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联家对联创作故事6】唐世友:贵州怪杰对绝联

贵州怪杰对绝联

唐世友

  说的是四十多年前的事,那时我正在凯里州民族农业学校读书,在校期间我创办了一个叫《清江激浪》的诗刋,自任主编。不久,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有人便把我的诗联作品拿来批判,他们歪曲亊实,上纲上线,硬说我对社会现实不满,对领袖不忠,还说我指桑骂槐地辱骂伟大旗手。于是,我便遭到了长期的关押和批斗。由于我死不认罪,对方便将我死揍一顿后遣送回原籍劳动改造。回到家乡后,我被安排到水稻三系杂交制种基地,晚上批斗“学习”,白天劳动改造。这天,周身是伤的我向小组长杨遗训请假,说想上山采点草药治治伤痛。杨遗训是当地的“土秀才”,能说会道,特别喜欢吟诗作对,见我向他请假,便随口说道:“请假可以,但你必须要对上我的一个对联,上联是:'二董同床,西董翻身东董动’。”我一听这上联出句,知道是一个绝对。暗想,也许我一辈子也对不出来。回到家,我一夜未眠,早已被这个出句搅得筋疲力尽了,想了一晚上还是没有对出来。天亮了,我灵机一动,心想,我虽对不出他的出句,但我也要编一个对联,让他看看我的实力。

  第二天,我来到工地,递上请假条。杨遗训说:“我让你对的对联呢?对上了吗?”我答道:“你的对联我暂时对不上来,但我有副对联比你那个更绝。”“说来听听? ”“话说,有叔嫂二人聪明绝顶,吟诗作对,出口成章。一天,小叔子维维打死一只刺猬,正在灶前用鼎罐煨煮刺猬肉,却把刺猬的尾巴放在灶台上。嫂嫂见状,口出一联:'维维煨猬未煨尾’。维维抬头一看,嫂嫂正在灶上砍苕煮潲,正把一筲箕砍碎的红苕倒入锅中后随手用洗锅用的高粱帚稍稍扫了几下筲箕。维维见状脱口而出:'嫂嫂扫苕稍扫筲’。”杨遗训听后,乐得一拍大腿,嘴里嘣出两个字:“绝! 妙!”当场准了我的假。

  常言说得好,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从此,我们二人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一天下午,杨对我说:“我的下联你还没对出来哩。”“我都对了几天几夜了,还是对不上来。”“那我干脆给你说了吧。”

  “话说,从前有个秀才进京赶考,晚上住在一家客棧中,见两个董事睡在一张床上,由于床小,西边的董事一翻身,就挤动了东边的董事,秀才遂得一联:'二董同床,西董翻身东董动’。秀才的上联出来了,但怎么也对不出下联来。他心想,自己出的对联自己都对不出来,怎么还有脸面去面对世人?于是他再也无心功名,独自畅游名山大川去了。一天,他来到一座大山里边,在一个林间的空旷处,见两只猴子正在一棵松树下嬉戏。一只猴子爬上树了,而另一只却去抓住它的尾巴把它拉了下来。如此返复闹腾,两只猴子都累得气喘噓嘘。见此情境,秀才突然灵光一闪,得出下联:'两猴上树,前猴喘气后猴齁’。”

  其实 我早就把下联对出来了,迟迟没讲出来,是因为我想套出对方的对句。我的对句是:

  一、

  两商并渡,下商甩手上商伤。

  二、

  两猶齐步,左猶俯首右猶悠。

【作者简介】唐世友,男,汉族,76岁。对诗、书、画、联均感兴趣,特别喜欢对今古绝对,也喜欢写回文诗。爱周游,足迹已踏遍祖国各地,曾应邀出访过美、俄、德、法、日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文化报》、《京华时报》、《欧洲时报、》《南洋商报》、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四川卫视等国内外300余家媒体报道其行踪和发表作品。被多家媒体誉为“贵州怪杰”、“贵州奇才”、“新世纪的唐伯虎”。手机百度输入“贵州怪杰唐世友”,便有数千条信息文章可参阅。

绿汀文萃平台微信号  LTWCHJL1

顾问  钟石山    主编  何俊良  sdhjl1

(0)

相关推荐