外有残余表证(或表已解),内停水湿,口渴(甚者渴欲饮水,水入则吐,小便不利,作为辩证要点。
对急性肾小球肾炎见面浮足肿,少腹胀满,溺而小便不利者,不论有无表证,本方都有相当疗效。
五苓散治疗腹水、主要是肾炎和肾病综合征引起的腹水,应用指征为口渴,少尿,呈蛙状腹,舌质淡;若腹部膨隆,舌质红者,虽有口渴少尿,五苓散则不宜用。
有人曾以本方合平胃散(即胃苓汤)治尿毒症见小便不利,恶心呕吐,厌食腹胀,舌苔白腻者,具有明显的利尿、降低血尿素氮、消除胃肠道症状等作用。
本方对美尼尔氏症见眩晕,口渴、口吐涎沫,心下悸,或脐下悸,耳鸣者;以及脑积水、颅内压增高综合征(脑水肿)、产后尿潴留、阴囊水肿(肿而不痛)者,都有确切疗效。
临床报道,本方还适用于小便不利,渴欲饮水.水入则吐之水逆;小便全无,大便泻水之湿泻(急性胃肠炎);反胃吐蛔;小儿吐涎暴盲(视神经乳头炎>等具有蓄水之病机者。
此外,在皮肤科,可以利用五苓散化气行水以祛除体表湿邪的办法,治弥漫性湿疹,带状疱疹,足跖部水泡及表皮剥脱等。
用本方,有或用肉桂代桂枝,有既用桂枝复加肉桂。加肉桂之用义,在于加强温运气化之力。适用于慢性病,脾肾不足,便溏或浮肿患者。对此种病例,加肉桂,确比不加者效著。
五苓散古今有诸多加减方。
《金匮要略》用茵陈五苓散治黄疸湿重于热,症见少腹满,大便溏泄,小便不利者;
《丹溪心法》>用胃苓汤治湿滞伤食,脘腹胀痛,泄泻,小便短少,或浮肿者。
《明医指掌》用四苓散治湿伤脾胃,便溏尿少者。
汪昂《医方华解》谓本方通治“诸潮肿满水饮水肿,呕逆泄泻”。
1.成无已:“苓,令也,号令之令矣。通行津液,克伐肾邪,专为号令者,苓之功也。五苓之中,茯苓为主,故曰五苓散。茯苓味甘平,猪苓味甘平,甘虽甘也,终归甘淡。《内经》曰:淡味渗泄为阳。利大便曰攻下,利小便曰渗泄。水饮内蓄,须当渗泄之,必以甘淡为主,是以获苓为君,猪苓为臣。白术味甘温,脾恶湿,水饮内蓄,则脾气不治,益脾胜湿,必以甘为助,故以白术为佐。泽泻味咸寒,《内经》曰:咸味下泄为阴,泄饮导溺,必以咸为助,故以泽泻为使。桂味辛热,肾恶燥,水蓄不行则肾气燥,《内经》曰:肾恶燥,急食辛以润之,散湿润燥,故以桂枝为使。多饮暖水,令汗出愈者,以辛敢水气外泄,是以汗润而解也。”(《伤寒明理论》卷4)
2.许宏:“发汗后,烦渴饮水,脉洪大者,属白虎汤;发汗后,烦渴饮水,内热实,脉沉实者,属承气汤;今此发汗后,烦渴欲饮水,脉浮,或有表,小便不利者,属五苓散主之。五苓散乃汗后一解表药也,此以方中覆复取微汗是也。故以茯苓为君,猪苓为臣,二者之甘淡,以渗泄水饮内蓄,而解烦渴也。以泽泻为使,咸味泄肾气,不令生消渴也;桂枝为使,外能散不尽之表,内能解有余之结,温肾而利小便也。白术为佐,以其能扶脾土而逐水湿也。故此五味之剂,皆能逐水而祛湿。是曰五苓散,以其苓者令也,通行律液,克伐肾邪,母令之主也。”((金镜内白方议》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